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0
/ 2

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

张烨

(启东市第六人民医院外科,江苏 启东 226200)

    摘要:目的:探讨对18例跟骨骨折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预后。方法:选择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钢板螺钉固定,术后视骨折及固定牢靠程度,选择功能锻炼方法。结果:手术组18例, 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88%。结论:跟骨骨折具有手术指征的可选择钢板内固定治疗,预后良好。跟骨损伤严重程度、手术技巧影响预后。

   关键词:钢板、内固定、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扩大L形切口

跟骨骨折致伤原因多与患者高处坠落后足跟着地有关[1]。无移位或经手法复位后对位对线良好的跟骨骨折,可予以石膏外固定,但对于Sanders分型Ⅱ-Ⅳ型移位骨折,手法复位不良,我们采取手术治疗。本文研究分析本院自2017-2021年本人诊治的18例跟骨骨折,选择经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钢板螺钉固定,观察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7-2021我院收治18例跟骨骨折,其中SandersⅡ型骨折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8-55岁。SandersⅢ型骨折9例,男7例,女2例,年龄35-71岁。SandersIV型骨折5例,男4例,女1例。手术时间伤后7-14天。手术均采用经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

1.2手术过程: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向上翻转皮瓣,距骨、骰骨、外踝三枚克氏针固定,牵开皮瓣,显露跟骨外侧面、跟距关节面,跟骰关节面,将跟骨外侧面骨瓣掀开,复位跟骰关节面,跟距前、中关节面,并用2枚克氏针临时固定于载距突。向后牵引恢复跟骨长度,用血管钳或骨膜剥离器插入塌陷跟距关节面下方,恢复跟距后关节面。挤压跟骨内外侧面,恢复跟骨宽度,克氏针临时固定维持稳定。于跟骨外侧面放置钢板及螺钉。另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并缝合皮肤。

1.3术后处理 ①术前半小时及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②术后第2天行膝、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术后第3天-8周内扶双拐,患肢不负重行走。8-12周,拄双拐半负重行走。12周后复查摄片,骨折愈合后弃拐负重行走。                    

2. 结果 

手术组18例,随访1-3年,术后1例出现切口皮瓣坏死,钢板外露,半年后取出钢板换药后痊愈。2例出现足内侧中度疼痛,取出钢板内固定后缓解。1例出现腓骨短头肌腱炎,一年后取出内固定后缓解。2例出现跟距关节炎,日常生活中出现中度疼痛,需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根据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88%。

3. 讨论 

3.1手术要点及复位固定技巧  ①该切口近端位于腓骨外踝后缘与跟骨外侧缘连线后1/3交界处。纵行切开时避免损伤后侧跟腱,前方避开损伤腓肠神经。②向下切口转折向前时呈弧形,避免直角转弯,导致皮瓣缺血坏死。③切口远端避免误伤腓骨长短肌腱及足背外侧皮神经。④手术刀切开皮肤后直达跟骨骨皮质,避免影响皮瓣血供。⑤3根克氏针固定,分别钻入骰骨、距骨、外踝,将皮瓣牵开,有助于显露。⑥跟骨复位顺序:恢复跟骨长度→复位跟骰关节→翘拔复位,恢复Bolher角→翘拔复位跟距关节面及跟骨高度→恢复跟骨宽度[3]。⑦跟骨后关节面塌陷,需翘拔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若缺损过多,可植骨。⑧跟骨宽度可通过轻敲锤击跟骨外侧壁得到恢复。⑨跟骰关节跟骨前部、载距突、跟骨粗隆三点固定原理放置钢板。⑩载距突多无移位,跟骨钢板上两枚螺钉固定于载距突,维持跟骨稳定。可用血管钳通过钢板螺钉孔折弯,使钢板与跟骨外侧平面服贴。缝合跟骨L形切口,采用Allgower一Donati缝合法,减少副损伤。

3.2术后治疗效果分析及体会 跟骨骨折病人需待足跟部皮肤出现皱褶,手术时机约伤后7-14天为宜。跟骨松质骨丰富,极少发生骨折不愈合。本组18例均骨性愈合,根据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88%。但其中也暴露一些问题:①其中1例出现切口直角转弯处皮瓣缺血坏死,钢板外露,分析原因与切口直角转弯影响血供致皮瓣缺血坏死有关。改进方法:直角转弯切口改为弧形切口,垂直皮肤一刀直达跟骨面,避免使用电切影响血供,缝合松紧合适。②2例出现足内侧疼痛,分析原因与螺钉过长,超过内侧跟骨皮质,致螺钉头部与足内侧组织磨损有关。改进方法:螺钉长度应合适,螺钉头部尖端与跟骨内侧面骨皮质相平,过短导致骨折复位不稳定,过长可产生疼痛。③1例腓骨短头肌腱炎,分析原因与钢板、跟骨外侧面不服帖、致钢板与腓骨短头肌腱止点处磨损有关。改进方法:钢板与跟骨外侧面不服帖时,可通过折弯器折弯钢板,使之符合跟骨外侧面解剖特点,可明显减少钢板与腓骨短肌腱止点处磨损。④2例出现跟距关节炎,均为Sanders IV型骨折,分析原因与骨折粉碎严重程度、跟距关节面复位不良有关。改进方法:对于跟骨严重粉碎骨折,正确复位难度较大,采取如下策略有助于正确复位跟距关节面:恢复跟骨长度(跟骨结节打入克氏针牵引恢复跟骨长度)→复位跟骰关节(复位后克氏针临时固定)→翘拔复位,恢复Bolher角(跟骨后缘向前打入克氏针,向上翘拨复位Bolher角)→翘拔复位跟距关节面及跟骨高度(通过骨膜剥离器或血管钳,翘拨复位塌陷的跟距关节面,若骨质缺损过多,予以植骨)→恢复跟骨宽度(外侧壁敲击)。

通过18例移位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功能锻炼,观察疗效。我们认为:对于Sanders分型Ⅱ-IV移位跟骨骨折,采用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能获得满意手术效果,但跟骨骨折损伤严重程度,手术技巧可影响预后。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806-811.

[2]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主编,外科学[M].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79-681.

[3]S.Terry Canale.JamesH.Beaty,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836-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