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心理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09
/ 2

分类心理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罗敏

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应用分类心理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2023年6月-2024年6月,此次研究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接收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常规组40例患者进行普通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分类心理护理模式,结合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神经功能情况及6分钟步行距离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神经功能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实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数值均比常规组低,神经功能评估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实验组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比常规组距离远,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应用分类心理护理模式,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神经功能情况,并帮助调节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病情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分类心理护理模式;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偏瘫;神经功能

糖尿病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不仅影响着患者的代谢健康,而且显著加大脑卒中引发概率。糖尿病患者并发脑卒中偏瘫后,身体不受控制,对个人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干扰。相比较而言,患者身体合并多种疾病治疗难度大。基于此进行临床探究,患者入院对症治疗过程中为其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本次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分类心理护理模式,首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类,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稳定身体血糖,改善身体功能,增强个人运动能力。下面根据临床研究情况进行报告总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3.6-2024.6,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接收的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常规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5-72岁,年龄中位数为(60.58±7.52)岁;实验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6-71岁,中位数为(60.74±7.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为其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帮助稳定血糖,每天早晨晚上分别用药一次,根据身体状态控制好药物使用剂量。在偏瘫护理中,根据患者身体条件可以采取径向运动训练,让患者对着镜子进行练习,首先由护理人员指导进行肢体活动,在熟悉之后进行反复练习,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渐加大难度,向各种精细动作转变。锻炼频次为每日一次,时间控制在半小时。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分类心理护理模式,下面详细分析。

(1)患者心理分类。在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前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评估判定三个级别,一级患者心理较为健康,二级患者存在中度问题,三级患者存在严重问题。

(2)制定分类措施。在进行整体心理干预前进行划分,按照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主要是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讲,增加患者认知。中期阶段注意给予患者鼓励,如果患者表现较好,要适当奖励。后期阶段主要是针对患者日常表现行为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

(3)患者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前期阶段,主要是为一级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二级患者主要实施前期和后期相应的护理内容。三级患者护理中需要把三个阶段护理内容全面展开,增强护理效果。

(4)具体工作实施。按照心理护理要求,积极落实各项干预措施。实施过程中,定期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动态调整护理方法。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利用NIHSS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估,护理前后分别获取评分。

(2)让患者休息一刻钟后开始计时,测量6分钟行走距离。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分析使用SPSS23.0软件。

2结果

2.1患者护理前后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表1患者护理前后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mmol/l)

神经功能评估(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常规组(40例)

9.11±2.01

6.98±1.97

12.93±1.94

11.42±2.68

20.43±2.15

15.16±2.33

实验组(40例)

9.08±2.85

6.12±1.39

12.96±2.44

9.37±1.88

19.85±2.78

13.26±1.64

2.2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

表2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表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常规组

130.89±25.34

197.22±17.93

实验组

132.41±22.23

230.38±25.69

3讨论

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发病概率非常高,受疾病影响,出现胰岛素抵抗,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此时会导致血管狭窄堵塞。而且患者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如果不能科学控制饮食和药物,会使血糖波动过大,使得血管损伤问题更为严重。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偏瘫患者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肢体活动受限,容易加重病情,因此临床护理难度非常大。叶舒华等人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研究,临床给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从多方面给予患者指导,结果显示经过有效护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个人生活能力显著提高。由此证明,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但是根据临床实践来看,患者心理会存在负面情绪,为了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本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患者应用分类心理护理模式。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数值均比常规组低,神经功能评估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比常规组距离远(P<0.05)。

综上所述,医院为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手段,临床实施分类心理护理模式,调节患者心态,改善神经功能,稳定血糖水平,促进恢复,可以借鉴。

参考文献:

[1]腾芳.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175-176.

[2]王丹妹.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每周文摘·养老周刊,2023(8):136-138.

[3]李焕楠.分类心理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偏瘫的影响观察[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3,44(4):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