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浸润心灵,为青少年成长打好人生底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10
/ 2

思政教育浸润心灵,为青少年成长打好人生底色

宋卓焜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思政教育是贯穿于学生学习始终的重要内容,针对青少年做好思政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以及发展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本文,将立足自身的理解和认识,深入探究思政教育浸润心灵的策略,希望能够为青少年成长打好人生底色。

关键词:思政教育;青少年;价值观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最为重要的阶段,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筑牢青少年的思想根基,将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良好道德素养等植根于青少年的内心深处,可以为国家培养出更加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对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就需要积极对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优化,展现思政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对青少年进行积极正面引导。

一、为党育人,做好青少年政治启蒙引路人

在依托思政教育对青少年进行引领时,首先要明确思政教育实施的必要性,要坚持为党与忍耐,让青少年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启蒙是党赋予共青团、少先队的根本任务,也是党赋予人民教师的教育使命,是在教育领域落实为党育人的现实举措。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如果青少年的思想意志不够坚定,将很难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重任,由此可见针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极为有必要的。

同时,在开展青少年思政教育时,作为一名教师还需要加强自我学习,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能力,明确思政教育的内涵以及价值,如果说教师对于思政教育的内容、价值等了解不够准确和全面,那么对青少年的引导效果必然会因此而受到干扰和影响,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需要积极提升自我,加强自我学习并参与各种培训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将自己所掌握的思政知识传授给青少年,对青少年进行积极正面的引领。

二、“四抓”并举,守好思政教育“责任田”

依托思政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积极正面引领,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并非采取某一项措施能够成功实现的,实际上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坚持多措并举的原则,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坚持抓好思政教育,渗透思政育人。仪式教育可以由身到心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领,规范和约束青少年的行为。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仪式教育活动,最终达到行为约束、思想引领渗透的目的。比如说,学校每周都会举行升旗仪式,有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可以根据思政教育的主题内容,在国旗下的讲话活动中将思政教育内容与青少年感兴趣的话题彼此融合,落实好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法制教育以及诚信教育等等。再比如说,学校还可以立足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开展一些仪式教育活动,如在清明节时安排青少年们祭奠英烈、端午节时包粽子亿屈原、重阳节时孝老敬亲等等,深入挖掘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元素,对学生的良好品格进行培养。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可以将各类仪式教育常态化,借助丰富多彩的仪式教育活动,净化青少年的心灵,实现青少年的全方位发展。

二是抓好社会实践,实现思政育人。在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将社会实践深度融入思政教育。社会是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社会实践中渗透各种思政教育元素,能够让青少年真正感受到思政的作用与价值所在,可以实现思政教育的理实一体化,激发青少年探究思政知识的欲望。学校可以立足自身实际开展多元化的思政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更好地净化青少年的心灵。比如说,在国际禁毒日开展“少年有志·青春无毒”的主题活动,让青少年们自主搜索毒品案例,了解毒品对国家、家庭以及个人造成了哪些危害,通过真实鲜活的案例,让青少年们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最终提高青少年防毒、拒毒意识。学校在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可供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元,立足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现状,灵活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突破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彼此之间相互分离的局面,让青少年能够更加深切地感知到思政教育的价值,可以进一步优化思政教育效果。

三是坚持抓好红色资源,实现思政育人。红色资源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助力,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观本色,有助于学生深厚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情感的培育。青少年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灵活融入红色资源,有助于学生将理想信念真正融入自己的骨血之中。学校可以积极与各类红色革命文化基地取得联系,定期开展红色教育基地探访活动,在这些活动让青少年真切感知红色文化的内涵以及价值所在,借此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他们主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积极主动传播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四是坚持抓好学科融合,实现思政育人。学科融合指的是教育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各个学科之中,展现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依托思政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积极正面引导时,应当认识到该项工作并非某一个学科或者是教师的职责,实际上在对青少年进行引导时,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各个学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让各个学科教师明确自身在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应当承担哪些责任,深入挖掘各个学科的隐性思政元素,保证这些思政元素能够与学科知识深度融合,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三、多方联动,筑牢德育主渠道

在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坚持多方联动,发挥德育的作用与价值,可以更好地青少年进行积极正面的引领。首先,要积极建构课程体系,灵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德育是一种育人理念,当然在开展思政教育时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德育与思政知识内容进行叠加,而是要深入挖掘各学科、课程之中的德育元素,将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思政育人过程中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借助各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让青少年真正理解思政的内涵以及价值,认识到何种社会行为是正确,作为一名社会人自己应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健康的心理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以及发展也有重要帮助,如果青少年的心理不健康,即便是开展思政教育可能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借助思政教育浸润青少年时也需要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学生形成阳光健康的心态和心理品质,将学生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一方面,学校可以经常性地开展咨询、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增强学生自我调控、抗挫折能力;另外一方面则需要积极发展第二课堂的作用,学校可以举办多元化的社团活动,借助这些社团锻炼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以及交际能力,加强青少年之间的情感联系,让他们学会自主调节情绪,更加健康地成长。

总之,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育,对青少年进行积极正面的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净化青少年的思想,厚植家国情怀,让青少年能够明确新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帮助他们找准努力和奋斗的方向,不仅有助于青少年个人的健康成长发展,同时对于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也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泳. "一点四基"育人体系:青少年思政教育实践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3(20):7-9.

[2]张婷婷,杨子珺,张晶.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思考[J]. 文教资料,2023(16):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