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照顾者不同阶段照顾困境的质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1
/ 2

心境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照顾者不同阶段照顾困境的质性研究

冯俊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庆院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心境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NSSI)患者照顾者在照顾过程中面临的不同阶段困境,分析其特征与影响因素,为改善照顾者的支持系统和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0名青少年心境障碍伴NSSI患者的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现象学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编码与分析。结果:照顾者在三个主要阶段(即初期识别、治疗期及康复期)面临不同的困境。初期识别阶段,照顾者主要经历情感震撼与自责,难以接受孩子的心理疾病;治疗期,照顾者面临心理负担增加、对专业支持的依赖及经济压力;康复期,照顾者则普遍担心复发与长期照顾的可持续性。结论:青少年心境障碍伴NSSI患者的照顾者在照顾过程中面临多方面的困境,涵盖情感、经济、社会支持等。相关干预措施应侧重于不同阶段的照顾需求,增强照顾者的心理韧性,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与心理疏导服务。

【关键词】:心境障碍;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照顾者;

心境障碍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作为心境障碍的常见伴发行为,往往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挑战[1]。研究表明,NSSI患者的照顾者不仅面临心理压力,还可能因不理解NSSI行为的原因及长期照顾的要求,产生自责、焦虑和抑郁情绪[2]。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患者本身的治疗和干预,针对照顾者的困境研究相对较少[3]。因此,探讨照顾者在不同阶段的照顾困境,了解其内心的真实体验与需求,有助于为改善其照顾负担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旨在深入理解青少年心境障碍伴NSSI患者照顾者在不同阶段的照顾困境。通过心理咨询中心及精神科病房筛选出10名青少年心境障碍伴NSSI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入选标准为:①青少年患者年龄在12-18岁;②照顾者为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且负责主要的日常照顾工作;③照顾者愿意参与访谈。详情见表1。

1.2方法

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访谈内容围绕照顾者对NSSI行为的认知、情感反应、生活变化、社会支持及经济压力等方面展开。每次访谈持续30-60分钟,经过参与者同意后录音并转录为文字

1.3数据分析

应用现象学分析法,研究团队对访谈录音逐字转录并反复阅读,采用开放式编码和主题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初步编码,识别核心主题和亚主题。

2.结果

2.1青少年的一般资料

1 青少年的一般资料

编号

性别

年龄

诊断类型

NSSI行为持续时间

合并其他精神疾病

1

18

重度抑郁障碍

1年

焦虑障碍

2

14

双相情感障碍

8个月

3

17

重度抑郁障碍

2年

进食障碍

4

15

重度抑郁障碍

6个月

5

15

双相情感障碍

1.5年

焦虑障碍

6

16

双相情感障碍

1.5年

焦虑障碍

7

12

抑郁症

10个月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8

17

重度抑郁障碍

3年

物质使用障碍

9

14

重度抑郁障碍

1.2年

强迫症

10

15

双相情感障碍

1年

本研究识别出照顾者在照顾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困境和挑战。
2.2初期识别阶段:情感震撼与自责

在照顾者首次意识到青少年存在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时,他们通常会经历强烈的情感震撼与困惑。由于NSSI行为在很多家庭中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现象,照顾者往往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应对。大多数照顾者最初会认为孩子的自伤行为只是为了吸引注意或是阶段性的叛逆,因而未能及时识别出背后的深层次心理问题。这种误解导致了许多照顾者在事后感到深深的自责,认为自己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产生了“如果我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一切本可以避免”的想法。这种强烈的内疚感不仅影响照顾者的情绪,也增加了家庭内部的紧张气氛。  

此外,一些照顾者反映,他们在初期试图与青少年沟通NSSI行为时,往往难以得到有效反馈,孩子通常不愿意或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动机。这种沟通障碍进一步加剧了照顾者的挫败感,导致他们感到与孩子的关系疏远,甚至无力帮助。许多照顾者还提到,面对NSSI行为时,他们感受到强烈的社会污名化,担心他人对其家庭的评价,因而更加难以寻求外界的帮助。这种情感困境的累积往往使得照顾者在初期识别阶段就面临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孤独感。


