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眉山 620031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全程营养管理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放疗期营养状况的影响作用。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3年7月-2024年7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92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为参照组与研讨组,每组各46例患者,在其围放疗期间分别行常规营养支持方案及全程营养管理方案,着重就两组患者围放疗期间营养状况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 经营养干预后研讨组患者的血白蛋白浓度、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3项血液标本值均高于参照组患者,而血小板计数则低于参照组患者,且研讨组患者的肌肉量、四肢骨骼肌指数以及体重指标值均高于参照组患者,P值<0.05,组间比较具统计学差异。结论 全程营养管理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放疗期营养状况的影响作用显著,血液标本值良好改善,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全程营养管理;消化道肿瘤;围放疗期;营养状况;影响
我国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病率较高,2022年新增癌症病例达到482万,因癌症而死亡的病例突破300万人次,消化道肿瘤在肿瘤疾病中占据重要位置[1-2]。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极高,可能是肿瘤疾病本身造成的,也有可能与治疗方式有关[3]。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放疗期间发生营养不良情况严重影响疗效,一方面体重减轻,肌肉量随之减少,另一方面增加放疗的不良反应,降低放疗期间患者的耐受性,加之医疗费用会增加,加重社会负担[4]。据统计恶性肿瘤患者中超过一半以上均出现营养不良反应,其中半数以上死亡直接原因是营养不良、恶液质状态[5]。全程营养管理指的是从营养学这一理论出发,运用全程监控及营养干预方式,实现营养水平的不断优化。基于此,本文围绕我院近1年时间内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分组实施常规营养支持、全程营养管理方案,着重就两组患者围放疗期间营养状况进行观察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3年7月-2024年7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92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为参照组与研讨组,每组各46例患者,在其围放疗期间分别行常规营养支持方案及全程营养管理方案。纳入标准:根据手术标本或活检病理检测结果已明确诊断为消化道肿瘤,确需进行放射治疗,生存期在半年以上。患者及其家属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出现消化道穿孔、出血等严重消化道器官受损症状的患者,具有心脏病史或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存在病历信息缺失情况的患者。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参照组:男、女患者各有26例、20例,年龄26-68岁,平均(51.13±12.19)岁。研讨组:男、女患者各有25例、21例,年龄25-69岁,平均(51.78±12.36)岁。根据两组患者基础性病历信息进行对比,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强。
1.2 方法
参照组46例患者实施常规营养支持方案,放疗前10天主治医师与护理人员分别对患者强调应当尽量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给予必要的健康宣教,让患者充分认识到营养补充的重要性,了解营养不良的产生原因、危害性以及应对方式,确保正常的体重。
研讨组46例患者实施全程营养管理方案,具体干预流程如下:
1.2 .1筛查评估
为每位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通过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PG-SGA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对于患者的营养状况、风险等进行筛查,并据此为患者制定营养干预方案,关注其病情变化,从而对营养干预方案适当调整。
1.2 .2营养指标
确保患者每天的总能量控制在每公斤20-40kcal,关注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为每公斤1.2-1.5g,1.0-1.3g、3.0-3.5g,通常情况下,非携瘤状态时上述三大营养素的占比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为15%、25-30%、50-55%;而携瘤状态患者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则呈现下降趋势,蛋白质与脂肪明显提高,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为15-30%、25-40%、30-50%。
1.2 .3营养治疗
为患者进行针对性膳食指导,同时在其日常营养支持基础上,为患者另外发放全程口服营养补充粉剂,每次发放半个月的食用量,并将具体冲调方式、饮食方式为患者详细说明,一般为每天补充营养粉18勺。
1.3 观察指标
1.3.1血液标本采集
对于两组患者放疗结束前1日(一般为8小时)予以禁食过夜,再为其采集空腹血液,在2小时内送入检验科,为其检测血白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4项血液指标。
1.3.2体成分指标的采集
为放疗结束后的两组患者进行体成分指标的采集,主要包括肌肉量、四肢骨骼肌指数以及体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将所有采集的指标数据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量资料经均数±标准差(±S)表示,检验以t值反映,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检验以t值反映,P值<0.05,明确组间比较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记录血液标本采集指标
经营养干预后研讨组患者的血白蛋白浓度、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3项血液标本值均高于参照组患者,而血小板计数则低于参照组患者,P值<0.05,组间比较具统计学差异。数据见下表1。
表1:记录血液标本采集指标[(±S)]
组别 | 例数 | 血白蛋白浓度(g/L) | 血小板计数(*109/L) | 前白蛋白(ng/L) | 血红蛋白(g/L) |
参照组 | 46 | 32.85±3.53 | 258.76±21.39 | 255.73±17.47 | 107.28±11.30 |
研讨组 | 46 | 39.87±4.93 | 233.21±20.93 | 293.54±24.72 | 121.37±12.83 |
t值 | - | 9.6576 | 8.2794 | 10.3738 | 7.4484 |
P值 | -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2.2记录体成分采集指标
经营养干预后,研讨组患者的肌肉量、四肢骨骼肌指数以及体重指标值均高于参照组患者,P值<0.05,组间比较具统计学差异。数据见下表2。
表2:记录体成分采集指标(±S)
组别 | 例数 | 肌肉量 | 四肢骨骼肌指数 | 体重 |
参照组 | 46 | 39.74±4.17 | 5.43±1.52 | 52.52±5.41 |
研讨组 | 46 | 37.18±3.11 | 6.06±1.79 | 57.10±7.24 |
t值 | - | 5.5829 | 2.3871 | 4.2905 |
P值 | - | 0.0000 | 0.0191 | 0.0000 |
3、讨论
临床应用抗肿瘤治疗期间,多数消化道肿瘤患者均会出现肌肉量减少、体重下降等情况,因此及时、尽早的营养干预措施极为必要。有关资料证实,肿瘤患者营养支持一般依据五阶梯模式开展工作,如营养教育为第一阶梯,依次往上可分为口服营养、全肠内营养、部分肠外营养、全肠外营养等5个阶梯[6]。本文应用全程营养管理办法,从筛查评估、营养指标的设立以及营养治疗3个方面进行干预,在患者围放疗期内全程使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保障患者的营养需求,相比常规营养支持,更能体现科学性、全面性、综合性[7]。
研究结果可证实,经营养干预后研讨组患者的血白蛋白浓度、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3项血液标本值均高于参照组患者,而血小板计数则低于参照组患者,且研讨组患者的肌肉量、四肢骨骼肌指数以及体重指标值均高于参照组患者,P值<0.05,组间比较具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全程营养管理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放疗期营养状况的影响作用显著,血液标本值良好改善,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向前,袁小鹏,朱琪伟,等. 全程营养管理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放疗期营养状况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学,2023,30(5):831-835.
[2] 郭宇,张玄,章芳丽,等. 全程营养管理改善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疗效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24,26(4):539-540.
[3] 梁岚青,刘芳,曲宝林. 缓和医疗理念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J].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3,10(2):183-187.
[4] 赵静,李金花,吴昊,等. 全程营养管理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21,13(3):226-231.
[5] 沈平群,叶英俊,谢淑萍,等. 1例食管、下咽、肺同时性三原发癌患者放化疗期的全程营养管理[J].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9):1606-1608.
[6] 田宝文,张佳田,张国艳,等. 基于人体成分分析营养干预在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5):25-27.
[7] 杨莹,范琳琳,陈芳,等. 医-社-家全程营养管理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日间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7):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