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位:天津警备区河东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 300182
2 单位:吉首大学416000
提到哲学,我还是比较惶恐的,因为它毕竟不比古文诗词那么清新惬意。我是在中学时代接触到哲学,并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也产生了兴趣。起初,我系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后来学习中国历史,进而了解中国思想史,再后来接触到西方哲学史。在哲学的海洋里,我是一条淡水鱼。一个“存在”这个概念已经让我很烧脑了,到“本体真存”我已经彻底崩溃了。哲学著作给我的唯一感受就是它极其晦涩难懂,因为它是纯逻辑游戏。列宁说他读黑格尔的书是治疗失眠最好的药。
哲学这个单词是希腊文中“爱”和“智慧”两个词拼合而成的。到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时,才把它翻译成中文——哲学。所以哲学就是爱智。我们今天仅探讨狭义哲学,以下简称“哲学”。
我现在并不能讲清哲学的概念,只能把它看作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围绕“问题”所做的永恒探索,把哲学看作哲学史,把哲学史看作问题史。哲学存在于所有的运思道路上,所以我说它是纯逻辑游戏、纯逻辑产物,所以学哲学必须要学哲学史,其他学科则不需要。
哲学的起点是把所看到的世间万物都当作虚假的幻想,眼见绝不为实,所以哲学是纯粹的务虚之学,也就是说真正的哲学家只关心认识世界的问题。但是中国人却是“眼见为实”。就是这个最基本的观念,彻底关闭了我们哲学的大门。如果学哲学是为了追求实用,那么我们永远也无法认识到真正的哲学。我们只有超越和动物一样的直观思维,才有可能展开在哲学层面的探讨。哲学在西方是自然科学的范畴,而我们把它划到人文社科范畴,这个潜在逻辑是我们要用哲学来解决现实问题和改造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哲学时,暂且忘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东方思想史。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够给各位找到一些哲学感,为大家以后自己推开哲学这扇大门建立一个兴趣的起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叫东方思想史,因为我们一直只停留在哲学最低层面,也就是唯物和辩证,这是它和狭义哲学仅有的一点联系。中国唯一的哲学家是老子,因为他有道论、德论,也就是既有宇宙观也有社会观。而孔子只有社会观,没有宇宙观。孔儒学说是经过后世学者发展,直到“宋明理学”时期才完成了从血缘,泛血缘到逆血缘的宇宙观建设,因此孔子只能算半个哲学家。所谓“中国哲学”这个概念是20世纪初在国外留学归国的胡适、冯友兰等人按照西方的概念方法、体系框架梳理中国的文献典籍所建立起来的学科体系。包括后来的张岱年,他们对于“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用西方哲学的模式梳理我们的文献典籍,这还是“中国哲学史”吗?中国历来是文史哲不分家,如果破坏它的整体性,那么就将失去其神韵。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在北纬30°上下各大文明独立发展,分别产生了自己原创思想的这个时期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它包含时间轴心和地理轴心两层含义。比如古希腊哲学,印度的佛教,中国的先秦等等(这里我简要归纳“轴心时代”产生的三大原因:第一,社会转型问题丛生;第二,生存难度提高;第三,相对宽松的社会文化氛围。)。今天我们仅探讨古希腊哲学,因为它是哲学的原点。古希腊人有两大特点:第一点,他们更关心普遍性的东西而并不在意具体的对与错,这就意味着他们朝着追求普遍的、必然的科学知识方向发展;第二点,他们总是试图给事物的“存在”找到合理的原因,他们认为存在的事物只是现象,所以就不断追问存在背后的那个东西,它才是真正的“存在”,这就包含着假设和证明,这叫本体真存。由此产生的深层追问和精密逻辑是哲学延展分化出科学的先决条件。
那么,为什么在600多种远古文明中,只有古希腊产生了狭义哲学。
