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共研单元教学     ——以北师大版“千克、克、吨”单元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9
/ 2

聚焦核心素养 共研单元教学     ——以北师大版“千克、克、吨”单元教学为例

葛晨倩

浙江省金华市南苑小学  32100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建立量感有助于学生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量感是对量的感受,是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大小、轻重、长短、厚薄的感性认识。三下第四单元“千克、克、吨”是学生认识质量单位的起始课,是对轻重的感性认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只靠观察无法获得清晰的认识。它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质量单位,建立质量概念。

 一、教材分析精准定位

“千克、克、吨”是“常见的量”中内容,之前学习过长度单位、人民币单位、时间单位。本单元学习目标:一是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各种称重工具,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感受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二是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三是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

在质量单位的学习过程中,教材强调对质量的实际感受。如依靠肌肉感觉,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掂一掂、拎一拎、抱一抱等方式体验物体有多重,帮助学生们量感的形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把“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数学知识的学习移到“综合与实践”领域,可见此内容的学习需要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感悟,积累更多的直观经验。

 本单元教材共2课时,第1课时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物品:小朋友体重、鸡蛋、牛奶等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学习。第2课时通过“小象称体重”的情境引出“吨”的认识。教材没有安排练习课和实践课,相对少的课时也给学生对本单元的理解增加了难度。

二、学情分析科学调研

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一些有关物体轻重的问题,也积累了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的认识,但这些知识无法迁移到本单元的学习。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只靠观察无法获得清晰的认识。对于它的理解还是相对抽象,学生对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的体验是比较缺乏的,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概念要比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困难得多。在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时,因为学生头脑中缺少合适的质量参照体系,所以他们没有办法进行判断和选择。教科书虽呈现了多种形式实际操作的活动,但直观代替不了操作。必须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熟悉的物品,通过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体验,积累对“千克、克、吨”的实际感受,才能建立起正确的质量概念,形成量感。

三、 单元整合、适度拓展

(一)重组单元内容,优化单元结构

本单元安排学习课时数2课时,没有安排练习课。通过调研发现2节新课达不到教学效果,学生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去建立质量单位的感知,也需要有一定的拓展变式练习加强巩固。参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书中建议设计5课时完成“认识常用质量单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理解质量单位的意义。并且从“曹冲称象”故事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庞然大物质量的问题,让学生经历探求解决问题策略过程,丰富数学学习的经验[1]。从以上角度分析,笔者给本单元内容增加了1节活动课,1节练习课,1节拓展课,后续3节课的开展对学生学习本单元有着一定的意义。

(二)丰富感官体验,建立质量概念

1.开设活动课“量量物体有多重”

学生直观观察1kg有多重和切身体验1kg有多重感觉是不一样的,前者凭借主观想象和原有生活经验积累去猜测1kg的重量,而后者是自己在活动中的真实体验和感知。本单元的学习不是凭借空洞的说教和讲解,而是学生通过操作去体验感受过1g,1kg,10kg,50kg等的实际质量,才能建立量感与生活实物的联系。

因此,本单元需要增加一节活动课“测量物体的重量”,让学生们在操作中感知,在体验中内化。

2.体验“1千克”

在生活中,学生接触千克的机会更多一些,所以可以从生活中熟悉的矿泉水、食盐、苹果、鸡蛋下手引导学生先体验1千克。每个学生先掂一掂一瓶矿泉水和一包食盐,体验1kg的实际质量。再小组合作,称一称几个苹果、几个鸡蛋约重1kg。进一步加强1kg的量感后,以此为标准,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重约1千克,可以是单样物体,也可以是多样物体。接着,给每个组的学生发一些黄豆,组内孩子一起装,轮流掂一掂,估一估这袋黄豆是否有1kg。不用称的情况下,让学生用已知的1kg的苹果、鸡蛋、食盐的量感为参照,装出1kg的黄豆。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头脑中不断尝试和调整,对1kg的量感形成了更加清晰认识。

3.体验“5千克”、“10千克”、“50千克”

强化1千克的量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凭1千克的感觉为参照去掂一掂一个哈密瓜(2kg)的质量。以此类推,建立2kg的质量感觉后,去拎一拎一箱牛奶(5kg)的质量。拎完牛奶,参照5kg的感觉去抱一抱一袋大米(10kg)的质量,最终评估50kg大米的质量。在这一系列评估、称重活动中,学生对不同物体的质量感慢慢建立,不同的量感与不同的生活实物直接建立了联系,促进了量感的形成。

4.建立“千克”与“克”的联系

认识“克”的时候,让每一位学生掂一掂1枚2分硬币和3个曲别针,直接建立对1g的感观体验。丰富多样的现实素材,让学生将千克和克与自己熟悉物体逐步建立起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教师也可让学生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其它物品的重量,(如:我的体重、同学体重,1个土豆,我的书包等)作好猜测重量和实际重量的数据记录。这个活动也可延伸到课后、家中。多次的实践操作是学生建立质量参考体系的重要过程,加深对质量单位的感知。学生在遇到生活中一些物品有多重的问题时,就能参照这些熟悉的物品质量的标准估计其他物体的轻重。

5.体验“吨”

吨”这样的概念,虽然就在生活经验之中,但却很难依托“质量感”去感受1t到底有多重。因此,需要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现实中活动进行感受,通过计算进行推理,从而获得体验。书本中借助了40个小朋友的体重来理解1t,现实中学生们体验过50kg的大米有多重,可以让他们思考几袋这样的大米是1t。还可以通过告知1头牛500kg,一只羊200kg等身边熟悉的物体的重量,经过推算来认识1t。这也是渗透了“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对于未学过的知识要运用熟悉的事物去推算、想象。

(三)梳理知识结构,构建单元网络

问卷中,发现学生对基础题型和一些变式练习掌握还是欠缺。因此,笔者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单元结构梳理,构建单元网络,整理设计了重难点题型和易错题,希望通过开设练习课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

(四)探究度量策略,分析数学原理

参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教师可从“曹冲称象”故事入手,结合现实素材,上一节拓展课。这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理解质量单位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运用“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称出一个庞然大物的质量,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探究度量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团队意识。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分析度量策略的教学原理,让学生感知“等量的等量相等”这一基本事实,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积累丰富度量的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如何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