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用于下肢骨折护理中对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0
/ 2

循证护理用于下肢骨折护理中对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徐荣娜

绵阳市安州区中医院  622650  四川 绵阳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下肢骨折;护理满意度;并发症

下肢骨折是骨科临床中常见损伤类型,主要包括股骨、胫骨、腓骨等部位骨折,常由创伤、车祸、跌倒等原因引起,常用手术方式包括骨折内固定术、髓内钉固定术及钢板螺钉固定术等[1]。一般情况下,轻度骨折患者术后6-12周可初步恢复,重度骨折需更长时间康复与功能训练。虽然手术能有效治疗下肢骨折,但术后常面临下肢静脉血栓、感染等问题。研究发现[2],循证护理是一种基于科学证据、临床经验与患者需求的护理模式,注重早期预防、个体化护理及多学科合作,通过早期活动、合理抗凝治疗、机械预防、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等措施,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恢复进程。目前,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仍较少,尤其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方面效果尚未得到广泛验证,故本研究旨在探究循证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0-65岁,平均(40.23±5.16)岁。研究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22-64岁,平均(41.80±5.21)岁。两组个人信息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备案。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下肢骨折;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①下肢部位有其他残疾者;②既往有肺栓塞、心脏衰竭、静脉栓塞、脑梗死等病史者;③抵触护理方式者。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与伤口愈合情况;为患者提供抗生素与止痛药,鼓励患者适度卧床休息,避免早期负重活动。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干预:(1)早期活动干预:术后48h内,护理人员辅助患者进行踝泵运动与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静脉血栓;逐步指导患者从坐起、床边下肢悬空,逐渐过渡到站立和步行,减少血栓风险。(2)合理抗凝治疗:术后12-24h内,护理人员为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如依诺肝素),剂量根据患者体重与凝血指标调整,持续7-10d,通过抑制凝血因子Xa和IIa,预防血栓形成;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血小板计数,确保用药安全;随患者逐渐恢复,护理人员根据医生建议,转为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利伐沙班。华法林需监测INR值,通常控制在2.0-3.0,利伐沙班每日1次。(3)机械预防措施:弹力袜与间歇性气压装置是常见机械辅助工具,弹力袜能提供持续的外部压力,帮助维持下肢静脉通畅,而间歇性气压装置通过定时加压、放松,模拟肌肉收缩过程,可进一步预防血栓形成。(4)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患者因手术或并发症风险产生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早期症状识别等内容,帮助患者树立科学康复观念;强调功能锻炼重要性,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依从性。(5)多学科合作护理:骨科医生、康复治疗师、药师及护理团队会对患者定期会诊,如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制定针对性功能锻炼计划;药师则根据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结果调整抗凝药物剂量与种类,最大限度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包括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方面。

②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下肢静脉血栓、感染、褥疮3种。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研究组

25

17(68.00)

8(32.00)

0(0.00)

25(100.00)

对照组

25

10(40.00)

11(44.00)

4(16.00)

21(84.00)

χ2

2.551

P

<0.05

2.2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下肢静脉血栓

感染

褥疮

总发生率

研究组

25

1(4.00)

0(0.00)

1(4.00)

2(8.00)

对照组

25

1(4.00)

2(8.00)

1(4.00)

4(16.00)

χ2

4.296

P

<0.05

3讨论

治疗下肢骨折常用手术方式包括骨折内固定术、髓内钉固定术及钢板螺钉固定术等,目的是恢复骨折部位正常解剖结构及功能[3]。常规护理方法往往侧重于基础护理措施,在个体化护理、早期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缺乏系统性与科学依据,导致一些患者术后仍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而循证护理旨在通过查阅与应用最新研究成果,为患者提供针对性与科学化护理方案,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循证护理可提高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与王雯等[4]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1)循证护理通过详细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早期活动重要性,同时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预防静脉血栓;针对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护理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与依从性,不仅使患者明确康复目标,还提高其对护理服务信任与满意度。(2)抗凝治疗基于患者凝血功能,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或利伐沙班等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Xa活性,预防血栓形成;结合机械预防手段促进下肢血液回流,最大程度降低静脉血栓风险。通过科学精准抗凝治疗与机械预防措施,有效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恢复进程。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可提高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林艺珊.分析循证护理用于下肢骨折护理中对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14):19-21.

[2]刘丽,卞丽艳.循证护理对下肢骨折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0):188-190.

[3]莫凤莲.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18):109-111.

[4]王雯,李菊,吕志霞.循证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1,45(2):3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