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儿童没有机会亲近自然,许多孩子根本分不清苗与禾,对于动物的生活习性也知之甚少。因此,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养殖资源,在优化劳动实践活动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劳动实践能力与探索创新精神,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在养植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能亲眼看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并从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本文就如何指导学生养植,提升学生劳动素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育;劳动教育;养植;意义;途径;策略
虞永平教授曾经说过:“我们需要让儿童亲近自然,关注动、植物,亲身感受生命成长。”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小学劳动课程可以从亲近自然方面进行探索。在课程方面,我们可以开设一些简单的养植类课程,包括播种、收获、饲养。让学生在养植活动中,感受各种动、植物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了解它们的生长的过程。为此,我们在前期准备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了解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及其特点,并且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养植活动,在校内设置了竹林、草莓园地、菜园、饲养小动物区域等资源,为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类动、植物的习性特点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了养植的不易,从而能更加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
一、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儿童良好素质的途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习总书记也说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小学劳动教育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动手实践的地方,学生在积极主动地体验劳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独特魅力。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养植活动可以发现,在小学劳动教育过程中,充分融入“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要求小学教师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目标,认真学习劳动新课标,能够构建特色劳动教育。只有通过劳动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数以百万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才能实现我国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1.借助养植活动,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我们在养植过程中有明确的分工:我选了其中有经验的几个孩子来照顾区域内的各种蔬菜,他们各司其职,能够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尤其在没有老师提醒的情况下,能够考虑到各种因素,尤其是天气因素。例如,一天中午,芳芳急忙跑来找我:“老师,我们路过菜地的时候,看到芹菜地都干裂了,所以给它们浇水了!”因为芳芳是芹菜区的小园丁,她经常注意它是否需要浇水和除草,当我把她们带到芹菜区浇水时,由于天气比较热,浇水一段时间后,她们都出汗了,我问她们是否累了,但她们说他们不累,就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意识到了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它们的成长也离不开我们的细心呵护,所以,孩子们也自然地有了一种责任感。
2.借助养植活动,培养学生生态意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小孩子们就在背诵《悯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也一直挂在教室的墙壁上。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孩子们,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们通过辛勤劳动收获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食物,不要浪费食物。但是这样空洞的说教,效果并不好。而通过学生亲自种植后,他们就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成果的不易,所以,带孩子参与种植时,老师要引导孩子,让孩子尝试用小工具翻土、播种、浇水、施肥、收割等,时刻关注农作物的变化,多关注长势不良的植物,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耐心。
例如,如果学生在种植区看到活动的蚯蚓,老师要告诉孩子们它们不是植物害虫,蚯蚓在帮助植物松土、帮助土壤中的微生物快速渗透,它们对促进植物的生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粪便还可以为植物带来丰富的肥料,改善土壤,构建生态系统,实现循环发展。
3.借助养植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关爱
为了展示学生的关爱精神,我们利用劳动课为学生组织了一系列“狗狗、猫咪和我们——关爱动物伙伴”的活动。孩子们走进社区,发放“关爱伴侣动物”宣传资料,引导市民科学喂养伴侣动物,受到市民的高度赞誉。
以“关爱生活中的伴侣动物,我们在行动”、“善待流浪猫狗,将爱延伸一米”、“伸出我的手关爱你的心”、“一旦选择,终身负责”为主题的关爱行动传递了爱。所任教班级里的所有孩子都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手册和了解伴侣动物的常识来学习如何与伴侣动物和谐相处;通过主题活动,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伴侣动物的爱,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伴侣动物主人;通过编写手抄报并使用板报、宣传栏和其他方式分享有关动物保护的知识;一些孩子聚在一起走进社区,分发爱心倡议书,宣传伴侣动物常识,引导市民科学喂养伴侣动物。
在开展“关爱伴侣动物”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增强了生命意识和责任感,增加了对小动物的关注,加深了对小动物的关爱。充满爱的作文章、充满童趣的美术作品、幽默的儿童短剧,都是孩子们对伴侣动物爱的真诚表达。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孩子们从中了解到了照顾小动物方式,并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在这方面,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是科学探究的范围,还包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
