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探索与思考

/ 2

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探索与思考

罗华 祝宣君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部)725000

内容提要: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防范内部审计风险,一直是内部审计界热议的话题。本文结合铁路审计工作实践,从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主要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的途径三个方面,阐述了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思路和观点。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途径 探索

审计风险控制是审计工作中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和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它关系着审计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关系着对经济社会良好经济秩序的促进,关系着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审计风险来自于被审计对象和审计人员自身,审计风险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发挥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将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一直是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门话题,笔者想就此根据工作实践谈点个人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风险

内部审计的特殊性决定着内部审计的主要风险,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对象共同隶属于同一个企业或公司,既有共同的利益,又有担负职责的不同;既有相互熟悉、彼此了解的优势,又有审计环境复杂,审计的独立性、公正性相对较弱的弊病;既有共同促进规范经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又有企业整体利益与被审对象局部利益的矛盾性。因此,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审计对象固有风险认识不足。审计对象的固有风险是自身组织中存在的审计风险。影响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工作作风与管理能力,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机制及企业文化,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的变动情况,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以及管理人员可能受到的异常压力,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被审计单位经营的依法合规性、真实完整性,对审计结果的正确性举足轻重。审计人员对此如果没有全面、清晰的认识,有可能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2.对审计对象控制风险认识不足。审计对象的控制风险,是指其管理职能部门及决策程序的规范性,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有效性弱化或流于形式而存在的审计风险。影响审计对象控制风险的主要因素有:组织内部各项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不相容岗位人员的分离情况,重要岗位人员轮岗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各项财经法规的历史执行情况等,这些因素直接关系着被审计单位经营决策的合规性,关系着各项经营业务处理的规范性,关系着本单位的廉政建设和杜绝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审计人员对此应有翔实的了解、正确的职业判断,通过分析和测试对审计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否则,将可能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3.对检查风险认识不足。检查风险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审计风险。影响检查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审计人员素质、敬业精神和职业判断能力,审计方案制定的科学可行性,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范围的深度和广度,审计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审计问题查证的翔实性,审计纪律执行的严明、一贯性,对审计问题的梳理、分析、判断的准确性,以及被审计单位配合的态度、提供资料的真实性等。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可能对审计结果产生影响,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有可能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加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途径

一是加强审计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审计制度,一要全面落实贯彻国家、审计署及上级审计管理部门有关审计法规,规章制度,使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二要根据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要求,结合内部审计工作特点,制定适合本企业内部控制和经济监督的审计工作管理制度,使审计工作开展有章可循;三是根据审计工作流程和不同审计项目要求,制定审计工作标准规范、审计工作纪律和审计指导方案,规范审计工作流程和审计人员行为,推进规范审计和文明审计,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二是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职业水平。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做好审计工作离不开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廉洁奉公的审计队伍。要培养、造就一支好的审计队伍,首先要选好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爱审计事业、甘于奉献、自觉抵御各种诱惑、作风正派的专业人员选进审计队伍,为审计队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是要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审计工作的特点是审计人员长期远离审计机构,分组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是顺利完成审计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努力培养审计人员忠于职守的强烈工作责任心,明确肩负维护国家和企业良好经济秩序的光荣使命,满腔热情的投入审计工作。抓好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审计人员的理论修养;熟悉掌握国家和企业各项法规制度,提高政策水平;通过审计案例学习,审计工作交流,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敏感性和职业判断能力;在审计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年轻审计人员,使其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丰富和积累审计工作经验。最后对优秀审计人员要积极鼓励,及时提拔到各级审计机构领导岗位,对其既压工作担子,又精心培养和大力支持,使之尽快成为审计骨干和栋梁,并以点带面,激发全体审计人员的工作激情和创新精神,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三是做好审前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我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些观点用以做好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顺利完成一个审计项目,达到预期目的,做好审前准备,必不可少。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1)明确审计项目的性质、内容、范围,审计取证的重点和难点,审计要达到的目的;(2)选配与审计任务相匹配的审计人员。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根据审计项目的特点、专业要求、审计工作量的大小以及审计人员的各自特长,选派精干的审计人员组织审计组,选择优秀的审计人员担任组长和主审,以确保项目审计的顺利实施;(3)做好审前调研,最大限度的占有审计对象的基本信息。通过审前调研,应基本掌握审计对象的组织机构、决策程序、生产流程、经营管理等情况,形成对审计对象的初步认识,确定审计工作开展的切入点和重点关注事项。

四是加强审计实施现场控制,做到有序可控。做好审计实施现场控制,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中之重。首先,现场审计人员及负责人,必须严格执行经批准的审计方案,不能随意增减审计内容和范围,以保证审计的覆盖面;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应按组织原则及时汇报;对因审计工作需要增加的审计内容,扩大的审计范围,应征得审计机构负责人同意后开展实施,使现场审计工作始终围绕审计目的有效开展。其次,要充分运用和创新各种审计手段,发现和揭露问题,对违纪违法问题必须穷追不舍,查到水落石出,尽量获取翔实的审计资料,为恰当发表审计意见打好基础。再次,要积极推进规范审计和文明审计,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交流和沟通,努力争取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为审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后,要加强审计督导工作,审计机构负责人要定期深入审计现场,了解审计工作进展情况,征求和了解审计对象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检查指导和帮助审计工作,使之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推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三喜、李玲,建设项目审计精要及案例分析(M),中国市场出版社。

[2]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