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切尔·佩里《迷失在我的生活中》系列作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19
/ 2

雷切尔·佩里《迷失在我的生活中》系列作品分析

王怡人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30009

摘要美国艺术家雷切尔·佩里·韦尔蒂创作了名为《迷失在我的生活中》的系列作品,使用数千件被丢弃的物品来组织这些作品,在收集的物品之间呈现出一种统一的形式,让观众迷失在混乱之中。本文结合符号学,从多角度对该作品进行分析,通过本身形式和概念来挖掘艺术家蕴含的思想与内涵,同时也是对消费主义的视觉经验的深层自我意识的揭示和表现。

关键词消费主义;符号学;现代艺术

《迷失在我的生活中》是美国概念艺术家雷切尔·佩里自2009年开始创作的一系列概念艺术作品。在该系列中,作者使用了成千上万的一次性物品,并利用这些普通物品创作出具有质感、复杂性和意义的艺术品。将这些非传统的艺术材料编译成雕塑是一种仪式,看起来既势不可挡又令人着迷。

一、作者简介

 雷切尔·佩里 (Rachel Perry Welty)来自波士顿,196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她的艺术创作包含绘画的创作以及装饰艺术的创作。通过全天创作艺术,并使用收据、面包标签、铝箔和电话留言等日常用品作为媒介,韦尔蒂找到了一种在繁忙的家庭日程中创作艺术的方法。最让韦尔蒂着迷的是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细节将自己描述为一位妻子和母亲,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她的工作室就在她的家里,许多展出的作品都源于她在屋子里闲逛时引起注意的物品和活动超市水果和蔬菜上的麻花领带和贴纸废弃的家居用品以及网络流行元素。作为概念艺术家,信息对她来说比她的媒介更重要,使用摄影、绘画、视频、社交媒体、装置、拼贴、雕塑或任何最适合她想要传达的想法的方法。

创作背景

消费主义的兴起使得市场需求成为现代艺术的主导方向,大量的时尚、设计与文化影像涌进了消费商品、闲暇与消费场所及城市建筑之中。现代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包括数媒、摄影、雕塑、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同时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尝试跨界合作,创造出更为丰富、前卫的艺术作品。现代艺术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艺术场馆,艺术家们开始将艺术带入社会,通过公共艺术和社区艺术等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和交流。雷切尔·佩里便遵循这一新传统,在生活中发现、思考美,创作了一系列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

作品分析

(一)创作理念

在日常生活中迷失自我是什么感受?雷切尔·佩里用作品呈现了消失在消费文化中的现代人群。“迷失在我的生活”,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无休止的购物、烹饪和打扫卫生构成了我的生活。她认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太注意每天使用的物品,比如将面包上的保鲜膜和西兰花或我们从饮水机中拉出的小纸杯扭在一起。佩里的作品既是个人的,也是普遍的,描绘了她自己的生活,也揭示了大众生活模式。这种既幽默又具有视觉吸引力,表现当今世界消费文化的普遍存在以及失控了的消费主义。同时,作品构成了诗意化的现代生活语言,艺术家希望通过它们的组合和重复来提醒人们那些被其遗忘的消费记录。可能正是因为很生活,是对于生活的一种宣泄,才是大众所想看到的。

(二)艺术形式

在创作手法上,该系列作品与波普艺术有异曲同工一妙,都是对生活物品进行裁剪拼贴组构成混合,或将各类标识日常标识进行重新组合创作。通过对流行文化、商业元素的挪用、模仿、复制、拼贴、重叠,利用不同材质、色彩、形式构成画面。在《迷失在我的世界》系列作品中,佩里将大量日常生活中被忽视或被丢弃的物品分类分层,包括面包标签、价格标签、铝箔、扭领带、纸板箱、泡沫塑料等,经过思考与二次创作重组成迷彩般的背景。与传统现代艺术不同的是,雷切尔·佩里并将自己也完全伪装成背景的一部分,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纹理景观,因此她的作品也属于概念行为艺术。比如在作品《价格标签》中,采用了鲜亮色彩的标签,铺满整个画面与物体,将自己隐藏其中与作品融为一体。

在视觉语言上,佩里用生动的图像和真人大小的肖像强调她对“消费者习惯”的观察,这些肖像可以看作是部分装置。她为照片添加了波普艺术风格,立即创造出精彩的视觉编排和对消费主义及其对人类购买和丢弃需求的压抑的话题和滑稽的眨眼。文字、广告及雕塑混杂在一起,与现代主义风格相比,这种象征主义的引入,产生了享乐主义的消费文化景观。超常的装潢装饰、繁多杂乱的颜色、过量的意指符码为观众提供了刺激的视觉感官。“重复”的表达形式,以其单纯的元素、平面的空间和整齐的结构引起了众多当代艺术家的兴趣。艺术家在表现形式上将形象尽量做简化处理甚至彻底概念化,使图像本身产生一种简洁、明确、干脆的力量,这一艺术特点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有着非常直观的体现。

尽管标题为“迷失生活”,但雷切尔·佩里的镜头一点也不阴郁。恰恰相反:在这个项目中,雷切尔使用了很多非常明亮的物体。但在某些情况下,她采取了另一种方式,例如,在《包装书》中,她将照片中的所有东西都包裹起来,包括一本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书,用箔纸完全覆盖了框架中的人。画面中虽没有特别抢眼的色彩,但是大面积的金属质感给人营造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三)符号学在作品中的表达

在如今的消费社会和现代传媒的运作下,艺术有了多重的文化内涵、联想和意义,其符号价值与精神属性更是备受关注,人们的消费重心逐渐超越与背离物品的实用功能消费,转向符号消费乃至达到一种极致。

《迷失在我的生活中》系列作品的显著特点是取材的大众消费与流行文化元素往往具有典型性及象征性特征,物品本身就是一种流行符号,对其进行再创作则进一步放大了其符号性。纸张、票据、标签等是最广泛、常见的母题,成为消费时代的象征与见证。符号化地处理各种商业文化符号,并用巨大的尺寸和无限的复制方式,形成简单、直接而强有力的平面视觉图式与符号,夸大并转化了商品的性质,作为商品的符号,在艺术中落入模糊、暧昧、虚幻和荒谬的意味。比如在《盒子》中,佩里拍了自己身穿彩色补丁蓝色牛仔裤,被五颜六色的食品包装、水果和蔬菜贴纸以及领带遮挡的照片。这些照片将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疯狂活动变成了一种体验后现代的崇高。作品中的她不露出脸的伪装于设定的空间中,身体仿佛被这些东西淹没,与空间融为一体形成摄影自画像,强调个人身份和消费者习惯的匿名性之间的平衡关系。这些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丢失了,而我们却在成千上万的这样的东西中迷失了。雷切尔·佩里用它们创作的不仅仅是照片,更是一个多层艺术装置,具有隐藏的含义和许多乍看之下无法看到的细节。

四、结语

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我们对佩里作品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感受到她对平凡生活的无限热爱,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反思。雷切尔·佩里的作品改变了我们看待生活中这些平庸事物的方式。当代社会,人们生活在一个形象和符号不断复制的世界,传统美学的审美尺度消失,并形成新的审美体验。艺术作品并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事实,更是通过符号化的语言来传递情感。

参考文献

[1]郑晓君.大众文化视域下当代艺术的符号化表达与传播——以新波普艺术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04):121-132.

[2]赵邑宁.从符号学解读当代艺术[J].艺术评鉴,2022(18):173-176.

[3]韩丰培.设计符号学视角下的像素艺术探究[J].大众文艺,2023(06):16-18.

作者简介:王怡人(1998—),女,汉族,浙江台州人,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