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10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研究

李荣君

长葛市颍川路学校  河南省长葛市  461500

摘要:议题式教学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助力。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可以切实扭转传统教学局面,使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积极体验不同的活动,使用多样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建立深刻的道德与法治认知,同时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在引导学生探究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相长的情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可以得到明显提高。鉴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推动议题式教学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议题式教学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

引言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运用恰当与否,关乎课堂教学实际效果的好坏,也关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深入挖掘议题式教学的独特价值,探索适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议题式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获得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提升,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和色彩。

1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特征

1.1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一定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导向性。这就决定了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也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可以说,价值导向是议题的灵魂。从议题范围的选择、议题形式的选取,再到议题情境的创设、活动的设计都是具有价值导向性的。

1.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议题式教学往往会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现实意义的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在探究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观念和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议题式教学还强调议题的开放性和思辨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议题式教学中,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探索者。

1.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议题式教学不仅仅是注重夯实理论知识,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会通过一些调查研究、模拟法庭、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形式,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相关问题

2.1时代性不强

在传统的议题式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学生只需要基本或初步了解即可。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及负担巨大,还要面对不同专业科目的考试,自然而然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次数较少,甚至逐渐忽略。

2.2培育方法过于单一化

在传统的议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讲授知识的过程仅仅停留在单向式的灌输过程中,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变成了“你听我讲、你说我做”的议题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这种过于形式化、单一化的议题式教学模式使得师生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3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策略

3.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首先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其次,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教师要把议题设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例如,在《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小手拉大手,低碳出行”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环保知识。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低碳出行”的概念及意义,然后让学生设计“低碳出行”的方案,如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等。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师利用网络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增强能力。

3.2议题的内容与结构设计

在议题式教学中,议题的内容与结构设计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内容设计应确保涵盖道德与法治的核心概念,与当下的社会现象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结合,确保其实际性和吸引力。例如,在讨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时,可以结合近年的社会事件来深化议题的实际含义。结构方面,议题应按照从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逻辑进行组织。入门阶段可以先提供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为学生建立坚实的基础。随后,逐步深入到复杂的议题分析和探讨,使学生在持续的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讨论法律责任时,先介绍基本法律原则,再探讨具体的法律案例。另外,考虑到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议题设计还需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这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参与程度,适时调整议题的深度和广度。良好的议题内容与结构设计不仅要能反映道德与法治的核心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实际,确保其在深度、广度和实际性上都达到预期效果。

3.3小组讨论,开展议题式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学,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索和深入思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思辨意识。教师先提出议论题目,明确学生讨论的主题,然后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活学活用,了解理论知识背后的含义,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人民当家作主”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议题,使其从问题出发,在讨论中找到答案。问题一:什么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问题二:什么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问题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有什么区别?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更形象地了解公民的投票权和选举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投票进行班干部选举。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竞选发言,说一说自己要竞选的班干部以及能为班级做的事。在选举的过程中,教师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学生公开投票、公开唱票,通过票数来选择班干部。学生在活动中行使了自己的投票权、选举权,提高了活动参与感和学习体验感,深化了对概念的理解。

3.4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在议题式教学中,对教学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价与反馈至关重要。评价机制的设计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进步,还涉及课程的持续完善和提升。教学效果的评价需超越传统的知识掌握层面,深入到学生的思考、判断、沟通与协作等综合能力上。评价方式应多元化,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方法。除了常规的笔试、口试,还应加入学生的日常表现、同侪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从多个维度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结语

伴随我国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力度不断深入和加大,学生对于自身道德与法治方面的观念需求逐渐变得多样化,内容也逐渐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在对学生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时,要求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正确的认识与看法,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尊法、守法、知法、爱法,因此,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策略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葛保华.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4(3).

[2]欧阳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议题式教学的价值及实践策略[J].知识文库,2024(4).

[3]黄汝利.探讨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3(29):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