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及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29
/ 2

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及优化研究

戴东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梅城林场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当前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针对现有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建立了适合我国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理论分析框架和评价体系。然后,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项服务功能进行全面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营造林在优化水源涵养、改善土壤、调节气候以及促进生物多样性等几个方面表现突出。最后,基于评价结果,针对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优化探索,提出了适应性种植、综合改造和多元化经营等优化策略,对于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环保通道的修复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营造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评价; 生态系统保护; 生物多样性维护; 生态文明建设;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度逐渐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如何评价并优化营造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成为当前生态工作的关键。营造林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气候变化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营造林服务功能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构建一个适合我国的、合理有效的服务功能评价体系,以期在优化水源涵养、改善土壤、调节气候及促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

1.1 现有评价体系的问题分析

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在生态保护与环境改善中具有重要意义[1]。现有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现有评价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往往只注重某些服务功能评价,而忽视了其他重要功能的评估,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和不准确性。现有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实用性,难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营造林生态系统的评价需求。除此之外,部分评价指标难以量化,使得评价结果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再者,现有评价体系针对营造林各项服务功能之间相互关联性研究较少,未能揭示不同功能之间的协同效应及其对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造成了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现有评价体系在系统性、全面性、灵活性、客观性以及方法论方面均存在不足,亟待改进与完善,以更好地支撑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研究与实践。

1.2 建立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体系

为了准确评价营造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应该明确评价的目标,即包括但不限于优化水源涵养、改善土壤、调节气候以及促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服务功能。评价体系应当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包括理论分析框架、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其评价需要考虑多个维度和因素的综合影响。

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形成适合我国营造林的特点和需求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应当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状况[5]。评价体系应当灵活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既考虑到客观客观数据和统计分析的重要性,也能够融入专家经验和定性描述的主观因素,更全面地评价营造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在建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理论,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地域特点,形成适合我国实际的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体系。这样的评价体系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营造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现,为后续的优化探索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优化

2.1 基于评价的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优化探索

针对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结果,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优化探索。针对营造林在水源涵养方面表现突出的特点,可以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合理的植被覆盖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在改善土壤功能方面,可以应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促进土壤结构改善,提高土壤质量,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对于营造林在调节气候方面的优势,可以通过营造不同高低层次的植被结构,提高森林的吸收和蓄释二氧化碳能力,增强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另外,在促进生物多样性方面,可以加强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与繁育工作,重点保护当地特有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针对评价结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可采取适应性种植,选择更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森林的生态效益。在综合改造方面,可以结合生态景观规划,打造不同功能区,提供不同生态服务功能,实现多样化生态服务。

针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优化探索,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增加营造林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激励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些优化探索可以在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环保通道的修复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提升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2.2 提出优化策略及其在生态系统保护中的应用

针对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优化,提出以下策略:

(1)应采取适应性种植措施,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植被特点选择适宜的树种,提高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例如,在水源涵养方面,选择具有较强水源涵养能力的树种,如某些针叶树种,以增加营造林的水源涵养效果。

(2)实施综合改造,结合景观规划和生态修复,提高营造林的生态景观价值和功能多样性。通过引入湿地、水系、草地等自然要素,增强营造林的生态美感和生物多样性,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并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3)另外,推行多元化经营模式,将林地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通过开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活动,提升营造林的社会功能,增加居民收入,激发当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性。

这些优化策略的应用将对生态系统保护产生积极影响。适应性种植和综合改造能够提高营造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有助于保持水源净化能力、稳定气候和改善土壤质量,进而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而多元化经营则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减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压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结束语

本文针对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和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建立了适合我国营造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理论分析框架和评价体系,并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对服务功能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营造林在水源涵养、土壤改善、气候调节以及生物多样性促进等方面有显著效果。此外,我们还提出了适应性种植、综合改造和多元化经营等优化策略,以期提升营造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我国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也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高振何.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J].低碳世界,2021,11(06):214-215.

[2]陈平,陈鑫,杨凯,姚志鹏,刘允.日本陆地水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概述[J].环境污染与防治,2020,42(08):1060-1066.

[3]刘英,魏嘉莉,毕银丽,岳辉,何雪.神东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J].煤炭学报,2021,46(05):1599-1613.

[4]曹元帅,郑云峰,尹准生,何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研究[J].自然保护地,2021,1(04):9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