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3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重力肌群强化训练护理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出100例作为观察对象,50例患者予以常规功能锻炼护理,视为对照组,50例患者基于对照组锻炼基础上联合重力肌群强化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3个月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配合重力肌群强化训练护理,不仅能减轻其术后疼痛,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胸腰背功能,是评估其术后功能恢复显著的科学指标,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力肌群强化训练;胸腰椎骨折;术后功能;影响
前言
胸腰椎骨折作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群体,现阶段以外科手术作主要治疗方法来修复患者骨折端,并在术后配合有效运动锻炼来促进其生理功能恢复至健康状态[1]。但是有临床表示,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锻炼情况易受肌肉组织附着点骨化影响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加上术后恢复期痛感明显,一定程度也会降低患者锻炼积极性和配合性。究其主要痛感来源,重力肌群作为脊柱外平衡系统组成部分中的一个重要肌肉群,对加快脊柱相关疾病的病情转归有积极影响,通过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能有效提高脊柱功能[3]。基于此,本次研究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出100例为观察对象,由护理人员予以其进行重力肌群强化训练指导,分析此类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中抽出100例为观察对象,均表示对研究知情且同意,后根据锻炼方法差异性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为(37.58±4.69)岁;骨折原因:交通伤30例、高处坠伤15例、砸伤5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为(38.41±4.33)岁;骨折原因:交通伤28例、高处坠伤12例、砸伤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值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入选标准
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经胸部X线摄片或CT、病史、实验室等检查,与胸腰椎骨折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均采取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病情稳定。与此同时,对合并病理性、不稳性、畸形性等骨折、恶性肿瘤、心、肝、肾严重性疾病以及处于特殊生理期(妊娠/哺乳)患者,均予以排除[4]。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所用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基础护理:注意保持舒适病房环境,缓解患者焦虑心情,之后评估其肢体活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为后续制定锻炼方案提供依据,并由专科医护人员介绍早期配合康复锻炼对恢复胸腰椎骨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予以相关健康宣教来提高其锻炼意识和护理依从性。(2)体位护理:患者手术后不宜立即下床行走或坐起,让其保持躯体平卧体位,且病床选择硬板床来稳定脊椎在水平线上,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注意躯体尽量保持一致,避免扭伤腰部,必要时可以通过同时翻动患者肩部和髋部来调整成侧卧位,并用枕头固定在其背部,保持机体处于较舒适的状态。(3)心理护理:患者手术麻醉药效过后,机体会出现明显痛感,加上术后生活上无法自理,会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负担,并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术后情绪波动,及时与其沟通焦虑,告知术后配合功能锻炼可加快生活自理能力恢复速度,并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来予以其鼓励和心理上的安抚,消除患者负面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
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锻方案炼,包括遵循医嘱予以患者进行抗风湿、 非甾体类药物治疗来稳定病情,之后讲解功能锻炼相关内容,包括基础知识、锻炼技巧和相关注意事项,术后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展训练,先指导患者进行轻量的背颈肌肉伸展(前后左右)锻炼,每天2次、每次30min左右,持续7d ;一周后可开始进行扩胸、弯膝、弯腰、背伸、颈伸、转体、腰背肌收缩等功能康复锻炼指导,一套动作约30~40min,每天2次。患者出院后,予以其骨折端使用胸腰椎骨工具固定6周左右,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如3个月内注意腰部不可负重过度、每个月定期复查1次,并根据上述功能康复锻炼环节进行自主训练。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锻炼基础上予以重力肌群强化训练护理指导,术后1周即可开始锻炼其重力肌群,并由医生指导及护士协助完成,具体方法如下:(1)锻炼骨盆周围重力肌群:让患者在床上平躺,自然伸直双手,通过双腿发力来牵动大腿内侧骨盆肌肉,依序屈曲、内旋运动关节,一套动作约30~40min,每天2次。(2)锻炼脊柱后部重力肌群:指导患者背部靠墙,然后前倾身体,展开双手作飞燕式背伸, 然后通过屈曲、伸展关节及间接拉长肩胛带周围肌群进行锻炼,一次全套动作完成约在30~40 min,每天 2次。(3)锻炼脊柱前部重力肌群:让患者在床上平躺,自然伸直双手,通过伸展动作锻炼肌群,每天2次,每次30~40 min。两组患者锻炼均基于患者机体耐受前提下进行功能锻炼,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科学规定好锻炼计划。
1.4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生活能力及胸腰背功能。
