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急诊科 443001
摘要:为了提高急诊急救担架的适应性和患者舒适度,本设计在传统急救担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改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急救担架。该担架特别配置有可调节的宽度机制、防水保护结构以及支持快速部署的辅助设施。新型担架不仅易于调整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还具备防水功能,确保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使用安全。设计注重实用性与操作方便性,有效提升了救护效率和患者的安全保护。
关键词:急诊急救担架 可调节 患者舒适度 医疗器械
1.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渐发展和完善,且疾病谱的改变使得救护需求和转运增加[1-4]。当前的急诊急救和转运场景越来越复杂,从车祸现场到自然灾害现场,面对的人群也多种多样,每个人的体型和需求各异,救护人员经常需要在多变和极端的条件下工作[5-7]。急救担架是救护车内必需的装备,不论是院前急救还是院际转运,担架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担架的设计应符合病情需要,便于患者躺卧,同时还应兼顾急救物品的携带以及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8]。现有的急救担架通常固定宽度,难以根据患者体型进行调节,这不仅限制了其适用性,也可能使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产生不好的就医体验。尽管有许多学者对急救担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9-11],做了一些改进,一些学者还将设计进行了临床试验[10,12-13],但仍旧有一些欠缺。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急诊急救护理担架,介绍如下。
2. 设计与功能
2.1 担架主体结构
本设计的急救担架主体壳体采用高强度的铝合金材料,保证了其轻便性与耐用性。主体壳体的尺寸标准化,长度和宽度均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以适应不同环境和患者体型。基本构造包括一个扁平的床面和边缘加强的框架结构,旨在为患者提供稳定和舒适的支持。这种结构设计支撑了担架的核心功能,即保障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并确保结构在多种救护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调节结构
担架的宽度调节功能通过一个精密的机械结构实现,其中包括防护框、双向螺纹柱和锥齿轮系统。防护框固定于担架主体壳体的内部,与双向螺纹柱相连,通过转动位于担架两端的转动手柄,双向螺纹柱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进而驱动第二锥齿轮。这一系列齿轮的啮合允许移动板沿限位柱滑动,实现担架宽度的快速调整。此设计允许担架快速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确保操作简便、迅速。
2.3 防水与辅助结构
为了提高担架的实用性和多功能性,本设计引入了防水结构。担架一侧配备了收纳壳体,内置收卷轴和防水布。防水布通过一个简单的机械手柄操作,可从收纳壳体内快速展开并覆盖整个担架和患者,提供防水保护。收卷轴配备旋钮,便于用户快速回收防水布。此外,收纳壳体的设计也考虑到了简易性和快速部署的需求,使得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迅速为患者提供保护。
3.使用方法
3.1 担架的部署
在部署担架时,首先确保担架主体壳体(图1,标记为1)是展开的。检查所有连接部分是否已经正确锁定,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 调整担架宽度
为了调整担架的宽度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操作员需要调节图2所示的转动手柄(标记为6)。转动此手柄会通过图中的第二锥齿轮(标记为5)和第一锥齿轮(标记为4),驱动双向螺纹柱(标记为3)旋转。双向螺纹柱连接的移动板(标记为7)将沿限位柱(标记为8)滑动,从而调整担架宽度。
3.3 防水保护的部署
当需要使用防水布(标记为17)保护患者免受恶劣天气影响时,请参照图3和图4的操作。首先拉出位于收纳壳体(标记为15)内的防水布,该操作可以通过转动收卷轴(标记为16)上的旋钮进行。确保防水布完全展开并覆盖担架及患者,防掉柱(标记为18)用于固定防水布的位置,确保其在转运过程中不会滑落。
3.4 担架的收纳与维护
使用完毕后,将所有部件复位。收回防水布,确保通过收卷轴(图3,标记为16)旋钮顺利回卷。将担架折叠回最紧凑的状态,并检查所有的机械部件,确保没有磨损或损坏。定期维护所有动态部件,如锥齿轮和螺纹柱,以保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图1整体立体示意图 | 图2整体内部示意图 |
图3整体侧视示意图 | 图4 图3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
注:1、担架主体壳体;2、防护框;3、双向螺纹柱;4、第一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6、转动手柄;7、移动板;8、限位柱;9、连接柱;10、固定筒;11、第一弹簧;12、滑动板;13、支撑柱;14、支撑板;15、收纳壳体;16、收卷轴;17、防水布;18、防掉柱;19、第一安装板;20、限位壳体;21、调节板;22、第二弹簧;23、调节柱;24、第二安装板;25、定位柱。 |
本研究提出的急救担架设计引入了多项创新,显著提升了急救医疗实践的效率和患者的体验。担架的可调节宽度功能使其能够迅速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从而确保在转移过程中患者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这一特性不仅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也提高了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便捷性,使紧急响应更为迅速和有效。此外,担架的防水设计增加了其适用性,使其能够在多种环境条件下使用,包括恶劣的气候条件。这一特性保证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提供最佳的患者保护,从而避免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额外并发症。总体而言,这种急救担架的设计不仅满足了现代急救医疗服务的需求,更通过其创新功能提高了患者安全和舒适度,为紧急医疗救援设定了新的标准。通过实现这些技术创新,我们期望该设计将极大地改进现场急救操作并提升救护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成英,刘敏.区域医疗联合体环境下居民健康档案建设与运用的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 2019, 048(002):241-243.
[2]Claire.The future of healthcare technology – today[J].Clinical Research[2024-04-12].
[3]Monshare.大健康领域的未来机会[J].大数据时代, 2019(3):6.
[4]李斌,王月红.南京某综合医院2015年至2019年住院病人疾病谱变化[J].中国临床研究, 2021(010):034.
[5]刘子贤.深化医改过程中院前急救体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003(018):185,195.
[6]赵星华.院前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培训现状及展望[J].医学信息 2020,33(z1):376-377.
[7]符燕妹.急诊科护患纠纷的多发原因及防范[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7, 13(2):162-163.
[8]蒋芝兰.医用担架床在急诊外伤病人搬运中的应用和体会[C]//2011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0[2024-04-12].
[9]贾西莲,李梦,吕倩倩.介绍一种新型急救安全转运担架[C]//2014年河南省急诊新业务,新视角,新理念及规范化管理研讨会论文集.2014.
[10]施志祥,赵现朝,殷汇乐,等.并联四自由度救护担架的主动减振控制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7, 33(2):5.
[11]乔仲伟,赵晓君,崔荣哲,等."保护头颈及开放气道"野战急救担架床的设计[J].人民军医, 2021.
[12]暴雨,高萌,尹明,等.两种急救担架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
[13]邵洁,段俊,谢群芳,等.担架仓挡板改良在降低救护车转运风险致意外伤害发生率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 2017, 38(9):5.
专利项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21 2 2656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