谈非智力因素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25
/ 2

谈非智力因素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普布卓玛

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   856000

摘要:在教育教学的广阔领域中,我们往往过于关注智力因素,如记忆力、理解力、逻辑思维等,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非智力因素,作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个性发展及终身成就的重要因素,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将从定义、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深入探讨非智力因素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并试图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教育教学;学习

一、非智力因素的定义与分类

非智力因素,顾名思义,是指与智力因素(如智商、记忆力等)相对立,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它涵盖了广泛的心理品质,如情感、意志、兴趣、性格、习惯、动机、需要、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这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知识的吸收、记忆、理解和应用,但它们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及学习效果。

根据非智力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情感类因素:包括兴趣、情感、态度等,它们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喜爱程度、投入程度及学习效果。(2)意志类因素:如毅力、决心、自制力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否坚持下去,是影响学习持久性的关键因素。(3)动机类因素: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直接动力,包括内部动机(如求知欲、好奇心)和外部动机(如奖励、惩罚)。(4)性格类因素:学生的个性特征,如开朗、内向、坚韧等,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及学习效果。(4)习惯类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复习、总结等,能够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非智力因素对教育教学的作用机制

(一)激发学习兴趣与动机

非智力因素中的兴趣和动机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当学生对某一学科或领域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探索、学习,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能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同时,外部动机如奖励和惩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但相比之下,内部动机更为持久和有效。

(二)调节学习情绪与态度

情感类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积极的学习情绪(如愉快、兴奋)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提高学习效率;而消极的学习情绪(如焦虑、抑郁)则会抑制学生的认知活动,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积极的反馈等方式来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

(三)增强学习毅力与自制力

意志类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当学生具备坚强的毅力和自制力时,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反之,缺乏毅力和自制力的学生往往容易在遇到困难时放弃努力,影响学习效果。

(四)塑造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障。非智力因素中的习惯类因素通过长期的积累和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行为模式,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预习、复习、总结等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五)促进个性发展与社会适应

非智力因素还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密切相关。不同的个性特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及职业选择等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其个性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

三、非智力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和社会问题等。这些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关注情感,调节情绪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学习情绪,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帮助和支持;当学生出现消极情绪时,要耐心倾听并引导他们调整心态。同时,教师还要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理解,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挑战。

(三)培养意志,增强毅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和挑战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毅力精神。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活动;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和练习;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等。这些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毅力精神,提高面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四)引导习惯,提高效率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例如,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鼓励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教授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和解题技巧等。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促进个性,适应社会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并鼓励学生发展其独特的才能和兴趣。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如艺术、体育、科技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从而促进其个性发展。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团队合作、沟通技巧、领导力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四、非智力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挑战与对策

(一)挑战

1.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非智力因素表现,如何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是一个挑战。

2.教师素质的提升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素养和心理学知识,这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

3.家庭与学校的协同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需要家庭与学校的紧密配合,但现实中往往存在沟通不畅、教育观念不一致等问题。

(二)对策

1.实施差异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2.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非智力因素培养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3.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

非智力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影响不容忽视。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调节学习情绪与态度,增强学习毅力与自制力,还能促进个性发展与社会适应。因此,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之中,通过创设情境、关注情感、培养意志、引导习惯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面对非智力因素培养中的挑战,教育者还需不断探索和实践有效的对策,以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朱亚萍.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与数学高阶思维的关系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23.

[2]杨明山.农村中学非智力学困生成因及教育转化的途径[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第十五辑.甘肃省古浪县第三中学;,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