4.借助养植活动,积累学生劳动经验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非常神奇的,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生长周期,不同的动物也有不同的成长速度。对于一些生长周期较长、成长速度较慢的植物与动物,在短时间内很难观察到它的细微变化。而且受假期等影响,很多重要的生长和成长阶段很容易错过,导致小学生无法见证动物和植物成长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可以开发合作任务,把“养植”活动由校内延伸到家庭中,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种植或养殖,满足孩子探究的需要,帮助孩子积累更多的劳动经验。
二、在校内开展养植活动的策略
目前,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到劳动实践基地拔草、松土、种庄稼,到果园摘水果,并提供因地制宜的“体验式”劳动实践课程。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观察、了解和认识动物,丰富孩子的知识,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动、植物教育活动。
1.组织饲养和观察活动
正如虞永平教授曾经说的那样:“喂养活动是孩子们感受与理解生活的开始,它可以丰富儿童对动植物关系、人与动物关系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动物与天气的关系,从而提高儿童在保护、合作、管理和护理方面的责任意识和能力。”
通过校内养植,孩子们在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熟悉小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惯。例如,小兔子喜欢吃苦菜、萝卜和卷心菜;兔妈妈撕毛是为了给即将出生的小兔子做窝;小动物会通过换毛来抵御寒冷和炎热。
我们鼓励学生在饲养和观察时学会思考。当一些小动物第一次来到养殖区时,大多数动物总是躲在房子后面,通过观察,孩子们知道动物也害怕陌生人,通过观察和询问,孩子们了解到有些动物是有攻击性的,担心自己接触过近可能会造成伤害……而随着孩子们喂养活动的不断深入,他们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提问、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也越来越大胆和自信。
2.开展养植主题教育活动
为了丰富孩子的养植方面的知识,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养植技能,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孩子们开展养植教育主题活动,在开展养植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捕捉儿童对动物的兴趣或争议点,深化主题探索活动。
例如,在开展中草药主题课程中,依据现有中草药盆栽,如艾草、薄荷、金银花等,学生在养护过程中,不仅能了解不同中草药的生活习性,还能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作用。根据他们兴趣,学生还能利用现有材料,制作艾草包、香包、紫草膏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动手实践的同时,也增长了相应的技能。
再比如,在低年段“鸡”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叫轩轩的孩子提出了“圆形鸡蛋宝宝怎么变成小鸡”的问题,引起了班上孩子们的强烈的兴趣,并根据已有知识进行了热烈讨论。为了让孩子有更直观的了解,我们买了一个家庭孵化器,让孩子们清楚观察鸡的成长过程。从将鸡蛋放入孵化器的第一天起,孩子们就开始了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他们设计了自己的记录表格,每天仔细观察和记录鸡蛋的变化。二十多天后,蛋壳终于变了:“看,一个鸡蛋裂了一条缝!”丹尼喊道。“我也看到了,我也看到了!”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说。突然,一个蛋壳裂了,一只鸡挣扎着从蛋壳中出来了,黄色的绒毛是湿的,虽小但很可爱,孩子们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欣喜若狂,因为他们亲眼见证了生命诞生的过程。如今,住在钢筋混凝土城堡里的孩子很少看到如此生动的场景,孩子们终于知道鸡是从哪里来的。但是,孩子们的好奇心,又促使他们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孩子们讨论热烈,议论纷纷……然后,整个校内掀起了一股观看小鸡出壳的热潮,在观看的过程中,一位一年级的孩子脱口而出“快看,又有一个小鸡破壳而出了!”这不仅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到惊喜,还激活了孩子的原始体验,激发了孩子的智慧,出乎意料地竟有一句妙语“破壳而出”!小鸡出生后,孩子们给小鸡取名为吉米、皇帝和其他最喜欢的名字。喂小鸡的时候,孩子们说了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谣:“一把米,撒在院,我给小鸡来开饭”……从观察小鸡的出生,到照顾喂养小鸡、处理粪便,以及记录小鸡每天的生长变化等过程中,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增强了,不仅如此,每天的朝夕相处,还培养了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锻炼了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很多动物护理知识。
3.借助养植实施随机教育活动
除了主题教育活动外,我们还积极捕捉养植活动中偶尔闪现的教育机会,随机、及时地开展教育活动。
曾经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的兔子一家,在一个周末被一只跑进小学的流浪狗咬死了。在班会课上,我郑重地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孩子们,孩子们听到这一消息都很震惊和悲伤,许多孩子还自主地谴责流浪狗的“罪行”。老师们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意外事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及时带领孩子们开展了“兔子家庭追思会”。看着之前大家喂养“兔子一家”的照片和视频,以及与兔子一家的快乐游戏照片,他们伤心地哭了。俗话说:爱是有体验的,而不是从理论上进行认识的,仅有知识传授而没有直接体验是不可能产生真爱的。
总之,种植和喂养活动对儿童良好品格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对植物的养护还是对动物的喂养,都可以让孩子从多个角度进行
探索和研究,从而了解更多的事物和现象,积累更丰富的实践经验,促进儿童良好素质的培养,也让学生更加明确和了解动物与人关系密切。未来,我们将把“保护地球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理念融入现代学生教育,从学生期开始树立生态和谐、万物共存、共同繁荣的科学观!
【参考文献】
[1]夏惠贤.论自然观察者智力及其课程开发[J].比较教育研究;2004,(1).
[2]张伟文.小学种植园地的“活管理”[J].少年儿童研究,2011,(24).
[3]周青钦.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