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中心医院 636350
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鉴于全球环境污染加剧、吸烟人口众多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慢阻肺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慢阻肺已跻身全球死因第四位,并预警其至2030年可能攀升至第三位,凸显了全球范围内加强慢阻肺防控的紧迫性。故而,预防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通过以下科普措施,可有效降低慢阻肺的发病率,保障公众健康。
1认识慢阻肺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以认知并被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核心特征为持续性的呼吸系统症状与气流受限,其主要诱因为长期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环境,尤以吸烟最为普遍,此病不仅损害患者的呼吸功能,还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抑郁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于防治慢阻肺的关键在于减少有害物质暴露,如戒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2慢阻肺的预防措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措施是多方面的,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改善、定期医疗检查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预防策略:
(1)提倡禁止吸烟:吸烟是慢阻肺最大的可预防风险因素。戒烟能显著降低患病几率,无论烟龄多久,都需要意识到位并积极戒烟。同时,避免被动吸烟也很重要。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和倡导无烟环境对预防慢阻肺至关重要。
(2)改善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是导致慢阻肺的重要因素。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可损伤呼吸道黏膜,引发或加重慢阻肺。政府应加强环境治理,减少工业排放和交通污染,个人则应尽量减少在空气污染严重区域的户外活动时间,佩戴防护口罩等措施保护呼吸道健康。
(3)预防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可见,预防感染对于控制慢阻肺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公众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等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4)合理膳食和运动: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肺功能和呼吸肌耐力,从而预防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建议公众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和肺功能。
(5)呼吸肌锻炼和耐力训练:呼吸肌锻炼和耐力训练是肺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显著改善呼吸功能。这些训练包括抗阻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深呼吸训练和局部呼吸训练,有助于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改善肺通气。
(6)家庭氧疗:家庭氧疗对于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至关重要,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提高生存率。氧疗可以缓解缺氧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住院次数。
(7)保证营养充足:营养支持对于慢阻肺患者同样重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避免营养不良,有助于维持呼吸肌的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对于呼吸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是关键,可以提高生存率、缩短ICU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8)避免职业暴露:避免职业暴露也是预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减少在有害环境中的工作,如粉尘、化学物质等,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对于从事接触粉尘、气体和化学蒸汽等职业的人群,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9)做好肺康复:肺康复计划是慢阻肺患者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运动训练、教育和自我管理,参与肺康复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10)避免早期生命事件:避免早期生命事件,如减少儿童期的呼吸道感染,以及避免在妊娠期暴露于有害环境中,对预防慢阻肺有积极作用。
(11)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是慢阻肺的基础一线治疗药物,通过松弛气道平滑肌扩张支气管,改善气流受限,从而减轻慢阻肺的症状。
(12)定期体检:慢阻肺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易被忽视,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对于发现和治疗慢阻肺具有重要价值。建议40岁以上有吸烟史、职业暴露史或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对于已确诊的慢阻肺患者,应定期进行病情评估和随访管理,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措施。推荐慢阻肺患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每5年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以预防呼吸道感染。此外,对于从未接种百白破疫苗的慢阻肺患者,建议补接种,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发生。
(14)社会心理支持:社会心理支持对于慢阻肺患者的整体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慢阻肺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建议积极干预和采取措施解决类似心理问题。
通过实施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慢阻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慢阻肺作为全球健康挑战,其预防与控制需政府、社会、个人三方面协同努力。通过强化健康教育、改善空气质量、预防感染、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及定期体检筛查,可显著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然而,挑战犹存,需不断创新预防策略,以应对新挑战。展望未来,随着科技进步与医疗水平提升,我们有信心攻克慢阻肺难题,为全人类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在此过程中,持续的教育普及、环境改善与科技创新将是关键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