2.3治疗期:心理负担与经济压力

在患者被确诊并进入治疗阶段后,照顾者的心理负担显著增加。此时,照顾者不仅需要面对青少年情绪的波动与行为反复,还必须处理长期治疗带来的不确定性。一些照顾者反映,孩子在治疗过程中情绪不稳定,NSSI行为时有复发,特别是在疗程初期,治疗效果并不总是立竿见影,这让他们感到极度无助和挫败。一位母亲在访谈中分享道:“当看到她情绪再一次崩溃时,我感到自己的努力全白费了,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来帮助她。”这种情感上的负担使得照顾者极易产生疲惫感和焦虑,尤其是当他们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时,情况会更加恶化。  

除了心理上的重压,经济压力也是照顾者在这一阶段的重要困境。心理治疗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尤其是伴有NSSI行为的青少年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心理咨询以及家庭治疗等多种方式的干预,这些治疗方式费用较高。对于那些本身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长期的医疗费用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许多照顾者表示,他们在承担治疗费用的同时还需要继续工作,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护理中,因而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此外,部分照顾者提到,他们在寻找经济支持或保险覆盖时遇到了障碍,增加了困境的复杂性。


2.4康复期:复发焦虑与长期照顾挑战

在康复阶段,尽管患者的NSSI行为有所缓解,照顾者的困境依然存在,且主要表现为对复发的持续焦虑与长期照顾的压力。许多照顾者表示,虽然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似乎有所改善,但他们无法彻底放松,始终担心NSSI行为会在某个时刻再次出现。特别是当患者处于压力较大的环境或遇到情感波动时,照顾者会变得格外警惕,甚至时刻监控孩子的行为,以防复发。这种持续的焦虑让照顾者的心理状态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难以真正得到休息和恢复。一些照顾者提到,复发的担忧甚至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过度小心,限制了孩子的活动范围,进而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此外,长期照顾的挑战也逐渐显现出来。虽然患者的急性症状可能有所缓解,但NSSI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常常需要持续的心理健康支持。照顾者需要长期保持与心理医生的沟通,并协助患者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机制。一些照顾者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感到精疲力竭,尤其是当社会支持不足或家庭成员的帮助有限时,长期的照顾任务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进一步的损害。很多照顾者在这一阶段还意识到,虽然孩子的NSSI行为减少,但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开始显现,例如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对此,照顾者亟需获得系统的支持与指导,以应对长期照顾中面临的挑战。

3.讨论

照顾者在照顾青少年心境障碍伴NSSI患者的过程中,经历了情感、心理、经济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压力[4]。本研究揭示了不同阶段照顾者面临的独特困境,并分析了影响这些困境的因素,如社会支持的缺乏、医疗资源的有限性等。照顾者的情感反应在初期识别阶段最为强烈,而随着治疗和康复的进行,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逐渐显现[5]。对于照顾者的支持系统,既要重视情感疏导,也应提供实质性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支持。

青少年心境障碍伴NSSI患者的照顾者在整个照顾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不同阶段的照顾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针对照顾者的干预措施应考虑其阶段性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减轻其情感负担,并帮助其应对长期的照顾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永娜,吴艳,刘丽华,杨丽莉,史方竹,郝雪鸽.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心境障碍青少年患者照顾者体验的质性研究[J].上海护理,2024,24(3):13-17.

[2]郜志远,尚超娜,严芳,张俊蕾,张冬红.心境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照顾者不同阶段照顾困境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24):3011-3017.

[3]章艳红,张永萍,刘盼,李宁,常洁.个性化沟通策略对青少年情感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情绪管理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4,31(5):59-62.

[4]蔡珊,徐柳柳,周琳,杨潇.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青少年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4,34(2):131-135.

[5]李国红,何海敏,邓南文.积极心理干预在青少年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4,30(4):62-65.

姓名(出生年、性别):冯俊敏,1995526,女籍贯:广东广州学历:本科,广州医科大学

专业:护理

单位(学校)名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庆院单位(学校)所在地(精确到市):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 600号单位(学校)邮编: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