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管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2
/ 3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管窥

孙成敏1,2,姜德友1*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哈尔滨,150023)

摘要: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笔者认为周围性面瘫治疗时应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理应在不同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遵循因时制宜原则,明辨经络,分期论治。本文总结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思想,并附验案1则以佐证。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分期论治:因时制宜;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a review of the experience

SUN Chengmin1,2, JIANG Deyou1*

(1.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2. The Fourth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3, China)

Abstract: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appearance of patients, and can be pided into acute stage, recovery stage, and sequelae stage according to the onset tim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should b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at different times, and different treatment means should be adopted at different stage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should adopt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at different times and different treatment means at different stage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idea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peripheral facial palsy, and attach a case to support it.

Key words: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treatment by stages: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times;

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是一种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急性起病的面部神经功能障碍,作为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单侧口眼歪斜、蹙额皱眉困难、眼睑闭合不全、鼓腮漏气、吃饭夹食等症状[1]。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是病毒感染或急性炎性反应引起的面神经功能丧失。由于该病影响患者基本的面部功能,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近年来,针灸治疗面瘫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患者接受程度较高,越来越被患者所接受。笔者认为基于“因时制宜”理论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故将临床所悟进行记录,以飨同道。

1 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依据-“因时制宜”

周围性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具体临床表现为一侧的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导致一侧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和额纹及鼻唇沟变浅。目前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病毒感染,环境改变,情绪不调,免疫力低下有关[2]。中医称之为“口僻”“口眼㖞斜”,传统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因为素体虚弱加之不慎起居,劳累过度,使之经脉空虚,寒热诸邪侵犯面部经络,而使面部肌肉失于约束发为本病[3]

根据疾病的发病时间可将本病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三期。急性期为发病的1~7天;恢复期为7天~3个月;若3个月后仍然没有痊愈则进入后遗症期。每一期均有其不同特点,应针对不同特点因时制宜,分期论治,切忌一法到底。

2 因时制宜,分期论治

2.1急性期:妙用揿针,中西合参

急性期发生在发病的1~7天。此时针灸应该尽早介入,促使功能面神经功能恢复,刺激量应而小而持久。揿针刺激量小,针刺部位浅,没有刺激面神经水肿的风险,可以长期佩戴,能长时间发挥针灸疏风通络的功能,临床上与传统毫针针刺相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

揿针针刺:选穴:下关穴,翳风穴,此二穴穴可开气郁之弊,针刺可祛风散邪,以免引邪入筋。另从神经解剖学角度,下关穴,翳风穴临近面神经干,针刺俩穴可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其余选穴根据患者瘫痪部位,少阳,太阳经部位,取阳白,攒竹;阳明经部选取四百,下关,地仓,迎香,颊车。操作方法:选取0.22×1.5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揿针,将针直接应用在已消毒的皮肤上,按压粘贴扎好。嘱患者不时按压。一日一换。

毫针针刺的选穴上,选取百会与对侧颜面运动代表区。百会又名三阳五会之穴,总领一身阳气[4],其居于头顶为诸阳之会,百脉交会,百病之宗,具有调和阴阳,改善气血之妙。颜面运动代表区是对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学说的应用,该学说认为运动区下五分之二治疗对侧面神经瘫痪,故选取颜面运动代表区对周围性面瘫进行中枢调控。操作方法:选取0.35mm×40mm华佗牌无菌针灸针,针刺百会与颜面运动代表区。施以小幅度快速反复刺激达200r/min以上,2min/次,留针40min,每20min捻针一次;

在急性期治疗时,要遵照《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要求,进行规范化西医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炎药物与营养神经药物,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按照标准规律,逐步减少药量[5],防止后期产生面肌痉挛与倒错等后遗症的发生。

