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失控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07
/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失控原因分析

李幸艳

邻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广安  638500

【摘要】目的:研讨艾滋病病毒抗体对其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失控原因。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时间段内,我单位收到的疑似艾滋病样本数,共计有173例,实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分析其失控原因。结果:疑似艾滋病样本蛋白印迹实验中,阳性24例,阳性比13.87%;阴性149例,阴性比86.1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阳性22例,阳性比12.72%;阴性143例,阴性比82.66%。漏诊2例,漏诊比1.16%;误诊6例,误诊比3.47%。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失控共计8例,占比4.62%,失控原因包括标本溶血、混有补体、标本污染、标本处理不当,分别占比为37.50%、25.00%、25.00%、12.50%。结论:艾滋病病毒抗体对其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效果明显。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失控原因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世界范围内对公共卫生和社会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自从1980年代初首次发现以来,全球艾滋病疫情持续扩展,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1]。艾滋病毒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因此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对于早期诊断、防治和流行病学监测至关重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作为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中,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使其成为临床和实验室中常用的筛查和诊断工具[2]。本研究针对艾滋病病毒抗体对其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失控原因予以分析。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纳入了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时间段内,我单位收到的疑似艾滋病样本数,共计有173例,男96例、女77例。疑似艾滋病年龄24-73(50.27±10.05)岁。

1.2方法

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液样本,常温放置1h,离心处理后按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盒说明书予以检验。

2结果

2.1疑似艾滋病样本检测结果情况

疑似艾滋病样本蛋白印迹实验中,阳性24例,阳性比13.87%;阴性149例,阴性比86.1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阳性22例,阳性比12.72%;阴性143例,阴性比82.66%。漏诊2例,漏诊比1.16%;误诊6例,误诊比3.47%。

2.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失控原因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失控共计8例,占比4.62%,失控原因包括标本溶血、混有补体、标本污染、标本处理不当,分别占比为37.50%、25.00%、25.00%、12.50%。见表1。

表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失控原因

失控原因

例数(n)

构成比(%)

标本溶血

3

37.50

混有补体

2

25.00

标本污染

2

25.00

标本处理不当

1

12.50

总计

8

4.62

3讨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基于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原理,通过测定体液或血清中的特定抗体水平来判断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毒,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高通量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样本的快速筛查。失控现象指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结果或数据偏离正常预期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可能导致误诊、漏诊或虚假阳性等严重后果,对于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理解和解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检测中的失控现象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分析失控的原因和影响,可以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在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其主要作用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能够检测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HIV抗体,是早期筛查和初步诊断艾滋病的重要手段。在疫苗研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可用于评估接种者对疫苗的免疫反应,以及检测接种后的抗体水平,通过定期检测HIV抗体,可以监测病毒感染的进展及治疗效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在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和分布情况。本研究针对艾滋病病毒抗体对其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显示,研究中共发现了8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检测失控,占总检测数的4.62%,这表明失控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高度关注和管理。针对其失控原因进行分析,标本溶血(37.50%):标本溶血可能导致血浆或血清中的其他成分进入到检测中,干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中抗体或抗原的结合反应,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混有补体(25.00%):补体的存在可能干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中的免疫反应,导致非特异性的结合,使得结果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标本污染(25.00%):外源性污染物如细菌、真菌或其他污染物质可能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导致结果失真。标本处理不当(12.50%):标本的不正确处理可能导致抗体或抗原的结构变化或失活,从而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结果可靠性。

失控可以分为:技术性失控,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试剂失效等技术原因导致的结果异常或不稳定现象。环境性失控,实验室环境的变化或干扰(如温度、湿度变化)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试剂性失控,使用的试剂质量不良或过期,或者试剂存储条件不当导致的结果偏差。数据处理失控,数据录入、分析或解释过程中的错误或主观判断失误。这些失控现象不仅仅是技术操作上的问题,更反映了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操作在实验室检测中的关键性,导致误诊或漏诊,对临床和研究诊断结果造成严重影响。对此,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其一,标本采集与处理标准化:确保所有采集样本的人员接受专业的标本采集培训,以减少标本污染和溶血的风险。制定详细的标本处理指南,包括样本离心、储存温度和时效等,确保标本质量和稳定性。其二,质量控制的操作流程:每批次实验中包括质量控制样品,用以验证试剂盒的性能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建立标准操作流程,确保每位操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遵循相同的操作步骤和条件。其三,试剂盒和设备维护管理:在使用前验证试剂盒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检查试剂的过期日期和存储条件。定期校准和维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检测设备,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其四,环境与实验室管理:维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度,减少外部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确保实验室内安全操作,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和误操作。其五,持续质量改进和员工培训:定期进行质量审核和回顾,识别问题并实施改进措施,确保实验质量的持续提高。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和技能更新,包括新技术的介绍和实验室操作的最佳实践分享。

参考文献:

[1] 范晓成,杨茂瑜,谭文莉. 2021年重庆市东北部人免疫缺陷病毒初筛阳性样品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3,37(2):63-65,80.

[2] 朱禹静,邓煜川,梅朋飞,等. 干血斑HIV-1 DNA定性检测用于HIV-1暴露婴儿早期诊断研究[J]. 中国病毒病杂志,2022,12(3):17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