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管理中早期预警系统在临床的深化应用与效果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22
/ 2

精神科护理管理中早期预警系统在临床的深化应用与效果评估

闫晨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安神医院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  026000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早期预警系统在临床的深化应用与效果评估。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早期预警结合全程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安全管理、行为规范、护患沟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结论早期预警结合全程风险评估应用于精神科住院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管理;早期预警系统;深化应用;效果评估;

前言:精神科属于临床重要科室,由于收治患者的特殊性,属于高风险场所,患者容易出现出走、伤人等不良行为,加之药物因素可能导致其出现反应迟钝、头晕乏力等症状,提高跌倒等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精神科护理早期预警管理是一种预防性管理对策,可通过风险评估以实施前瞻性管理,将风险控制到最低。

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24~58岁,平均(37.62±8.43)岁;病程2个月至4年,平均(29.63±7.52)个月;精神分裂症27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3例,双相情感障碍11例,其他9例。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2~59岁,平均(37.98±8.19)岁;病程1个月至4年,平均(29.17±7.84)个月;精神分裂症26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4例,双相情感障碍12例,其他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精神科疾病;②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肢体功能障碍患者;②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③意识障碍患者;④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⑤中途退出本研究的患者。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护理人员按照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巡视、观察,及时对其精神症状进行记录,同时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管理,对存在伤人毁物、出走、坠床跌倒等风险的患者加强安全管理,并指导患者相关饮食禁忌和食物选择,适当予以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早期预警结合全程风险评估,具体内容如下。(1)制定和实施风险事件预防管理措施。①精神科由医师、护士长及护士组建精神科风险事件预防管理小组,管理小组收集以往精神科发生风险事件的住院患者病案资料,了解风险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影响因素,例如认为自己病情较轻或无病、精神症状导致行为紊乱等是导致出走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等是导致伤人毁物、坠床跌倒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各种风险事件的诱因进行全面分析后,管理小组制定精神科风险事件预防管理策略,先运用早期预警法对精神科住院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程度进行评估。②制定精神科住院患者风险事件早期预警评估记录表,通过对患者精神状态、身体条件、用药情况、依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将患者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及高风险三种风险程度,分别以绿色标识、黄色标识及红色标识进行预警,对不同预警标识的患者实施不同程度的护理管理。(2)精神科护理全程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干预。①动态评估患者住院风险情况,患者入院后2h内使用早期预警评估记录表对其进行首次评估,若为高风险患者则要求告知家属,责任护士根据风险程度实施预警性干预措施,对于存在病情变化的患者每天进行1次评估,无病情变化则每周进行1次评估。②早期对患者实施针对性预警干预措施,例如对于中风险患者,及时告知家属及主管医生,有条件的情况下要求家属陪护,密切观察病情,当班护士也要做好安全管理,细节管控患者日常生活、治疗等各个方面,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管理方案。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采用医院自制的管理质量评价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该量表包括基础护理、安全管理、行为规范、护患沟通4个维度,各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管理质量越高。该量表信效度0.917,可靠性高。

统计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包括伤人毁物、出走、跌倒坠床、输液相关事件。

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该量表信效度0.872,可靠性高。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安全管理、行为规范、护患沟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

两组的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

三、讨论

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护理管理一直受到临床广泛关注,该科患者具有护理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目前认为医护人员如能早期对风险事件进行预警,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能够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损害,提高护理管理的满意度。

早期预警干预是一种新型的风险管控模式,能够对可能影响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或风险进行预先警告和提示,在风险事件发生前进行有效遏制。预警评估表一方面可使医护人员对患者风险状况的初步评价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科学设立预警等级进行针对性预警干预,切实减少风险事件发生,而且该评估表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不仅可节约人力、时间,还可在最短时间发布警情,将被动应对变为主动防范,最终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将全程风险评估应用于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定期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及坠床、伤人毁物、出走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对于高风险患者给予重点关注,指导家属密切陪护,且对于低风险患者可相应降低干预强度,利于减轻护理管理工作强度,将医疗资源最大化应用。

目前临床已有早期预警和全程风险评估应用于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相关研究,不过对于两者联合应用的研究尚少。本研究将早期预警与全程风险评估联合应用,并与常规护理管理干预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效果相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基础护理、安全管理、行为规范、护患沟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说明相较于常规护理管理,早期预警结合全程风险评估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效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本研究主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

结束语:综上所述,早期预警管理应用于精神科可显著提升精神科护士心理弹性、降低职业倦怠;同时可显著降低住院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及护理管理质量,有利于提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艳,陆晓密,温金蕉,等.全程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干预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0):202-203.

[2]陈丽,陈彩云.早期预警结合全程风险评估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质量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2):170-172.

[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中华精神科杂志,2021,47(3):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