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12
/ 2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

王智娟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的探讨。首先,分析了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挑战,包括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等。其次,从翻转课堂、项目驱动、混合式学习等角度提出了创新教学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阐述。最后,总结了创新教学方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成效,为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借鉴。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教学方法;翻转课堂;项目驱动;混合式学习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支撑。高校作为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计算机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未来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却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等,迫切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挑战

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脱节,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方面。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制约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认为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不太乐观,或者学习难度太大,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独立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弱。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认知存在偏差,对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了解不足;另一方面,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高校计算机教学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脱节问题。现有的计算机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许多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时,发现自己在编程、系统分析、项目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足,需要企业进行大量针对性的培训,才能适应工作需求。这种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发展,也降低了企业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认可度。

教学方法单一也制约了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难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的机会,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因此,高校计算机教学迫切需要从根本上破解上述难题,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

为了破解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诸多挑战,众多高校正在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翻转课堂、项目驱动和混合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备受关注,并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自主学习理论知识,而在课堂上则集中时间进行互动交流、问题讨论和实践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实践创新能力。例如,清华大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采用了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课前习题来掌握基础知识,而在课堂上则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完成实践操作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

(二)项目驱动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另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它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等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锻炼动手能力。例如,浙江大学在开设"软件工程"课程时,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从需求分析到项目测试,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学习、思考和创新,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是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它融合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习更加个性化、灵活化。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既可以通过观看在线视频、参与在线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也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探讨。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采用了混合式学习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项目驱动和混合式学习等创新教学方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培养高素质计算机人才提供了有益借鉴。

四、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上述创新教学方法,我们以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对其教学实践进行分析。该课程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讲授以及程序设计实践训练两个部分。

在教学设计上,该课程采用了翻转课堂和项目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前部分,学生需要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完成在线测验,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语法规则等理论知识。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适时调整课堂内容和进度。

在课堂教学中,则集中时间进行互动讨论和实践训练。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问题,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程序设计的核心要素。同时,学生还需要分组完成一个程序设计项目,从需求分析、程序设计、代码实现到最终测试,全程参与并实践应用所学知识。教师会在项目中适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课后部分,学生需要继续完成老师布置的编程作业,并与同学进行线上交流讨论。教师会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在下一个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辅导。

实践证明,这种结合翻转课堂和项目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不仅掌握了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而且在实际项目中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具体实施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教师教学设计和过程管控需要更多投入等。但只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相信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教学成果。

五、结论

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高校计算机教育应该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对高素质计算机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推动我国信息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金哲,刘鑫.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4,(35):130.

[2].王菲菲.创新教育在高校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的探讨[J].河南科技,2014,(04):273.

[3].李琳,张继新.高校计算机类实践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