我试图从文字符号上寻找答案。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思想才得以展现和推导。由此缔造了人类明确的思想结构。当然,影响人类思维方式形成的因素并不是只有文字,但文字却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拼音文字最早发生在3000年前地中海紧东侧一个叫腓尼基的种族。腓尼基人在环地中海地区周边经商,已经占据当时远洋贸易的50%以上。
环地中海地区的东面和北面都可以算是古希腊,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原始开放地貌。各种族、部族之间来往密切,或经商、或战乱,民族扰攘、文化交流不断。假如一个人来到另一个部族,对他们的语言和象形文字符号都不懂,那么他只能把对方说话的发音用符号标注下来。长此以往,最终大家在交流中只使用这个音标符号体系,而把各自原来使用的象形文字符号丢弃,这就是拼音文字的来源。它其实是在交流条件充分,而又各自孤立,且具有自己的语言和象形文字的半隔离、半开放地貌的矛盾状态下方才得以形成。所以在中国不可能产生拼音文字,因为我们没有这种隔绝状态下的交流障碍。
人类的思想由三大部分构成,最基础的要素是概念,其次是命题,命题是谓语系词后面的表语,是用来给前面的主语词项进行定义的,它是一种语
法逻辑结构,最后是命题的复核与推导。
拼音文字一旦发生,文字符号便失去概念,比如一个拼音文字“sun”,这个字在甲骨文中是⊙,⊙是旦,代表太阳刚刚露出地面(复旦大学校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其实是马相伯想恢复震旦公学的意思,后来人在《尚书》中找了这一句加以掩盖)。我们一看这个符号就知道它是“太阳”,非常具象化,这是拼音文字做不到的。“sun”这个词本身没有概念,它的概念来自于谓语系词后面的表语,比如古人讲“sun”是太阳神的居所,现代人讲“sun”是氢核聚变的天体。
拼音文字必须在命题的抽象逻辑推导中才能建立各个词项的概念,这就导致数千年来,古希腊人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儿,甚至每想一个概念和问题都得在强逻辑的规定下运行自己的思想和思维。由此形成一种纯思维逻辑结构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及其思维方式缔造了纯逻辑游戏——哲学。所以哲学叫爱智,而不叫实践,我们现在大学里无论学习哪一门哲学,都必须学习逻辑学。这个纯智慧的逻辑模型建构体系叫哲学,它的后演分化形态叫科学,因此说哲学乃科学之母,科学思维完全是哲学思维延展分化的产物,因此西方思维方式所缔造的西方文化内涵叫哲科文化体系,它跟中国的技艺文化体系完全不同,由此造成西方思维方式和东方思维方式的严重分化和隔离。
古希腊哲学家把讨论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存在,因为存在是万物最基本的属性,是一种不确定状态和追问状态。他们认为看见的世界总是流变的,所以不能称之为“存在”,而只是“现象”。只有不变的、永恒的东西才是“存在”,也可以说是“本质”,因此他们不断追问眼睛看见的世界背后的,主导着流变的,而自身又不变的那个内核,这是西方哲学的“存在”。这说明“存在”和“是”是追问,追问的是“是什么”。这和中国人认为的眼见为实是“存在”完全不同,从甲骨文上看,我们的“存在”是“男女交合,繁衍后代,子子孙孙,万事不绝”,这表明“存在”是确认状态。
我举个例子,“存在”这个词在英语中是“Be+ing”,“Be”是“是”的非时态中轴词,也就是“am,is,are,was,were”这五个单词,把“Be”变成进行时态,就是“存在”,所以中国人最初翻译西方哲学“存在”这个概念的时候非常困难,即使我们今天把它翻译为“存在”似乎都不够准确,我们把“存在论”有时候叫“是论”,有时候叫”存在论”,有时候叫”本体论”,因为万物都在“是”的后面。如此抽象的表述方式确是我们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很难理解的,它也表达着东西方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的巨大差异,在这个强迫系统上一切概念、一切思维、万物之存在,都必须在一个逻辑抽象链桥的推导上才能够建立。这个把逻辑形式抽取出来,形成对万物注解的结构叫哲科思维模型,东西方文化内涵的分野由此发生,而逐步隔膜化。我反复解释“存在”这个概念,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存在”是最基础的哲学概念,理解“存在”是学习西方哲学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