2.2恢复期:明辨经络,调神施治

恢复期发生在7天~3个月,此时患者病情稳定,面瘫一般不再加重。表现患侧面肌迟缓不收,额纹变浅或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出现典型的面瘫症状。此时为治疗面瘫的关键期,应针对其症状采取特殊方法治疗。此时邪正相争已去,邪减正衰,因此治疗上除祛邪外出之外,也应补益正气。而揿针已经达不到治疗效果,应采取毫针针刺,选穴除揿针选穴部位外,还应选取足三里,补益正气,调和气血,若患者额纹病变严重则加配穴侠溪,中渚,循经远取促使经气的畅通,若口唇部病变严重,则选取内庭,合谷,上下配穴保障经气的运行无阻。还应注意针刺手法的应用,四白穴应向嘴角方向透刺,若口角下垂严重,则选用水沟穴,向患侧方向透刺。除针刺外,还要合理应用电针,选用疏波疏波具有兴奋神经的功能,可促进面神经的恢复。还可带动面部肌肉的运动,外源性促使面瘫肌肉活动。在电针的使用上,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连接方法,若患者口角下垂,则连接地仓、水沟;若患者眼睑闭合不能,则连接四百、攒竹;此外面瘫患者都应该连接百会与颜面运动代表区,中枢性刺激面神经的恢复;下关与翳风,周围性刺激面神经的恢复;周围与中枢相结合,最大程度恢复面神经功能。

若患者在临床上因为病情的迁延不愈而产生急躁、焦虑的情绪,此时医者应及时采取心理疏导等治疗手段帮助患者走出焦虑情绪,有利于患者的精神健康与疾病的恢复。

2.3后遗症期:重用手法,施以缪刺

后遗症期一般发生在3个月之后,多数患者早期接受规范治疗即可恢复正常,但如果面神经受损严重,或失治、误治之后,可有面肌痉挛,倒错,出现连带运动,鳄鱼泪的现象此时期久病损耗正气,经脉空虚,肌肉迟缓不用,此时应重用手法,最大程度恢复面部肌肉功能。具体操作为选取四白穴作为施术穴位,采用0.35mm×40mm华佗牌无菌针灸针向口角方向透刺,单方向捻转针柄数圈,达到针提之不出,插之不入,捻之不转的效果后向上方提拉,将面肌向上牵引,施术数次,最大程度上刺激面肌,恢复其功能。对于严重的患者,可用另外一根针灸针穿入针柄上端的小孔。刺入阳白或瞳子髎/太阳穴,增加提拉的时间。一般认为“滞针”为针家大忌,然则关于所谓“滞针”是“得气”的一种体现,《针灸大成》中,《金针赋》篇载“搓则去病”转动针柄若搓线之状,向一个方向连续转针,为二十四式单式手法之一,此法用来补益正气,起痿复用,可最大程度面部肌肉功能。

若出现面肌痉挛,倒错,则应该采取缪刺手法。一侧面部长期瘫痪,则会导致两侧面部力量不均,长期以往易产生面肌的痉挛与倒错。此时不应继续针刺患侧面部,防止耗气伤血,加重面肌痉挛症状。《金针赋》云,“左有病而右取之”应采取缪刺法,通过刺激健侧面部肌肉,同时循经远取本经远端穴位达到平衡两侧面部肌肉力量效果,缓解痉挛与倒错现象[6]

该时期患者焦虑情绪比较上一时期更加严重,重者可出现躯体性焦虑。因此对于患者情绪的调节与把控万不可松懈[7-8],同时若出现口苦,脉弦等症状,可向脚趾方向,逆经脉循行针刺蠡沟,向脚心方向刺太冲穴,达疏肝之功[9]

3验案举隅

苗某,女,49岁,2023年11月26日初诊。

患者于1日前晨起刷牙时感觉口角流水,照镜发现口角向右歪斜,伴有耳后疼痛,遂来我处门诊就诊,刻下症:口角向左侧歪斜,右眼不能完全闭合,出现睫毛征,无恶寒发热,无言语不清,眠纳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脉浮数。专科查体:眼球活动自如,右侧眼睑闭合无力,额纹、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四肢肌张力正常,未见病理反射。颜面肌电图显示面神经颞支左运动支:1耳-眼轮匝肌:潜伏期3.15ms;波幅1.13mv;2耳-额肌:潜伏期2.75ms;波幅1.06mv;面神经颞支右运动支:1耳-眼轮匝肌:潜伏期3.21ms;波幅0.87mv;2耳-额肌:潜伏期2.75ms;波幅0.57mv;面神经颊支左运动支:耳-口轮匝肌:潜伏期2.87ms;波幅1.45mv;面神经颊支右运动支:耳-口轮匝肌:潜伏期2.91ms;波幅0.89mv。

