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张集镇人民政府 山东 济宁 272600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压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生产的“命脉”,其状况直接影响着农田灌溉效率、农业生产能力及农村生态环境。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进而探讨了设施改造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及其实施策略。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农业可持续发展;灌溉效率;生态环境
引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和农村稳定。在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对于保障农田灌溉、调节水资源分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受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存在着设施陈旧、配套不全、管理粗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现状分析
(一)设施陈旧与老化
我国许多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限制,设施标准低、质量差,经过多年的运行和使用,大部分已出现严重老化、损坏现象。这些老旧设施不仅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灌溉需求,还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配套不全与电力不配套
除了设施本身的陈旧老化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设施也普遍不全。例如,一些小型水库、机电灌站缺乏必要的蓄水、提水、输水等配套设施;一些农用机井缺乏配套的电力设施或电力供应不稳定,导致灌溉效率低下。此外,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与农村电网建设不同步,电力不配套问题也严重影响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层面,但长期以来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一方面,基层管理机构人员配备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低下;另一方面,部分设施存在产权不明晰、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导致管理维护责任难以落实。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也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挑战
(一)粮食安全的需求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需求不断增长。而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和提升可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
(二)资源保护与节约的需求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之一,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利用效率低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可以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灌溉制度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设施改造还可以减少因灌溉不当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农业生产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
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土壤污染、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可以通过建设生态渠道、恢复湿地、推广生态农业等措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减少农业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同时,设施改造还可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的必要性
(一)提升灌溉效率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可以通过更新设备、优化布局、完善配套设施等措施提高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损失;建设输水渠道和泵站等配套设施可以缩短输水距离和提高输水效率;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灌溉的精准化和智能化管理。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灌溉成本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增强抗灾能力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还可以增强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通过加固堤防、疏通河道、建设排涝设施等措施可以提高农田排水能力和防洪能力;通过建设蓄水设施和应急灌溉系统可以确保在干旱季节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农田灌溉需求得到满足。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因自然灾害而遭受的损失并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例如,通过建设生态渠道和湿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通过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并降低农业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加强水环境监测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的策略与措施
(一)科学规划与设计
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过程中应坚持科学规划与设计原则。首先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农业生产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规划。规划应明确改造的目标、任务、范围、标准和时间节点,确保改造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应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改造方案,确保改造效果符合预期目标。
(二)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应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方式支持设施改造工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吸引和激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参与设施改造和运营管理。还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设施改造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三)完善管理机制与强化技术支撑
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过程中,应完善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和权利,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以通过建立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的管理机制,推动设施改造和管理工作的落实。同时,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还应加强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为设施改造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可以通过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手段,提高设施改造的技术含量和效果。
(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与智能化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应注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手段。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微喷灌等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智能化管理手段如自动化控制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可以实现灌溉的精准化和智能化管理,降低人工成本并提高管理效率。在改造过程中应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手段的推广力度,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灌溉观念,提高节水意识和灌溉效率。
(五)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应注重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在改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可以通过建设生态渠道、湿地等生态工程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并降低农业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水环境监测和管理来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规划与设计、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完善管理机制与强化技术支撑、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与智能化管理以及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推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与升级,进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应继续加强研究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模式和路径,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子凰.浅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和对策[J].新农业,2022(22):74-76.
[2]彭刚,王金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河北农业,2022(10):64-65.
[3]井强.新农村建设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和对策[J].南方农业,2022,16(14):226-228.
[4]田坤.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2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