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22
/ 2

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分析

刘芳 徐亚兰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选择PICC置管新生儿研究对象时,将2022年8月-2024年7月作为病例入院的起止时间,将70例作为所有入选病例的总例数,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的分组方式,35例为两组平均例数,传统护理及循证护理分别为两组患儿需要接受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比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循证护理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

对于新生儿而言,由于其存在较大的特殊性,因此在对其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为确保各类药物能够顺利的输注,医生多采取PICC置管方式,通过实践可知,该种方式不仅能够避免对患儿进行反复穿刺,并且还能够有效的减轻对患儿产生的损伤[1]。然而由于PICC置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加之患儿的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均较弱,因而在置管期间较易产生相关并发症,从而对患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对此,还需要对患儿实施良好的护理干预[2]。当前护理人员开始积极采取循证护理,能够获得良好的干预效果[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选择PICC置管新生儿研究对象时,将2022年8月-2024年7月作为病例入院的起止时间,将70例作为所有入选病例的总例数,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的分组方式,35例为两组平均例数。在确定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男、女性患儿数量比时,分别将25:10、23:12作为比值;在确定两组的平均日龄时,将(5.2±0.3)d、(5.5±1.3)d作为规定平均值。

1.2纳入标准:①均接受PICC置管;②在研究前保证家长明确各自的护理模式。

1.3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情况;②存在血管畸形情况。

1.4方法

传统护理为对照组需接受的模式,在成功对患儿进行置管后予以良好的固定,沿血管走向,在相应部位涂抹适量的磺酸粘多糖乳膏。

循证护理为试验组需接受的模式:(1)循证问题。结合以往的经验及患儿的实际情况,将PICC置管新生儿常见的并发症作为主要的问题。(2)循证依据。在明确问题后,护士长需要通过查找网络及参考文献的方式,并结合自身的护理经验为患儿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之后将方案交由医师进行审阅,以便对方案内容进行完善与纠正,从而使其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然后护士长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以使其明确方案内容,并保证各项措施得以有效的落实。(3)循证实施。①静脉炎:在置管前,需要采取用有效的措施使患儿镇静,之后采取湿热敷方式使血管扩张,减少炎性递质的释放;在置管前,还需要使用1U/ml的肝素盐水实施冲管操作,将PICC导管放置于生理盐水中浸泡,时间为5min;在成功置管后,在贴膜上方顺静脉走向施予水胶体敷料,宽度需要超出穿刺血管的2cm。②导管感染: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配置换药包,包括无菌手套、酒精棉片、小方纱布等;使用碘伏棉球实施严格的消毒,依据标准对局部实施1-2次的擦拭、消毒,单次时间控制在1-2min;选择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高等型医用硅胶材料;对PICC管进行定时冲管,并且需要对敷料、肝素帽等进行定时更换,首次更换的时间为间隔24h,之后每隔1周更换1次,若敷料发生卷边、渗血等不良情况,需要及时更换。③出血:无需使用肝素冲洗导管,在成功穿刺后,需要及时为其输注液体;对加压方式进行改良,将实心型消毒纱球放置于穿刺点上,使用3M型透明敷贴将其固定于纱球外,加之自黏弹性绷带,进行24h的加压与包扎。④导管阻塞:定时更换肝素帽,并定时进行冲管、正压封管;选择可来福接头,结束输液,需要分离输液器乳头与可来福接头中的阴性端。

1.5观察指标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6统计学处理

导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分别使用t与x2方式进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比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 1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静脉炎

导管感染

出血

导管阻塞

总发生率

对照组(n=35)

3

(8.57)

2

(5.71)

2

(5.71)

2

(5.71)

9

(25.71)

试验组(n=35)

1

(2.86)

0

(0.00)

1

(2.86)

0

(0.00)

2

(5.71)

x2

1.061

2.059

0.348

2.059

5.285

P

0.303

0.151

0.555

0.151

0.022

3.讨论

对于需要接受长时间输液治疗的新生儿而言,PICC置管是当前的首选,该种管路的材料为医用型高级硅胶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不会对患儿血管内膜产生较大的刺激;且在置入PICC后,即便患儿进行肢体活动,也不会对其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能够在患儿体内留置更长的时间

[4]。然而通过观察发现,置入PICC后还会使患儿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不仅会增加患儿的病痛,还会缩短PICC的使用的总时间,无法对其预后进行有效的保障,因此需要采取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照顾[5]

当前护理人员开始积极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在该种模式中,护理人员能够全面的了解并掌握患儿的护理需求,之后结合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依据本研究结果可知,试验组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较低,提示该种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析原因包括如下方面:在该种模式中,护理人员转变了自身以往的行为与习惯,之后对患儿存在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有效的确定,然后通过获得循证支持证据,制订出具有全面性与完善的护理计划,能够有效的清除可能引发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利用在预防静脉炎方面,护理人员利用水胶体敷料进行防控,由于其是一种密闭型半透膜,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低氧张力,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局部中的血液循环,以释放出更多的巨噬细胞,使得炎性物质被有效的吸收。在预防出血方面,护理人员能够对患儿实施加压方法进行改进,该种方式能够集中受力,从而使穿刺点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并且其体积较小,不会影响患儿的正常活动[6]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被视为首选的护理模式,但依然需要进一步完善护理方案内容,以使患儿获得更佳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沈丽.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中导管异位的预防与处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5):120-121.

[2]王俊,丁玲莉.基于循证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1):98-102. 

[3]叶芳.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5):177-178.

[4]丘伟兰.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02):100-102.

[5]许梅新.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05):158-159.

[6]郑燕贤.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智慧健康,2020,6(19):131-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