西医诊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中医诊断:面瘫。

治法:(1)毫针针刺:选取选取0.35mm×40mm华佗牌无菌针灸针,针刺百会与病变对侧颜面运动代表区。施以小幅度快速反复刺激达200r/min以上,2min/次,留针40min,每20min捻针一次;(2)揿针针刺:患者额纹,口角均出现病变,故选取阳白,颊车,迎香,四百,攒竹,下关,地仓,翳风,因患者有风热表现,故加大椎穴疏风散热,将揿针按压粘贴扎好。嘱患者不时按压,有酸胀感为度。一日更换一次,一周更换5次,一周为一疗程。同时接受糖皮质激素与泼尼松治疗,遵照规律用药,减药。

2023年12月3日二诊

治疗一疗程后,患者右侧眼睑可完全闭合,额纹双侧基本对称,患侧鼻唇沟比对侧略浅,口角略有下垂。余无不适。治法:毫针针刺:选百会,颜面运动代表区,神庭;患者额纹恢复,鼻唇沟,嘴角下垂,遂选取颊车,迎香,四百,下关,地仓,翳风;循经远取内庭,合谷,激发本经经气,选取足三里,补益机体正气,祛邪外出。一日一次,一周五次,一周一疗程。两个疗程后,患者面部基本恢复正常,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角无下垂,鼓腮不漏气。颜面部肌电图显示面神经颞支左运动支:1耳-眼轮匝肌:潜伏期3.15ms;波幅1.13mv;2耳-额肌:潜伏期2.75ms;波幅1.06mv;面神经颞支右运动支:1耳-眼轮匝肌:潜伏期3.13ms;波幅1.12mv;2耳-额肌:潜伏期2.75ms;波幅1.03mv;面神经颊支左运动支:耳-口轮匝肌:潜伏期2.87ms;波幅1.45mv;面神经颊支右运动支:耳-口轮匝肌:潜伏期2.91ms;波幅1.43mv。

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本患就诊时处于面瘫急性期,刺激量应小而持久,遂选取揿针治疗,又见风热之象,遂取大椎疏风散热。二诊时急性期已过,病情趋于稳定,邪退正弱,遂选取足三里补益正气,助机体驱邪外出,患者口角,鼻唇沟部病变严重,遂远选取阳明经穴位内庭,合谷,收集肢体末端经气,治疗面部症状,上病下取,治疗周围性面瘫。

4小结

对于周围性面瘫,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往往局限在糖皮质激素与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其在急性期控制疾病进展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恢复期与后遗症期的疗效往往差强人意[10]。对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因时制宜是治疗的关键,疾病处于不同时期,正邪也处于不同的状态,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特点。急性期邪正相争,应以祛邪为主,恢复期正虚邪恋,此时则为祛邪为辅,扶正为本。而后遗症期则久病正气虚损,故治疗大法为补益正气。不同时期,不同治疗法则。治疗方法与选穴也不尽相同。切不可一法到底,要做到因时制宜。

在治疗的同时要注重中西合参,急性期激素与抗病毒药物使用必不可少,但同时应该尽早使用针灸的介入。然急性期面神经处于水肿期,因此针灸的刺激绝不可太大,故选用选用揿针治疗局部,同时选取头部功能定位颜面运动代表区与百会,从中枢与周围对病情双向调控,最大程度控制疾病的发展。恢复期是治疗的关键,此时针灸刺激量要加大,合理应用电针,增加肌肉的外源性活动,加快面神经的恢复速度。并且要针对疾病发生的重点部位,循经远取,对症取穴,要突出治疗强点。还应注意补益机体正气,助正气祛邪外出,配合对于患者情绪及心理的疏导,终能使邪去病安,诸症自解。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37-339.

[2]许电,许时良,应聪,等.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对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治疗时间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10):139-141.

[3]王念宏,宣植,杨铭,等.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概述[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08):89-92.

[4]罗智超,王晨阳,罗会用,等.基于络病理论的中药熏洗配合运动揿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20,38(04):202-205.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 49(2):84-86.

[6]侯志涛,孙忠人,孙申田.经颅重复针刺激疗法对卒中后失眠患者血清食欲素A水平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8,38(10):1039-1042+1052.

[7]韩维宁,姚月月,郭锡全.缪刺在《内经》中的论述与思考[J].四川中医,2020,38(06):39-42.

[8]孙远征,周琛,孙颖哲.调神针刺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20,40(04):357-360.

[9]段浩然,曹煜,李凌香,周一凡,薛莉.蠡沟穴循经刺法为主治疗湿热下注型霉菌性阴道炎30例[J].中国针灸,2018,38(01):75-76.

[10]王冬冬,李博,查永梅,等.张庆萍教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经验撷英[J].中国针灸,2021,41(03):3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