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振兴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1
/ 2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振兴规划研究

杨燕茹

天水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的大幕已经徐徐展开,如何在保障食品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乡村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成为摆在各级地方政府面前的紧迫问题。地方政府需要在国家政策和战略指引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乡村振兴规划,优化国土资源配置,挖掘乡村自身的发展潜力。本文将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振兴规划途径展开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体系;乡村振兴;规划;

前言:随着我国农村实现全面脱贫,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已迈入崭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不仅是对过去农业农村发展成果的巩固,更是乘势而为、助推乡村全方位复苏的重要契机。在此时期,关键任务之一是如何巧妙地利用和优化国土空间资源,编织乡村发展的新篇章。面对这一切,地方政府需要明确自身的战略定位,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将国土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从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到促进产业升级,每一步都要精心设计、周到考虑,确保乡村振兴在新时代的持续健康发展。

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乡村振兴的规划原则

1.1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在当今时代,我国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一种更为环保的生活方式,推荐使用环境友好材料,同时注重对有限资源的保护与节约。此外,我国也积极推广利用风能、水能等再生能源来源,这些做法都彰显了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针对乡村振兴的议题,绿色生态环境的建设无疑是促进其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为了将农村发展引向绿色可持续的路径,这需要从整体上筹划和安排,使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同时,农村地区的新型设施和建筑群设计应当体现出空间上的可调节性,以便根据发展的阶段和具体情况进行适度调整。构建一个完善的乡村系统,应综合考虑住宅布局合理性、旅游资源开发等多方面内容,均需加以重视和优化[1]。在建设进程中,结合各地农村自身的特色和发展需求,执行不同层次和方向的改进和升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持续发现并解决农村绿色发展遇到的挑战,用创新的思维审视问题,持续推进改革与创新,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此外,确保这一全面发展计划能满足国家对土地和资源的相应要求,同样不可忽视。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有望实现乡村发展的质与量的飞跃,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1.2因地制宜发展原则

为了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制定的规划方法必须紧紧围绕“因地制宜”的核心原则展开。这意味着,首要任务是对各乡村根据其自身的特色及优劣势进行全面的评估与分析,这包括但不限于考察当地的资源禀赋、人文环境、传统风俗和地方特产等要素,确保能够精准把握每个乡村的独特需求和潜能。进一步地,规划应结合总体的乡村振兴目标,制定出既科学又全方位的整治与改善方案,对每个乡村进行有的放矢的改造和升级。乡村振兴规划的目标不止于提高当地经济与环境水平,更应包含提升乡村的知名度,激发当地生产力的增长,同时积极改进与优化人口流动、劳动力转移和资源配置模式。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增强乡村的就业吸引力,通过推动当地生产力的发展,为乡村居民创造更丰富、更质量优良的就业机会。实施这一策略,不仅要依托单一维度的考量,而应从多角度、多层次深入解析农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机遇,确保“因地制宜”的策略能给农村发展注入更为持久和深远的动力[2]

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振兴规划途径

2.1 促进农村体制创新

农村体制创新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需通过改革与完善现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以及农业经营体制,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实现农村资源优化配置。在确保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集体收益分配权的基础上,探索实行三权分置,即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以此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同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交易规范化、市场化运作,促使土地资源合理流动与高效利用,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此外,应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实体发展壮大,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与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此过程中,还应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与市场决定性功能之间的平衡,形成多方联动、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最终达到激活农村内生动力的目标。

2.2 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之下,增强乡村振兴规划实施效果的关键,在于提升规划内容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可行性与具体措施的细化程度。此一过程不仅要求在宏观层面上制定出契合国家战略发展的整体布局方案,亦需在微观执行阶段中关注每一项任务的具体落实情况。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规划需立足于地域特色与发展需求,明确界定重点发展方向及路径选择,进而细化为一系列可量化且易于评估的具体目标与行动计划。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考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多重因素,依据实际情况科学设定各项指标的阈值,确保规划内容兼具前瞻性与战略性的同时,亦不失其现实可行性。此外,为保障规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必须建立并完善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机制。这一机制将涵盖规划执行情况的定期跟踪评估,通过对规划实施效果的动态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并调整那些不再适应实际变化的规划部分,确保规划目标与实际成效的一致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地,促进乡村地区的全面发展与繁荣。


2.3 做好土地整治工作

土地整治工作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涵盖了耕地保护、生态修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维度,旨在优化农村用地结构并显著改善居住环境。该工作的开展,首要任务在于强化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与管理,通过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稳固,防止任何非法侵占或破坏耕地的行为发生。与此同时,推动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使用成为另一重要环节,需合理规划新增建设用地的规模及其分布,防止因盲目扩张而导致耕地面积无序减少的情况出现。在生态修复方面,土地整治工作须与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结果相结合,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村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致力于恢复与提升区域内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此外,土地整治还应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注重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包括但不限于道路交通网络的完善、水利灌溉设施的现代化改造等,以此增强农村地区的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结语:乡村振兴的核心不仅仅在于经济发展的繁荣,它还深刻地融入了绿色生态的保护和文化传统的承继之中。这意味着,当我们利用和规划国土空间资源时,绝对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呵护,而是应当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努力推进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确保自然环境的美丽延续,追求山水、林田、湖草等元素的有机融合,共同营造一个适宜居住、适宜工作及适宜游憩的美好乡村环境。

参考文献:

[1]宋金全,马驰骋,石光.国土空间视角下的区县乡村振兴规划研究——以天津市宁河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例[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乡村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23:11.

[2]李梦洁,姜翠梅.国土空间背景下乡村规划体系构建——基于西安市的探索与经验[J].小城镇建设,2023,41(09):76-82.

[3]杨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市域乡村空间规划管控与引导探讨[J].新型城镇化,2023,(08):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