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医学如何拯救心脏?

/ 2

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医学如何拯救心脏?

刘春月

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300

急性心肌梗死(AMI),通常称为“心脏病发作”,是冠状动脉疾病最严重的表现之一,具有极高的致死率。每年,全球数百万人因此失去生命,而及时有效的医疗干预可以挽救许多生命。现代重症医学凭借精准诊断、迅速干预和多样化治疗,为心肌梗死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在抢救过程中,时间是决定生死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概念、症状、急救处理、重症治疗及并发症管理,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医学挑战中取得胜利。

一、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1.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基本概念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的病理过程。这一现象多由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血栓通常源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而引发血小板聚集、激活凝血系统,最终形成血栓。心肌一旦缺血超过一定时间(通常为20分钟至数小时),便会发生不可逆的坏死,导致心脏功能显著下降,甚至引发致命的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

2. 典型症状如胸痛、气短等

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临床表现是突发的剧烈胸痛,疼痛常位于胸骨后,呈压榨性或紧缩性,持续时间可超过20分钟,且通常不因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而缓解。疼痛常伴随大汗、心悸、气短,甚至昏厥。此外,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左臂、下颌、背部等部位,令患者感到极度不适。除了典型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女性或糖尿病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气短、乏力、恶心或腹痛等不典型症状,这些症状的隐匿性增加了诊断的难度,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紧急处理

1. 立刻就医

一旦出现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患者应立即停止任何体力活动,避免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保持镇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移动。此时,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具备心脏病救治能力的医院。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早期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缩短心肌缺血时间,降低心肌坏死面积,最终提高生存率。

2. 初步急救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若患者意识清醒且无禁忌症,可含服硝酸甘油以扩张冠状动脉,并服用阿司匹林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然而,对于低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硝酸甘油,以免加重病情。与此同时,陪同者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若患者出现意识丧失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这些初步急救措施为随后进行的专业医疗干预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三、重症医学中的关键治疗

1. 再灌注治疗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核心策略,旨在迅速恢复被阻塞的冠状动脉血流,以减少心肌坏死并改善预后。主要包括溶栓疗法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溶栓疗法通过注射药物(如尿激酶、阿替普酶)溶解血栓,适用于发病3小时内的患者,尤其在无法进行PCI的情况下。PCI则通过导管技术扩张闭塞部位或植入支架,适用于发病6小时内的患者,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风险,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

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常与再灌注治疗结合使用。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它们可以防止新的血栓形成;抗凝药物(如肝素)能够抑制凝血过程,减少血栓扩展;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预防再发心肌梗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则通过抑制心脏重构,降低心力衰竭的风险。这些药物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联合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再发率,改善长期预后。

四、重症监护的重要性

1. 生命体征监测

重症监护室(ICU)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密集的生命体征监测,这是重症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关键指标,医疗团队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变化,及时识别和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急性并发症,如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等。此外,ICU的高强度监测还能为医疗团队的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和优化。

2. 心脏支持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中,心脏支持技术非常重要。当患者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时,常规药物治疗可能不够,此时需要机械循环支持技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通过周期性充气和放气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脏的后负荷;体外膜氧合(ECMO)则在心肺功能极度衰竭时暂时替代心肺功能,维持全身血液循环和氧合。这些技术不仅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还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特别是在复杂、危重病例中。

五、并发症的管理

1. 处理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常见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因心肌大面积坏死,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不足,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律失常则可能导致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这些并发症的管理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电击复律、植入起搏器等,旨在稳定心脏功能。

2. 防止严重并发症如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因心肌坏死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表现为低血压、意识模糊、尿量减少。尽管发生率不高,但病死率高。处理心源性休克需早期识别并积极干预,包括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肾上腺素)、机械循环支持(如IABP、ECMO),以及纠正酸中毒等,以恢复心脏泵血能力和改善血液循环。

结语

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现代重症医学通过再灌注治疗、药物治疗、重症监护及并发症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然而,最为有效的治疗依然是预防。我们每个人都应关注自己的心血管健康,定期体检,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避免吸烟、酗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守护自己的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