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03197302100317
摘要:为解决非遗花丝镶嵌制作技艺面临的保护与传承困境,本文以花丝镶嵌技艺为例,对其技艺保护技术以及具体传承策略进行深入研究,目前该技艺传承存在师资老龄化、市场需求萎缩和教育体系不健全等不足之处。对具体技艺保护与传承方法进行概况总结,以期为相关人员或项目提供有效的实践参考,并确保这一珍贵技艺能够得到有效保护与持续传承。
关键词:非遗花丝镶嵌;技艺保护;传承
引言:非遗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是一种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传统工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这一技艺源于古代,经过千年传承和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艺术风格和技术体系。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花丝镶嵌技艺也面临着技艺传承断层、市场需求萎缩等严峻挑战,因此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传统工艺,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更是对民族工艺智慧的弘扬和延续。
1.1制丝工艺
选取纯度高、质地柔软金属材料,通常为黄金或银,将选定的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熔化,然后倒入预先准备好模具中,冷却后形成金属条,之后使用金属拉丝机,将金属条通过一系列逐渐缩小的孔径拉伸,每次穿过一个较小的孔径后,金属条就变得更细。由于连续拉伸会使金属硬化、变脆,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退火处理,将拉伸过的金属丝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再慢慢冷却,以恢复其柔软性,经过初拉和退火处理后,金属丝已经相对细长,接下来将其放入精拉机中,通过更细的孔径进行拉伸,直至达到所需的细度,最后将制得的细金属丝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污渍,并进行适当的抛光,使其表面光滑发亮,准备用于下一步组丝与镶嵌工作[1]。
1.2组丝技术
该技术需要将拉成极细的金属丝通过精细手工编织成各种复杂图案,这些金属丝通常是金或银,其直径极细,以保证成品的精细度和美观,编织方法包括“锁丝”和“编丝”两种基本技法。在锁丝技术中,工艺师会用小钳子将金属丝头部固定,然后按照预定图案逐一绕制和交错,通过物理缠绕来形成图案的基本轮廓。而编丝技术则更加复杂,需要将多根金属丝交织在一起,形成类似织物的结构,这种方法能够创造出更为复杂和精细的图案。完成编织后其图案通常会被镶嵌到各种金属器皿或饰品上,如盘子、茶具或首饰等,编织精细度和图案复杂性直接影响成品艺术价值和市场需求[2]。
1.3镶嵌过程
镶嵌前准备一个平滑底座,选择铜或银作为材料,因其硬度适中,便于镶嵌,接着在底座上涂上一层薄薄黏土或特制胶水,以增加金属丝与底座附着力。随后工匠将编织好的花丝图案轻轻放置在底座的指定位置,使用专门小锤和镊子精细调整图案的位置和形状,确保其完美契合底座的轮廓。在图案就位后需要进行固定作业,一般在花丝和底座之间施加微量的焊料来完成,焊料在加热过程中融化,冷却后则牢牢地将花丝图案固定在底座上,最后整个作品会经过抛光和清洗过程,以去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任何杂质或氧化物,保证作品表面的光滑和图案的清晰可见。
1.4熔焊技术
首先准备熔焊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微型焊枪、助焊剂和焊料,助焊剂用于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确保焊接部位的洁净,以提高焊接质量,焊料一般选用与花丝材质相匹配金属,以确保焊接后颜色和质地的一致。然后将编织好的花丝图案轻放在基材表面,使用微型焊枪进行局部加热,焊枪温度需严格控制在合适范围,通常为600-800℃,以防止金属过热导致变形,加热过程中将焊料置于花丝和基材的接触点,通过焊枪热量使焊料熔化,填充在花丝与基材之间的缝隙中,最后熔焊完成后待焊接部位自然冷却,形成牢固固定点,整个过程要求操作者具备高度的精细操作能力和丰富的经验,以确保花丝图案完美固定和整体艺术效果的实现。
2.1现代工具与设备应用
现代工具与设备应用可以提高制作效率,保证该技艺的精准度和美观性,比如可使用激光切割机进行花丝材料精细切割,传统手工切割虽展现了极高工艺水平,但激光切割能够在保证极高精度同时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特别适合复杂和精细图案的创作,或者引入微型电动打磨机来对完成作品进行抛光处理,相比于传统手工抛光,电动打磨机可以更加均匀、精细地处理作品表面,让成品展现出更加细腻的金属光泽。
2.2材料科技创新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发展和应用,花丝镶嵌艺术得以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出其独特魅力和更高工艺价值,首先纳米材料技术应用极大提高了花丝镶嵌制品的耐久性和细节展现能力,通过利用纳米金属超细粒度,可以制造出更加细腻、坚硬花丝材料,这使得镶嵌出图案更加精细且具有更长保存时间,并且纳米涂层技术也被用于提高成品的防腐蚀能力和表面光泽,进一步增强视觉效果和物理性能。其次合金技术的创新为花丝镶嵌技艺引入更多种类的材料选择,通过精确控制金属合金的成分比例,不仅可以创造出各种颜色和光泽的金属线条,还能够根据制作需要调整材料的硬度和塑形能力,从而适应更加复杂和精细的设计需求。最后生态材料的开发使用,对于实现花丝镶嵌技艺的环境友好型生产同样重要,目前研究者们正在探索可持续获取且对环境影响最小原材料,如回收金属利用和生物基材料开发,以减少花丝镶嵌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2.3 3D打印与数字化设计技术应用
在非遗花丝镶嵌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中,3D打印与数字化设计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现代技术不仅提高了制作效率,还为艺术家创造了无限可能性,同时确保工艺精准传承。其中数字化设计软件允许艺术家在虚拟环境中精细地绘制和调整花丝图案,从而实现极高设计精度和复杂度,该方法不但缩短设计阶段时间,还使得图案更加丰富和精细,大大提升最终产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3D打印技术在花丝镶嵌模具制作中起到了革命性作用,通过使用3D打印技术精确制造出复杂的镶嵌模具,艺术家能够以前所未有精度和速度完成镶嵌工作,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还确保每件作品的一致性和高质量。最后结合数字化扫描技术,可以对传统作品进行高精度扫描和数字档案保存,为技艺传承提供一个可靠数字化参考资源库,这样即便是极端情况下,也能够准确地复原和再现古老的技艺。
2.4教育整合
教育整合需要由教育部门与文化保护机构联合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确保教育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课程设计需涵盖花丝镶嵌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基础理论、工艺流程及实操技巧等,旨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其基础课程包括花丝镶嵌历史与文化、材料学基础、工艺理论等,进阶课程则更侧重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如金属材料处理、细丝制作技巧、图案设计与镶嵌实操等。之后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设置实验室和工作坊,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花丝镶嵌的各个技术环节,通过校内外实习安排,使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到真实的工艺生产和修复项目中。或者邀请经验丰富的花丝镶嵌工艺师担任兼职教师或讲师,以师承形式传授技艺,同时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年轻教师,形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承链,并鼓励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与花丝镶嵌技艺课程之间的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创新思维。
结语:综上所述,花丝镶嵌作为一项独具匠心非遗技艺,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与美感,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挑战,保护与传承这门技艺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不断创新与年轻一代的积极参与,通过系统保护措施和多元传承途径,使得在新时代背景下让花丝镶嵌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机与光彩,延续其独特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高聪,胡亮亮. 传统花丝镶嵌工艺的创新和发展[J]. 天工,2024,(14):48-50.
[2]刘洪波,梁一帆,刘虹.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探索革新——以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为例[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22,2(07):133-135.
[3]李盛. 花丝镶嵌 精密如发的非遗绝技[J]. 工会博览,2022,(1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