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高密度电法测量及其反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09
/ 2

二维高密度电法测量及其反演

陈憬灏

(重庆交通大学 河海学院,重庆 400074)

要:在对高密度电法数据处理方法和反演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四维反演的理论和应用实例进行了阐述,四维反演将在各类监测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伴随不断提高的探测深度和观测精度,以及多样化的观测方法,高密度电法的应用领域得到较大扩展,展现出的发展潜力较大。本文用温纳测法进行探讨,使用EDJD-3型数字多功能直流电法仪,分析重庆某小二型水库坝后填土电阻率分布情况,然后推测含水率和渗流情况,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相应基础。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温纳法;电阻率

一、研究背景

我国约65%的国土面积存在易发生岩土地质灾害的风险,如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等[1]。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的时候,我国就有近23万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含25000个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易发区[2]。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每年仍然有数千人因滑坡和泥石流等岩土地质灾害受到伤害,且造成超百亿的国家和人民财产损失,可见地质灾害的监测依然是需尽快解决的一个难题 [3]

二、研究方法

本文探究渗流的高密度电法( electrical resistivity imaging,简称ERI)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阵列电法探测思想,高密度电法的最初模式其实是英国学者Johansson博士设计的电测深系统[4]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基本理论与传统电阻率法相同,但其主要区别在于在观测过程中采用了更为密集的测点布局。在现场测量时,所有电极按照设定的间隔分布于测点上,主机会自动控制供电电极与接收电极的切换,从而完成整个测量过程[6]。在设计和技术实施方面,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自动控制理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用了大量电极,并允许电极之间的灵活组合。这使得可以提取更多的地电信息,从而使电法勘探能够像地震勘探一样应用多次覆盖的测量方式[7]。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信息丰富、易于解释并显著增强勘探能力的探测技术[8]

本次采用的EDJD-3型多功能直流电法仪支持19种装置类型,其特点和功能较多,用温纳装置进行测量,其测量断面为倒梯形,在现场对仪器初始设定、布置好电极,然后经仪器测得数据,再通过电脑软件处理得到实际数据,接下来就是把数据导入反演的软件,采用最小二乘反演,设置合适的迭代次数,得到反演的电阻率横断面,然后就可以输出结果图,从结果图中大概可判断出剖面范围内电阻率分布情况,根据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越差的结论,可以推测分析岩土体含水情况和渗流情况。

本次测量的工程概况:寿丘湾水库,长0.35km的主河道,其平均比降为55.13‰,14.06万m³的水库总库容,水库坝址以上0.12km2的集雨面积,是一座主要用于灌溉,同时具备防洪功能的小(二)型水库;其主要建筑物包括坝体及溢洪道,大坝最大坝高8.22m,575.4m的坝顶高程,坝顶宽度为4.9m,坝顶轴线长121.4m;溢洪道位于水库右岸,堰型为侧槽式折线型实用堰。堰顶高程为573.95m,溢流净宽2.5m,壁厚0.75m。溢洪道全长62.10m,由控制段、侧槽段、渐变段、泄槽段四部分组成

本次量测实验在草坡处布置电极,电极间距为1m,电极总数84个,总的数据层数设为12,数据点总数为774,第一个电极定位于0.00,最后一个电极定位于83.0,在现场对电极依次进行了布置,需将电极插入泥土中,如有杂草,应清除杂草,以防测量出错。

将仪器、电源、转换器和电极全部连接好之后,将实现准备好的平板电脑和仪器进行连接,接下来就需要在量测程序里进行一系列的设置,装置类型选择温纳装置,电极数84,电极间距1m,开始剖面设为1,结束剖面设为12,然后开始测量,需等到半个小时左右测量完成。然后就是将所获得的数据在反演程序中进行模拟,通过在反演程序中,对参数进行相关设置,然后进行模拟,再对其反演的结果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从反演结果可以观察到电阻率的分布断面呈倒梯形,整体来看电阻率分布并不是很规律,这可能和很多因素有关,当天的天气炎热,土较为干燥;土坡上方是人行通道,土坡也可能比较密实;更有一些电极是插在混凝土上堆的土堆里的,这些等等因素极有可能影响了测量。从整体看出,电阻率还是比较大的,得出导电性差的结果,这也大致符合有关推测。左边的电阻分布较均匀,中间的电阻小,呈环形,外围的电阻较大,而右边分布较为不规律,上面的电阻较大,下面的电阻较小,但是下面也出现电阻极大的情况,可能测量的时候那个位置的接触并不良好,导致了电阻极大的问题。可推测中间部分土体可能有渗流的情况,所以导致土体导电性较好,这也测得的电阻率也就小了。

结果显示中部的电阻还是比较小的,虽然右边分布极为不规则还是能看出中间部分的土体电阻率小,说明中间土体的导电性是较好的,有可能出现了渗流,才导致土体的导电性变好;附近也有排水渠,排水渠中也是有水存在的,特别是土坡上的混凝土对测量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当然这也只是猜测,土体具有多变性,肯定还是要进行改进,使测量更加精确,才能更加符合实际工程,比如调整参数的设置,调整电极的布置位置以及电极的间距等等,这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四、展望

由上述方法测得结果后,可知土体中渗流等具体情况,从而在地质灾害发生前,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地质灾害对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的危害[3]。而对于地质灾害风险大的点,需定期进行监测,掌握其的土体动态,尽量保证提前发现,提前治理,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前,就提前做好准备;其次,还需尽量提高测量的精度,减少误差,寻找更多、更准确的测量办法,结合之前的测量方法,让测量结果越准确越好,误差越小越好;科技的发展,也应带来测量方法的发展,带来更准确的测量结果,让人们能更准确的预知地质灾害,以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严重伤害。

参考文献:

[1]李烈荣.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M].地质出版社,2003.

[2]张修旺.我国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浅析[J].四川建材,2018.

[3]张超,李青,程一峰等.岩土中热式渗流测量初探[J].中国测试,2019,45(07):92-96

[4]李金铭,罗延钟.电法勘探新进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5]杨振威,严加永,刘彦等.高密度电阻率法研究进展[J].地质与勘探,2012,48(05):969-978.

[6]董浩斌,王传雷.高密度电法的发展与应用[J].地学前缘,2003,10(1):171-176.

[7]底青云,倪大来,王若.高密度电阻率成像[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18(2):323-326.

[8]杨发杰,巨妙兰.高密度电阻率探测方法及其应用[J].矿产与地质,2004,18(4):356-360.

[9]WhitakerS.FlowinporousmediaI:AtheoreticalderivationofDarcy'slaw[J].TransportinPorousMedia,1986,1(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