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中心小学
邮编:512700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下,小学数学教学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其中,“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的引入,是这一变革的亮点所在。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学生被鼓励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相互协作攻克学习难关,共享高效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基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的意义及其策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互助;学习模式
引言:在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友好的学习环境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索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分享学习体验和设计实践活动来增进彼此的学习效果,有效实现教学的同步与差异发展目标,使学生能够互补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知识特性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和高效。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的意义
第一,推动教学模式转变,更新教师工作观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意味着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转向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强调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差异、协调分歧。同时,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自己搜集信息、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1]。
第三,减少学生两极现象,促进班级共同发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能够得到更多关注,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可能被忽视,由此造成学生之间两极分化。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位成员的贡献都是小组成功的一部分,有助于缩小学生间的差距,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合作中取得进步,从而促进班级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的策略
(一)课前预习,打造常态互助机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常态化,引导学生互学优点,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法。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需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课程教学方案,强调互助环节的开展,促进学生之间积极互动,使学生能够持续积累经验,并将其经验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能力。
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设计一份详尽的预习指导材料,包括课程的核心概念、关键词汇及其定义,以及一些有关于方向与位置的基础问题。其材料可以通过学校的教学平台提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家中自行学习。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组成,以实现能力互补。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借助线上交流工具讨论预习内容,互相解答疑问,共同完成预习任务。其次,教师可以安排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关于方向与位置的小报告或制作一个简单的地图,展示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开展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将预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养成团队协作精神和相互帮助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良好氛围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科学分组,合理布置活动任务
在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需要确保小组内学生能力得到互补,激发出“1+1>2”的协同效应。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小组结构,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展示才华的平台,避免出现成绩极端分化现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来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首先,科学分组是关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和兴趣进行异质分组,每组4-5人,确保每个小组内既有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有需要帮助的学生,促进互帮互学。其次,合理布置活动任务至关重要。教师可以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任务,如基础任务、提高任务和挑战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比如,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小数乘法应用题,而基础较弱的学生则重点练习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同时,活动中应注重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与合作,采用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过程中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总结经验、调整学习策略。最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展示各组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设定课题,组织学生课后实践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自主互助学习时,学生可以借助集体智慧,共同应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在教学时,教师应当紧抓这一机遇,引导学生在更广的领域内探索数学规律,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认知层次,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进而使学生在数学世界中自由翱翔,实现自我提升。
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设定一个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课题,比如“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发现和理解方程的应用价值。在组织课后实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如购物找零、物品分配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自主探究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尝试列出相应的方程进行解答。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与交流,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名代表汇报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数学教学软件或在线协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视化的方程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并且在合作中学会倾听、沟通和批判性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3]。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独立自主和创新能力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打造常态互助机制,并且对学生科学分组,合理布置活动任务,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同时,教师可以设定有趣的课题,组织学生课后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深化知识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亚丽.自主互助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家长,2023,(02):73-75.
[2]李衡.自主互助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构建[J].华夏教师,2022,(17):82-84.
[3]周健.小学数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研究[J].求学,2021,(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