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防洪措施的实施与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29
/ 2

水利工程中防洪措施的实施与效果

李冰,米文泽

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陕西省铜川市,727031

摘要:本文全方位深入分析了在水利设施建设中防洪手段的执行方案及其成效。细致地研究了堤坝的常规保养与监测、水库的防洪操作策略,以及河道的疏浚和控制等核心防洪手段,并评价了削减洪峰、缩小受淹范围和减轻灾民及经济损失上的实际作用。分析发现,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洪手段对于增强水利设施的防洪功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增长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洪措施;堤防维护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然而洪水却常常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灾害和损失。根据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洪涝灾害约70次,受灾人口超过1亿人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防洪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水利工程作为抗洪的重要领域,承载着防洪技术的重要任务。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行为的持续干预,洪水灾害的发生频率和破坏力正在逐步上升,这对水利设施的抗洪能力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深入研究水利设施中防洪措施的执行方案及其成效,对于增强抗洪能力、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害显得尤为重要。

1水利工程防洪概述

水利工程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产物,其关键作用之一就是防洪减灾。这类工程通过巧妙的构筑和系统布局,力求降低洪水对经济、自然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这些建设不仅包括大坝、堤岸、河流等基础设施的搭建与维护,还融入了前沿科技和现代化管理思想,构建起全面的防洪网络。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现象不断增多,防洪工程的作用愈发显著。既是防范自然灾害的前沿阵地,也是维护经济稳定发展、确保民众生活安定的关键支柱。深化水利工程在防洪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增强我国的防洪能力、推动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水利工程防洪措施的实施

2.1 堤防的日常维护与巡查

作为防洪体系中的核心构件,堤坝的稳定性对防洪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堤坝进行常规的保养和巡检显得尤为关键。常规保养工作涉及大坝主体的加固、表面的修缮以及排水系统的清理等环节,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堤坝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有效性。周期性的巡检同样不容忽视,巡检人员需要运用视觉观察、听觉辨识、触觉感知以及步态检测等直观手段,并辅以铁锹、探针等工具,对堤坝进行全方位的精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诸如裂缝、渗透、涌流等潜在风险。尤其在雨季期间,巡检的频率和细致程度都需提高,以备不时之需,确保能够及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2.2 水库的防洪调度策略

作为控制洪水关键设施的水库,洪水调控策略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下游区域的防洪安全。水库的洪水调控手段涵盖了固定排泄调控、补偿调控以及预报调控等不同模式。固定排泄调控主要适用于防洪区域紧邻水库下游且区间流量波动较小的场合,通过维持一个恒定的排泄流量以稳定下游河道水位。补偿调控则侧重于考虑区间洪水规模及其传播时长,通过调整水库排泄量来抵消区间洪水对下游的影响。预报调控则依托于精确的洪水预测技术,通过预先释放库容以接纳即将到来的洪水,进而降低下游防洪负担。实施过程中,水库的洪水调控需要综合考量上下游防洪要求、水库安全以及经济效益等多重因素,以制定出适宜的调控计划。

2.3 河道的清淤与管理

河道是防洪工作的重要路径,是否畅通直接影响防洪成效的高低。维护河道通畅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进行河道的清淤和管理工作。河道的清淤作业通常采用机械或人力的方法移除河道中的沉积物质,目的是恢复流通功能。河道的管理还包括对河岸进行绿化、生态恢复等行动,旨在提升河道生态环境,增强自我净化功能。在对河道进行整治时,还应注重保留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防止过度开发和人为干扰对河道带来负面影响。

3水利工程防洪措施的效果评估

3.1 水峰值降低程度

洪水期间的最高流量,即水峰值,决定了洪水的潜在破坏程度。水利设施在防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水库的防洪调度手段,对于削减水峰值极为关键。借助水库的蓄水、减缓洪水流速以及调整洪峰到来的时间,能够在洪水暴发之前预留出空间,吸纳部分洪水,进而减少下游河道的水峰值。在评价防洪措施的效果时,可以通过分析采取措施前后的水峰值变化数据来进行量化。水峰值减少的幅度越大,反映出防洪措施的作用越突出。

3.2 淹没面积减少情况

洪涝灾害中,受影响的区域面积是一项关键性指标,决定了受灾的广度。水利设施在防洪减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对堤坝的常规检修与监控,以及对河道的疏浚和维护工作,这些都对降低受淹区域面积起到正面作用。通过增强堤坝的稳固性和拓宽河道等措施,可以提升河道的泄洪能力,减少洪水外溢的概率,进而缩小受淹区域。在评价防洪成效时,通过分析采取措施前后的受淹区域面积变化,来衡量受淹区域减少的程度。通常情况下,受淹区域面积缩减得越多,表明防洪措施的实施效果越佳。

3.3 受灾人口和经济损失的变化

洪水灾害对居民生活及财产造成的损害程度,是判定灾害影响深度的关键因素。采取水利设施进行防灾减灾,目的在于保护民众生命和资产的安危,降低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对比分析防灾措施执行前后的受灾人数和经济受损状况,有助于全方位掌握这些措施在减少灾害影响上的具体成效。受灾人数的减少和经济损失幅度的下降,越显著则表示防灾措施的作用越突出。在进行实际评价时,还应计入社会经济条件变化对受灾人数及经济损失所带来的影响,以保障评价结果的精确性与公正性。

结语:在水利建设领域,确保防洪措施的落实是维护国家经济稳步增长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保障。本研究深度剖析了水利设施防洪的实施细节及其成效,强调了堤坝日常保养与监督、水库防洪运行策略、河道疏浚与管理等核心环节在防洪事业中的关键作用。评价数据表明,这些举措在削减洪峰、缩小受淹区域、降低受灾居民数量和经济损失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参考文献:

[1]豆开菊.水利工程河道防洪现状及治理措施[J].河北农机, 2022(5):70-72.

[2]木卡旦斯•奴热合买提.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闸加固施工[J].水电水利, 2023, 7(6):127-129.

[3]郭亚鹏.关于水利工程防洪措施综合应用分析[J].河北水利, 2023(9):33-33.

作者简介:

李冰(1990.11),女,汉族,陕西富平人(籍贯),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当前职称),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具体专业)

米文泽(1993.03—),男,汉族,陕西榆林人(籍贯),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当前职称),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具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