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弘诚司法鉴定中心 云南省 大理市 67100
摘要:血液乙醇含量的准确检测在法医学实践中至关重要,其结果直接影响到案件定性量刑。本文基于法医毒物检验实践,从采样和保存环节、检测人员的专业程度、检测技术和设备、个体差异和尸体检测四个维度分析了血液乙醇含量检测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旨在通过严格而全面的质量控制,确保血液乙醇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血液乙醇含量;法医毒物;检测误差;质量控制
引言:酒精是最为常见的精神类物质之一,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准确测定血液酒精浓度对于认定酒后驾驶行为至关重要。血液乙醇含量检测是法医毒物检验的常规项目,其结果作为定罪量刑的关键依据,备受司法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然而,血液乙醇检测的全过程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产生检测误差,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系统分析血液乙醇检测中的误差来源,制定有针对性地控制措施,对于提高检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采样和保存环节
血液乙醇含量检测的采样和保存环节是影响检测准确性的关键。采样过程中的污染、采样部位选择不当以及样本保存条件控制不善等,都可能引入检测误差。例如,使用含乙醇残留的容器、皮肤消毒剂污染、静脉注射或胃部邻近部位干扰等,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同时,样本采集后,乙醇挥发、微生物污染等因素也可导致检测结果偏离真实值。因此,为确保血液乙醇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采样和保存环节必须严格把控。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选择适当的采样容器,如专用的真空采血管或带有防腐剂的容器,避免使用可能引入污染的器皿。采样部位的选择也需谨慎,应尽量避开静脉注射区域和胃部邻近部位,以减少外源性乙醇的干扰。同时,血液样本采集后应快速送检。若不能及时检测,应严格控制保存条件,将样本置于低温环境(如4℃以下)中,以抑制乙醇的挥发和代谢。采样过程应由专业人员操作,并详细记录采样时间、部位、方式以及样本状态等信息,以备后续复核。最后,样本的运送也需规范,应使用适当的保温箱和防震包装,并在规定时间内送达检测实验室。
2.检测人员的专业程度
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规范性是影响血液乙醇含量检测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检测人员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或操作不够规范严谨,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因此,必须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监管。应定期组织检测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内容涵盖血液乙醇检测的原理、方法、流程以及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规范意识。同时,成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制定检测规程、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并对检测过程进行全程监管。通过现场督导、抽样复核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检测中的问题,不断优化和改进检测流程。还要定期考核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操作规范性,对于不合格者进行强制培训或调离岗位。对于检测结果出现重大失误或违规操作者,要严肃追责并公开通报,以警示和教育其他人员。最后,营造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检测文化氛围。鼓励检测人员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营造一丝不苟、一丝不差的工作作风。只有全面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才能从人员源头保障血液乙醇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检测技术和设备
血液乙醇含量检测技术和设备的缺陷和不足,也是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例如,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不高,容易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仪器设备老旧,精度和稳定性差,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此,鉴定中心应积极引进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目前,气相色谱法、酶法、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法等多种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血液乙醇含量检测领域。应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检测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校准和性能检测,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于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的设备,应及时维修或更换,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检测结果的偏差。再者,制定标准操作规程(SOP),明确各个步骤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最后,应重视检测方法和技术的创新和改进。鼓励检测人员开展方法学研究,优化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不断优化检测技术和设备,提高血液乙醇含量检测的准确性、灵敏度和效率。
4.个体差异和尸体检测
在血液乙醇含量检测结果的分析和应用中,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现场环境因素的影响,是控制检测误差、提高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策略。个体差异方面,不同人群的乙醇代谢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例如,长期饮酒者由于酒精脱氢酶活性增高,乙醇代谢速度可能加快;而肝功能不全者则可能代谢缓慢,表现为血液乙醇浓度升高缓慢而下降延迟。此外,胃内容物的吸收和残留、呕吐、输液等因素也可影响血液乙醇浓度的变化规律。因此,在分析检测结果时,应综合考虑个体的生理病理状况、饮酒史等情况,必要时可进行个体化的药代动力学分析,以提高解释结果的准确性。而在尸体检测方面,温度、湿度、腐败程度等均可影响尸体血液乙醇浓度的变化。例如,高温环境下尸体腐败加速,血液中乙醇挥发增加;而低温环境则有利于乙醇的保存。现场勘验过程中还需注意可能的外源性乙醇污染,如使用含酒精的清洗剂、消毒剂等。因此,采样前应详细了解并记录现场环境情况,采样过程应规范操作,尽量避免环境因素的干扰。对于现场环境复杂或存在明显异常的检测结果,应谨慎解释,必要时可采用多部位采样、同型对照等方法进行验证。
结论:血液乙醇含量检测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检测误差。法医毒物检验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各种误差来源,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措施。通过严格把控采样和保存环节、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和监管、优化检测技术和设备以及考虑个体差异和尸体检测等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检测误差,提高血液乙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司法鉴定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潘宇,董彦杰.血液中乙醇检测方法的校正测量分析[J].云南化工,2023,50(12):60-62.
[2]郑晓雅.影响血液中乙醇测定结果的因素[J].百科知识,2023,(24):37-39.
[3]肖阳,陈旭,刘延.考虑个体差异的酒后血液乙醇浓度推测模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23,38(03):26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