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思政实践教学与遗址建筑修缮实训融合育人的探索——以哈尔滨古建筑修缮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10
/ 2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思政实践教学与遗址建筑修缮实训融合育人的探索——以哈尔滨古建筑修缮为例

李轶峰1  李文婧2

(哈尔滨科学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思政实践教学与遗址建筑修缮实训融合育人的探索实践,以哈尔滨古建筑修缮项目为例,具体分析了融合育人的理论依据、实践路径与育人成效。通过两个具体的哈尔滨古建筑修缮案例——圣索菲亚教堂与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修缮实训,本文展示了融合育人模式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显著效果,为建筑类专业教育的深化与拓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实践案例。

【关键词】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思政实践教学;遗址建筑修缮;育人模式;哈尔滨古建筑;圣索菲亚教堂;中东铁路建筑群

【正文】

一、引言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育面临着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双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挑战。哈尔滨,这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为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育提供了独特的实践平台。本文以哈尔滨古建筑为例,特别是圣索菲亚教堂与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修缮实训,探讨思政实践教学与遗址建筑修缮实训融合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为建筑类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探索新路径。

二、融合育人的理论依据

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培养:建筑类专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样重要。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实现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提升。1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遗址建筑修缮实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技能,更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融合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一)构建“思政+专业”双轨并行的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的融合: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如通过讲解哈尔滨古建筑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哈尔滨古建筑修缮项目合作,将实训基地设在古建筑群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修缮过程,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

(二)深化校企合作与行业专家的参与

“双导师”制度的实施:邀请古建筑保护与修复领域的行业专家作为校外导师,与校内教师形成“双导师”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行业交流与项目实践:定期组织学生参与行业交流会,了解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的最新动态,参与实际修缮项目,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具体案例分析

(一)圣索菲亚教堂修缮实训

实训内容:学生参与了教堂外墙修复、内部装饰保护、历史文献研究等工作,通过实际操作,不仅掌握了古建筑修缮的专业技术,更深入理解了圣索菲亚教堂的历史文化价值。2

育人成效:实训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增强了他们对哈尔滨多元文化背景的理解与尊重,培养了深厚的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二)中东铁路建筑群修缮实训

实训内容:实训重点放在中东铁路建筑群的测绘、结构分析与修缮方案设计上,学生通过参与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项目,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深入了解了哈尔滨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窗口的独特地位。

育人成效:通过参与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修缮,学生不仅掌握了古建筑测绘与结构分析的专业技能,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哈尔滨作为“东方小巴黎”独特历史文化的理解,增强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与全球视野。3

五、育人成效与实践成果

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提升:参与融合育人模式的学生,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取得了显著提升,更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保护意识明显增强。4

行业认可与就业优势:毕业生在古建筑保护与修复领域展现出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获得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播:学生参与的古建筑修缮项目,不仅提升了古建筑的保护水平,更通过举办古建筑文化节、展览等形式,向公众传播古建筑文化,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5

六、结论与展望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思政实践教学与遗址建筑修缮实训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建筑类专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通过构建“思政+专业”双轨并行的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与行业专家的参与,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更培养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感。以哈尔滨古建筑修缮实训为例,特别是圣索菲亚教堂与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修缮项目,我们看到了这一模式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的显著成效。未来,这一模式有望在更多高职院校推广,为社会输送更多既能修古建筑之形,更能承文化之魂的建筑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小组.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育改革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 2021, (04): 110-115.

[2] 哈尔滨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研究团队. 哈尔滨古建筑修缮技术与实践[J]. 建筑科技, 2020, (06): 56-60.

[3]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小组.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探索[J]. 教育研究, 2019, (02): 92-97.

[4] 圣索菲亚教堂修缮项目组. 圣索菲亚教堂历史与保护修复研究[J]. 建筑文化遗产, 2018, (03): 45-49.

[5] 中东铁路建筑群保护修复项目组. 中东铁路建筑群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保护修复实践[J]. 建筑保护与修复, 2022, (01): 30-35.

【结束语】

通过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思政实践教学与遗址建筑修缮实训融合育人模式,结合哈尔滨古建筑修缮实训的两个具体案例——圣索菲亚教堂与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修缮实训,我们不仅看到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广阔前景,更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双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哈尔滨古建筑作为实践教学的宝贵资源,为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育的深化与拓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与行业专家的共同参与,为建筑类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本文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思政实践教学与遗址建筑修缮实训融合育人的探索”(课题编号ZJB1422250)的阶段性成果。

(基金项目:本文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AR交互技术在龙江旅游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2023B04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轶峰,高级工程师 从事思政教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教学

李文婧,讲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高级工程师,从事思政教育、信息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