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225198711024337
摘要:文章深入探讨了风景园林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多方面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同时,详细解析了其影响的内在机制,包括环境改善、身心健康促进以及社交互动增强等方面。旨在为优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风景园林;居民生活质量;影响机制
引言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风景园林在居民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风景园林不仅为城市增添了自然之美,更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理解风景园林与居民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对于创建更宜居、更健康、更和谐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风景园林的内涵与功能
(一)风景园林的定义与范畴
风景园林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规划、设计、管理和保护。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和艺术的方法,创造和谐、美丽和可持续的环境。风景园林的范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景观保护与修复:涉及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湿地、山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包括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屋顶花园等城市绿色空间的规划和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涵盖河流、湖泊、海岸线等水域及其周边区域的景观设计和管理。居住区景观设计:涉及住宅小区、别墅庭院等居住环境的景观规划和设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古园林、历史遗址、传统村落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旅游景观规划:涉及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等旅游目的地的景观规划和设计。
(二)主要功能
风景园林在现代城市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主要功能包括:生态调节:通过植被、水体等自然要素的合理配置,调节微气候,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平衡。美学欣赏:通过景观设计创造美丽的视觉效果,提升城市和自然环境的美学价值,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的需求。休闲娱乐:提供丰富的户外活动空间和设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运动等需求,提高生活质量。文化传承:通过景观设计表达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社会交往: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经济效益:通过提升城市形象和环境品质,吸引投资和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二、风景园林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生理健康方面
改善空气质量,风景园林中的植物通过自身的生理机制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并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从而提升空气质量,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例如,城市中的森林公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减少PM2.5、PM10等细颗粒物的浓度,还能够通过植物的吸附作用去除空气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调节微气候,绿地和水体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和水分蒸发调节温度和湿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为居民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炎热的夏季,靠近公园或水体的区域通常温度较低,湿度适宜,有助于降低中暑风险,改善居民的生理舒适度。此外,绿地和水体还可以通过调节风速和风向,改善局部气候条件,提高环境质量。
(二)心理健康方面
减轻压力和焦虑,优美的自然景观能够让人放松身心,缓解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和焦虑。研究表明,在自然环境中散步可以显著降低人的焦虑水平,并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注意力和恢复精力,接触自然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使人在疲劳后更快地恢复精力。自然环境中的色彩、声音和气味等感官刺激能够促进大脑的放松和恢复,提高认知功能,增强记忆力和创造力。
(三)社会方面
促进社交互动,风景园林为居民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场所,增进了邻里关系和社区凝聚力。公园中的广场、休闲区域和步道常常成为人们聚集、交流和参与社区活动的地方,促进了社会交往和互动,减少了社会隔离现象。增强社区归属感,优美的景观环境能够让居民对所在社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加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归属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提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进而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风景园林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机制
(一)环境改善机制
生态系统服务,风景园林中的植被和水体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资源,它们共同提供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生态服务,从而直接且显著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首先,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这对于净化空气、提升空气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城市中,成片的树林能够有效吸附空气中的灰尘、花粉以及各种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减少空气污染对居民呼吸道和肺部的损害,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同时,水体在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调节局部气候,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干燥的环境状况。此外,水体还具有水源涵养的功能,能够储存和过滤雨水,补充地下水资源,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稳定供应。在一些地区,风景园林中的湿地生态系统更是发挥着强大的水质净化作用,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生物降解和转化,提升水的质量。
(二)身心健康促进机制
生理应激反应调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导致身体处于持续的应激状态。而接触自然环境却能够有效地降低人体的生理应激反应,如心率、血压等,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平衡。当人们置身于风景园林之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自然的美景,身心会逐渐放松下来。研究表明,在公园、森林等自然环境中散步或休息,能够使人体的心率减缓、血压降低,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这种生理应激反应的调节与自然环境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密切相关。自然中的绿色植物、清新的空气以及宁静的氛围能够刺激人体分泌出更多的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使人感到愉悦和放松。同时,自然环境中的声音,如鸟鸣、风声、水流声等,也具有舒缓和镇静的效果,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城市噪音带来的干扰和压力。心理恢复理论,长期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往往会导致人们产生心理疲劳,而自然环境具有独特的魔力,能够帮助人们从这种疲劳状态中迅速恢复,提高心理韧性。
(三)社交互动增强机制
公共空间的提供,风景园林中的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相遇和交流的机会,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社交网络的形成。这些公共空间,如公园的广场、花园的小径、湖边的休憩区等,成为了人们聚集的场所。在这里,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背景的居民可以不期而遇。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玩耍,成年人在长椅上聊天交流,老年人在树荫下锻炼身体,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社会画面。这种相遇和交流不仅仅是简单的寒暄,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互动。人们可以分享彼此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喜怒哀乐,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通过这种方式,原本陌生的邻居可能会成为朋友,孤立的个体能够融入社区的大家庭,从而形成紧密的社交网络。
结论
风景园林对居民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其通过多种机制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风景园林与居民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以指导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冀潜, 田颢. 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权数确定探究[J].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1, (10): 68-72.
[2]李艳红. 生态策略在市政环境卫生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21, (22):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