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辛义乡后裴里小学 0567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认清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加强对文化自信教育的研究,并探索科学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他的任务很艰巨,他必须继续学习,汲取优秀的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建立一套合理而完善的文化自信教育模式,使文化教育和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得以充分地发挥出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化自信;培养策略
1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渗透文化自信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唯分数论、成绩论,侧重于语言知识、解题思路的讲解,忽略了文化渗透。新形势下,教师根据新课标内容,兼顾知识传授与以文育人,以此为理念重塑课程教学目标。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教师对“文化自信”这一概念比较模糊,在实践过程中缺乏着力点,而新课标中详细阐述了这一素养的内涵,指出“文化自信”是指让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此有坚定的信心。中华文化不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等,培养学生文化自信需要引导学生继承与弘扬这些文化,使其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且拥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并将文化自信渗透其中,将“语言运用”“审美创造”“思维能力”这三个核心素养结合起来,以此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授《神州谣》一课时,在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的出发点是识字教学,设置的教学目标也主要是让学生正确认读并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而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传授也要重视以文育人,除了指导学生识字,还要渗透汉字文化。《神州谣》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以歌谣为载体,赞美了祖国如画的风景、壮丽的山川等,并表达了盼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与努力奋斗的美好愿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抓住关键汉字与词语渗透文化教育,如讲解“长、耸”这两个汉字,为学生拓展讲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长城的宏伟壮观及珠穆朗玛峰的高耸入云;讲解“奔、涌”这两个汉字,则拓展讲解我国长江、黄河所展现出来的奔腾不息与波涛汹涌的美。这是从语言运用角度渗透文化自信教育,教师还可以从审美创造角度渗透文化自信教育,比如围绕“我神州,称中华”这一句话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历史上,我们的祖国被称为什么,为什么叫作神州,听到这个名字你有什么感想?”这个问题可以驱使学生研究“神州”这一称呼的来源。
2精选丰富的文化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教师需要精心选择文化资源。作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托,教材是开发资源的重要载体,具有发展性、科学性、人文性与知识性等特征。因此,教师在全面、深入理解文化自信内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三种文化,并归纳分类其中蕴含的思想,包括以人为本、顽强拼搏、尊亲敬长等,讲述类似知识时进行串联,引导学生立足旧知学习新知,并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画杨桃》一课时,教师可以围绕“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这句话给学生讲解“实事求是”的原则,然后以此为立足点拓展讲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孔子名言。
教材是挖掘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但并非唯一载体。在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为导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挖掘教材上的文化资源,还可通过课外书、网络等挖掘文化资源。
3组织文化活动,提高学生文化体验
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教师除了挖掘资源,还要精心设计文化活动,通过活动给学生传递文化价值理念,加深学生的文化理解和认同,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根据新课标内容,语文学习活动包含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规律组织合适的文化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帮助学生建立对文化的自信、自觉与自省。
例如,以识字教学为例,教师要适当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等组织文化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建立汉语自信。如,在教授《田园四季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出示几张农事活动图,让学生了解古代“农事”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农”字的形态,通过融入字源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或者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二十四节气农事歌》,使学生理解并感受不同节气农民所从事的农事活动,提升学生对农事文化的认知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猜字谜”活动,让学生通过猜字谜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并且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4重视教学评价制度的建设
评价具有反馈、激励、调节等功能,在文化自信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在评价内容中融入传统文化,观察学生是否通过学习活动提高了文化鉴赏能力、文化理解能力、文化辨别能力等,再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方式、内容等进行改进,使文化自信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圆明园应该重建/圆明园不应该重建”的辩论赛活动,将学生分成两组,小组各持观点展开辩论。为了渗透文化自信教育,教师提示学生从传统建筑文化、革命文化等视角查阅资料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再根据学生的观点判断其文化批判能力、理解能力,以此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爱国情怀。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技术建立档案袋,监督并考核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文化素养变化动态,从而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使学生建立对文化的自信与自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是一种民族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在微观层面上,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宏观上说,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国家的软实力。但是,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文化自信教育情况不容乐观,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虽有这种意识,但缺乏成熟的教学经验,对文化自信的教育只是浅尝辄止。
参考文献
[1]王珊娜.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化自信的培养[J].山西教育(教学),2023,(04):15-16.
[2]卫秀娣.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J].甘肃教育,2021,(13):37-39.
[3]马淇毓,邹青灼,韩伟俊.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20,(0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