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酬镇中心幼儿园409800
摘要:阐述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培养幼儿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提及相关策略,包括环境营造、活动开展等方面,强调其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策略
引言:幼儿园阶段是文化素养启蒙的关键时期。传统文化蕴含丰富价值,在班级管理中融入传统文化素养培养,能让幼儿从小接触经典文化元素,奠定文化根基,提升民族自豪感,这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
1.幼儿园班级管理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关联
1.1班级管理目标与传统文化素养目标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幼儿教育中,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也能够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目标旨在培养幼儿全面发展,这与传统文化素养目标高度融合。传统文化注重人的品德修养、礼仪规范等多方面的塑造。例如,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从品德方面为幼儿成长提供了理想的目标。班级管理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尊重他人等目标,与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规范相契合。将传统文化素养目标融入班级管理目标,能让幼儿在日常班级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遵循现代社会的基本规则。
1.2管理理念与传统文化内涵的相通之处
幼儿园班级管理理念与传统文化内涵存在诸多相通之处。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共生,在班级管理中,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是重要理念。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如同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人际关系。例如,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在班级管理中可理解为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在自然的状态下成长,这与现代幼儿教育中尊重幼儿天性的理念相呼应。
2.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在班级管理中的内容选择
2.1经典文学作品的筛选
经典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筛选适合幼儿的经典文学作品至关重要。像《三字经》,它以简洁的文字、韵律感强的语句涵盖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道德等知识。“人之初,性本善”等语句,幼儿易于记忆,且能从中初步理解人性本善的观念。还有《弟子规》,详细地讲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以故事、儿歌等形式呈现给幼儿,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为他们日后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2.2传统艺术形式的考量
传统艺术形式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培养幼儿传统文化素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例如剪纸艺术,它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幼儿可以通过简单的剪纸活动,感受纸张在手中的变化,体验传统艺术的奇妙。他们可以剪出简单的形状,如花朵、小动物等,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特点和对称美。再如京剧脸谱,色彩鲜艳、图案独特。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京剧脸谱,让幼儿认识不同颜色代表的人物性格,如红色代表忠诚,黑色代表刚正等,从而让幼儿对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产生好奇和喜爱,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2.3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入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班级管理是培养幼儿传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在班级中,可以通过布置春节相关的装饰,如贴春联、挂灯笼等,让幼儿感受春节的喜庆。同时,讲述春节的习俗,如拜年、放鞭炮(可采用安全的模拟方式)的意义,让幼儿了解春节背后的团圆、祈福等文化内涵。又如端午节,介绍屈原的故事,让幼儿知道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通过这些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入,使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班级管理中培养传统文化素养的方法
3.1环境创设的策略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承载着培养幼儿文化认同感、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环境创设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策略。班级的环境应充满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在教室的装饰上,可以展示中国传统的书法作品、国画等。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能让幼儿感受到汉字的独特魅力。学前教育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正常的教育目标中。让幼儿从小接触、感受、体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国画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意境,能激发幼儿对美的感知。还可以设置传统手工艺展示区,如剪纸、中国结等。剪纸艺术通过简单的纸张就能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图案,幼儿可以直观地看到民间艺人的创造力。中国结则蕴含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这些元素融入班级环境,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3.2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
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对于培养幼儿传统文化素养有着关键意义。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增加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比重。如经典诵读课程,选择《三字经》《弟子规》等适合幼儿诵读的经典篇章。这些经典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和文化内涵,幼儿在诵读过程中能够初步领略到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价值观。手工制作课程也不可或缺,像制作传统的脸谱。脸谱有着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图案,每种颜色和图案都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能深入了解中国戏曲文化。
3.3家园合作的模式
家园合作在培养幼儿传统文化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可以定期向家长推送传统文化教育资料,如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的文章、视频等。家长可以根据这些资料,在家中与幼儿一起开展相关活动。例如在春节期间,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写春联、贴福字,让幼儿亲身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和传统习俗的魅力。幼儿园还可以组织亲子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服饰秀。
4.评估与改进
4.1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效果的评估指标
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效果的评估指标是多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是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幼儿对传统节日、经典故事等基础知识的了解。能够准确说出春节、中秋节等节日的日期、习俗,以及能讲述一些经典故事的大致内容,这表明幼儿在知识层面有了一定的收获。行为表现也是关键指标,看幼儿是否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规范,如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等。艺术表现能力也可作为评估依据,像幼儿是否能够简单地进行传统手工艺制作,或者演唱一些传统儿歌等,这些都能反映出幼儿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掌握程度。情感态度同样不可忽视,观察幼儿是否对传统文化表现出喜爱和尊重,例如是否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等。
4.2根据评估结果的改进策略
根据评估结果的改进策略需要具有针对性。如果发现幼儿在传统文化知识掌握方面存在不足,可以调整教学内容,增加知识讲解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对于传统节日的讲解,可以从历史渊源、地域差异等多方面进行阐述。要是在行为表现上未达到预期,应加强行为引导。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教育的任务,更是教育的功能。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位幼儿教师的工作职责。而幼儿园课程也会因为传统文化的融入而显得更为多姿多彩,既能吸引幼儿的参与,还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育。如在幼儿园设置更多的礼仪实践场景,让幼儿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艺术表现能力有待提高时,可以增加艺术课程的多样性。
结语: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培养幼儿传统文化素养意义深远。通过合理的策略实施,能让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为传承民族文化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瑶,高嘉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路径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5).
[2]朱桂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3(20).
[3]蔡欣妍.浅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J].新班主任,2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