(1)疼痛评分:采取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oue scale,VAS)对患者术后第1天、1个月、3个月自觉痛感进行评分,分值范围在0~10分之间,0分视为无痛,1~3分视为轻度疼痛,4~7分视为中度疼痛,遵循医嘱口服镇痛类药物后可有效缓解,8~10分视为重度疼痛,需配合强效止痛针剂才能减轻痛感。根据患者自觉疼痛程度进行标记,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痛感越强烈。
(2)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术后第1天、1个月、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包括大小便、修饰、用厕、吃饭、床椅转移、步行、穿衣、上下楼梯、洗澡等,总分范围在0~100分之间,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自理水平越高。
(3)胸腰背功能:采取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术后第1天、1个月、术后3个月的胸腰背功能进行评估,量表项目包含社会活动和胸腰背疼痛程度、旅行和生活自理能力、睡眠和行走、提物和站立及坐下等,各个项目评分范围在0~5分,总分共计45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功能障碍问题越严重。
1.5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结果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
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疼痛评分均较术后第1天有所下降(P<0.05),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对应值低,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分)
组别 | 例数 | 第1天 | 1个月 | 3个月 |
观察组 | 50 | 6.44±0.64 | 2.32±0.44 | 1.08±0.31 |
对照组 | 50 | 6.53±0.65 | 4.15±0.63 | 2.13±0.47 |
t值 | - | 0.36 | 4.05 | 5.38 |
P | - | >0.05 | <0.05 | <0.05 |
2.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后第1天有所提高(P<0.05),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ODI评分
两组患者术后第1、3个月的ODI评分均较术后第1d有所降低(P<0.05),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胸腰椎骨折作为一种脊柱骨折,以男性青壮年为病症高发群体,是临床骨科常见创伤类疾病。究其主要致伤原因,是患者胸腰椎各种外来暴力所产生高能量间接或直接作用到足部或臀部位置,促使能量传递至胸腰段,并超出其局部可承受负荷进而引发骨折。随着我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各种因器械、车辆等因素所致意外事故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促使胸腰椎骨折发生率随之增高,且存在较高致残率、高额医疗费用特点[5]。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上可见胸腰背部疼痛、局部血肿、活动受限等症状,对其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会构成严重影响。
现阶段,临床针对此类骨折患者是以手术治疗作主要方案,通常采取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来实现患者骨折脊柱的稳定性重建,再经术后功能锻炼来延续脊柱稳定性至完全恢复健康功能,是治疗脊柱骨折端的相关准则[6]。但患者术后自述有明显疼痛,即是骨折端已经有效复位,腰背部疼痛会限制其后期腰部功能,降低生活质量,且骨折端周围组织经手术器械性操作后所需承受的二次创伤是无法避免,加上术后早期需保持绝对卧床,避免复合骨折端出现错位问题,急性疼痛的迁延不愈容易发展成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胸腰椎功能恢复进度和改善自理能力。为此,临床有相关报道强调,需重视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必要时配合物理镇痛、止痛药应用来减轻机体不适,促进后续功能锻炼流程的有序展开[7]。其中,功能锻炼作为一种现代康复运动疗法,在患者术后配合干预通常能得到很好辅助作用,主要由护士主导来协助患者运动身体肌肉,进而促进运动锻炼一体化的形成,是加强其身体动态平衡力的有效措施[8]。考虑到患者胸腰椎骨折位置的特殊性,其功能锻炼主要是伸展和转动脊柱及周围关节,实现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强直的锻炼目的,但训练期间需注意患者肌肉、骨骼及神经系统是否可以承受运动量,且需要借助其内外平衡系统的支持才能长期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所以制定科学合理、循环渐进的康复锻炼护理指导方法,由专业护士控制好患者术后康复锻炼进程,充分发挥出功能锻炼的有效性和保证其机体安全[9]。
综上所述,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配合重力肌群强化训练护理,不仅能减轻其术后疼痛,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胸腰背部功能,对促进其术后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茜,严缘园,洪小丽.延续性护理对高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9,40(4):4.
[2]王小刚,杨彬,王亚寒,等.悬吊运动训练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腰椎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43(11):991-995.
[3]计忠宇,尹同珍,马红如.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9,40(3):2.
[4]李萌.三项维度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对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及预后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