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技术与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09
/ 2

椎间孔镜技术与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第一作者:尚晋   通讯作者:王元顺 第二作者:李万年 第三作者:王银超

青海省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   邮编:810000

【摘要】目的: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椎间孔镜技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做好效果分析。方法:通过选取腰椎管狭窄症患儿共计60例,观察组患者人数分别为3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椎间孔镜技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做好效果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硬膜外血肿、硬膜撕裂以及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UBE和PELD治疗整体效果良好,能够缓解疼痛,并发症情况较低。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椎间孔镜技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效果

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症状表现为腰腿痛、间歇性跛形,如果患者未及时进行治疗,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对于腰椎管狭窄症来说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但部分患者治疗不理想,一般采用手术治疗[1]。传统开放手术能够恢复患者的椎关节载荷能力,创面大、并发症多,在临床使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使用内镜技术效果良好。采用椎间孔镜技术能够达到良好的减压效果,并促进椎体功能恢复,效果好。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主要是指单边双通道内镜下的脊柱手术,在增加镜头、手术器械的移动角度时,能够减少操作难度,并降低手术器械要求。本文通过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椎间孔镜技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选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计6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人数分别为3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值分别为42-76岁、43-77岁之间,对照组、观察组病程值分别为2.80±0.45年、2.90±0.43年,经比较,两组患者差异不大(p>0.05)。纳入标准:第一,符合《腰椎狭窄症手术治疗规范的相关诊断标准》。第二,经保守治疗无效。第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麻木、腰痛症状。排除标准:第一,患者合并有肿瘤以及感染情况。第二,患者伴有凝血功能异常。

1.2方法

同一组医师完成手术治疗,医师经验丰富。

PELD(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选取健侧卧位,垫高腰部,在全身麻醉后使用椎间孔镜透视、定位责任节段,依据患者的体质量选择穿刺点,在脊柱后正中线旁6-10cm在局部麻醉后作一切口,大概在7cm左右,沿导丝磨除部分关节突,并使椎间孔成形,并探查病变情况,切除患者的增生骨质情况,显露椎间盘以及神经根,并选取髓核,使用射频消融仪消除椎间盘,直至松解神经根[2]

UBE组采用UBE治疗,选取俯卧位,在全麻后进行气管插管,并垫高患者的手术节段,并使用脊柱内镜进行透视定位,在责任阶段椎间隙水平上、下1cm进行椎弓根内侧缘作2个长7mm切口,并系列导棒逐级进行团组织穿刺。尾端切口为内镜通道,并扩张软组织,尾端切口为内镜通道,在头端切口为工作通道,透析以明确责任节段,并去除椎板表面软组织,并显露患者的神经根、硬脊膜等部分,探查卡压位置。清除骨质以及黄韧带,显露患者的硬脊膜以及上下关节突,分离粘连组织,并进行对侧减压[3]

两组患者在缝合切口后结束手术,术后开展常规处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并注意3个月避免腰部负重,术后定期进行复查,进行1年随访。

1.3观察指标

硬膜外血肿、硬膜撕裂以及感染;术后康复进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1.4指标处理

选用的软件类型为SPSS统计包,具体为22.0版本,以t值方式予以处理的对象为计量指标,若干预前后同类指标显示P<0.05,则达到统计目的。

2.结果

2.1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硬膜外血肿、硬膜撕裂以及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别

例数

硬膜外血肿

硬膜撕裂

感染

对照组

30

    2(6.67)

  2(6.67)

1(3.33)

观察组

30

    1(3.33)

  1(3.33)

0(0.00)

t

-

    6.790

    10.890

   7.436

P

-

   0.000

    0.000

   0.000

2.2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

表2.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对照组

44.56±5.30

1.58±0.31

观察组

35.26±4.38

0.28±0.20

X2

6.578

    7.453

P值

    0.000

0.000

3.讨论

腰椎管狭窄发生和椎间盘退变、韧带肥厚等多种因素有关,非手术治疗无效时间在3个月以上时需要开展手术治疗,以此来控制患者病情

[4]。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脊柱微创手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PELD通过较小切口能够发挥减压的效果,在减少手术部分出血时,从而降低感染风险,并改善患者病情。通过采用UBE技术能够适用于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切除手术,在最大程度保留脊柱结构时能够维持脊柱稳定,整体全程可控、可视,并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5]。相比较于PELD治疗,UBE能够促进镜头、手术器械的灵活转换,并降低手术器械的要求,操作方便,在有助于缩短术中透视和操作时间,整体用时短。在腰椎管狭窄症的病情发展中,患者的骨性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同时椎间隙高度指数升高[6]。综上所述,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UBE和PELD治疗整体效果良好,能够缓解疼痛。

参考文献

[1]王泽民,卢炯文,蔡仲斌,等.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J]. 海军医学杂志, 2024, 45 (07): 710-714.

[2]李长亮,仲崇煊,石艳,等. 椎间孔镜技术与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 8 (10): 47-50.

[3]杜壮文,欧阳帆,王恩梁,等.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比较 [J]. 临床外科杂志, 2024, 32 (03): 310-313.

[4]辛士明.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4, 22 (01): 85-87. DOI:10.15912/j.issn.1671-8194.2024.01.025.

[5]朱为浩,张烽,姚羽.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研究进展 [J]. 交通医学, 2023, 37 (02): 137-141. DOI:10.19767/j.cnki.32-1412.2023.02.007.

[6] Sharaf Y , Taha B , Alzaimoor Z R ,et al.The role of transforaminal nerve block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spinal canal stenosis[J].Journal of Musculoskeletal Surgery and Research, 2023.DOI:10.25259/jmsr_139_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