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数据共享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12
/ 2

工程测量数据共享机制研究

边瑶含 涂芳丽王旗

中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工程测量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分析当前工程测量数据共享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可行的共享机制。研究以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为例,通过对其工程测量数据共享实践的调研,结合GPS定位测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测绘技术,提出了基于网络化和标准化的数据共享方案。该方案旨在提高数据共享效率,降低数据获取成本,为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工程测量;数据共享;机制

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规划设计、施工等提供关键的地形图测绘数据。随着工程项目的增多和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测量数据的共享需求日益迫切。然而,当前的数据共享机制存在层次低、数据汇交不及时、共享范围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测绘生产的实际需求。因此,研究工程测量数据共享机制,对于提高测绘工作效率、促进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测量数据共享现状分析

1.1工程测量数据现状

工程测量数据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的基石,其种类繁多、复杂度高,涵盖了从规划初期的地形地貌勘测到施工阶段的精确放样,再到运营维护期的建筑变形监测等全生命周期信息。其中,规划测量数据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基础底图,建筑变形测量数据则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而市政工程测量数据则保障了道路、桥梁、管道等基础设施的精准建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作为行业内的领军机构,其承担的工程测量任务量巨大且多样,每年需处理的海量数据不仅反映了城市发展的脉动,也凸显了数据共享在提升工作效率、促进资源共享方面的重要性[1]

1.2数据共享现状

在工程测量领域,数据共享虽已初步建立体系,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当前,主要的共享方式依赖于传统的数据汇交和借阅机制。数据汇交过程中,各部门或项目团队在完成测量任务后,需将数据汇总至指定机构,这一流程往往耗时较长,且易因审批流程繁琐而导致数据更新滞后,影响数据的时效性和应用价值。同时,借阅机制虽然为需求方提供了一定的数据获取途径,但受限于借阅条件、时间等因素,难以满足快速响应和广泛共享的需求。更为严峻的是,不同部门、不同项目之间采用的数据处理系统和格式标准千差万别,形成了“数据孤岛”现象。这种数据格式的不统一,不仅增加了数据转换和整合的工作量,还可能导致数据在转换过程中失真,降低了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2.工程测量数据共享存在的问题

2.1数据格式不统一

在工程测量数据共享的过程中,一个显著且长期存在的问题是数据格式的不统一。由于各个部门或项目团队往往基于自身的工作习惯和业务需求,选择不同的测绘软件和数据处理系统,这直接导致了生成的数据文件在格式、结构和编码方式上的显著差异。例如,有的项目可能采用AutoCAD的DWG格式进行图纸绘制,而另一个项目则可能使用MicroStation的DGN格式;在数据记录方面,有的系统可能以文本文件(如CSV)存储坐标点信息,而有的则采用专用的二进制格式。这种数据格式的不统一,不仅增加了数据共享时的技术难度,还迫使接收方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杂的数据格式转换工作。

2.2数据汇交不及时

在工程测量数据共享体系中,数据汇交的及时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数据汇交流程往往涉及多个环节和部门,从数据采集、整理到审核、提交,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当审批流程复杂或审批人员繁忙时,数据汇交的周期会被进一步拉长。这种延迟不仅导致了数据的时效性降低,还可能使得项目团队在急需数据时无法及时获取,从而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度和决策的准确性。此外,数据汇交不及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由于数据更新滞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工作可能基于过时的数据,导致结果偏差;同时,长时间的等待也可能挫伤数据提供者的积极性,降低数据共享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2.3数据共享范围有限

在当前的工程测量数据共享实践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共享范围过于局限。尽管部分部门和项目之间已经建立了数据共享渠道,但这些渠道大多仅限于内部使用或特定合作伙伴之间,缺乏跨部门、跨项目的广泛联通。这种封闭式的共享模式,不仅限制了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也阻碍了不同领域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融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程项目复杂度的提升,对于多维度、多源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应用需求日益迫切。然而,由于数据共享范围有限,许多有价值的数据资源被孤立在特定部门或项目中,难以发挥其在更大范围内的协同效应。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数据资源,也制约了工程测量行业整体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拓宽数据共享范围,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数据的跨部门、跨项目流通,是当前工程测量数据共享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工程测量数据共享机制设计

3.1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

为了克服当前工程测量数据共享中因格式不统一带来的障碍,亟需建立一套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这一体系应涵盖数据格式、编码规则、元数据规范等多个方面,确保不同部门、不同项目间生成的数据在结构、内容和质量上都能达到一致性和可比性。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可以消除“数据孤岛”现象,使得不同来源的数据能够无缝对接和整合,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便利。同时,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也是实现数据高效共享的关键。这包括定义清晰的数据交换协议、接口规范和数据传输方式,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能够保持完整性、安全性和一致性。通过建立这样的标准体系,可以大大简化数据共享的流程,降低数据转换和整合的成本,提高数据共享的效率和质量。

3.2推广网络化数据共享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推广网络化数据共享平台成为提升工程测量数据共享效率的重要途径。该平台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集数据上传、下载、查询、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实时上传自己的测量数据,并与全球范围内的用户共享。同时,平台还应提供强大的搜索和筛选功能,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到所需的数据资源。此外,网络化数据共享平台还可以与各类测绘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实现无缝对接,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转换和处理,降低用户的技术门槛和操作难度。这种高度集成和智能化的平台设计,将极大地促进工程测量数据的广泛共享和深度应用,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3.3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在构建工程测量数据共享机制时,数据安全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鉴于工程测量数据往往涉及敏感信息和关键数据,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及个人隐私。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具体而言,应引入先进的加密技术,对传输和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或在存储介质上被非法读取。同时,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机制,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进行精细化的数据访问控制,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敏感数据。此外,还应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演练,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恢复,保障数据的可用性。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的风险,为工程测量数据的共享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2]

4.结论

本文通过对工程测量数据共享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网络化和标准化的数据共享机制。该机制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推广网络化数据共享平台、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等措施,旨在提高数据共享效率、降低数据获取成本、促进工程建设。未来,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工程测量数据共享机制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林凯.《工程测量技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J].山西青年,2017,(02):200.

[2]马利,陶迎春,张保钢,等.工程测量数据共享机制研究[J].北京测绘,2011,(01):36-38+45.DOI:10.19580/j.cnki.1007-3000.2011.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