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影响因素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06
/ 2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影响因素及建议

刘珊杉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100872

摘要:青春期是个体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个体会感到迷茫与混乱,如果能解决这一危机,便能顺利进入成年期。个体的人格特征、探索取向和认知成熟度,与父母、朋友和学校的关系,所处的时代特征都影响了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本文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青少年形成自我同一性提出建议,帮助青少年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适应;探索

一.研究背景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由Erikson 在20世纪 50 年代提出以来,一直是心理学等相关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其实是Erikson人格发展理论中第五阶段,处于12-20岁青春期的个体确定自我意识和形成自我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个体在这一阶段能形成自我同一性,那么在之后的升学、就业等重大人生阶段便能较为顺利地适应且取得较好的成绩,反之则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难以适应新的环境。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阶段,高考后志愿的填报直接关系着大学的专业选择及之后的职业方向,若等到高考完后根据他人的推荐来填报相应专业,那么青少年便丧失了主动把握自己人生的机会,在之后的大学学习及求职中由于选择不喜欢的或者不适合的专业而感到迷茫无所适从。因此本文从自我同一性的经典理论中探讨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帮助青少年形成自我同一性,以便顺利进入社会生活中。

二.经典理论

Erikson(1998)在临床研究中注意到自我同一性的性质由3部分组成,包括个体的生物学状态、个人的经验组织和社会文化背景,这些使个体成为独特和连续的存在,并为个人提供方向和意义感,但他缺乏对自我同一性概念边界的清晰表达。Marcia(1966)进一步提出自我同一性的两个维度:探索和承诺,利用结构式访谈,Marcia依据个体是否经历探索并达到承诺将青少年分为4种状态:(1)同一性完成型,经历了探索并形成了明确的承诺;(2)延缓型,正在探索尚未形成承诺;(3)早闭型,没有经历探索就形成了稳定的承诺;(4)弥散型,不主动进行探索也没有形成稳定的承诺。虽然Marcia利用操作性定义去测量自我同一性的不同状态,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丢失了同一性过程的复杂性。随着纵向研究的积累,研究者发现同一性的发展存在着倒退现象,Kroger(1996)提出了倒退的3种形式:失衡、固化和整合失败,其中失衡是从完成退行到探索阶段,为之后更好的整合提供经验基础,而固化和整合失败则是从完成倒退到早闭或者弥散阶段,这种退行不利于个体的发展。除了从发展状态来研究同一性以外,许多研究者尝试对自我同一性概念进行整合并提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同一性是建构的,另一种认为同一性是发现的。Grotevant(1987)采用建构主义的观点将同一性视为个体与世界互动的结构或框架,通过搜集有关自己及周围环境的信息,进行多样探索,根据环境的信息反馈和自身的状态,做出合适的选择并投入,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个体通过不断与外部环境的碰撞,自身也在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最终建构了自己的同一性框架。Waterman(2011)则认为人内部具有充满潜能的“真我”,限定着主体发展的方向和范围,当个体发现了这一“真我”,并选择与内部天性一致的同一性活动且表达出来时,个体会感到和谐的精神状态,表现为幸福感的特征。当代的研究者认为同一性应该是二者相互结合,个体主动创造机会与环境进行互动,当环境吻合了个体的内在天性时,便可激起积极体验,从而促进同一性的形成。

三.影响因素

  1. 微观层面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在微观层面主要受个体的人格特征、探索取向、认知成熟度所影响。郭金山、车文博(2004)发现中国大学生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有关,其中同一性完成型的大学生主要表现为进取、乐观、对新经验持开放态度以及人际关系维度的负相关,而延缓型则有较多的负面情绪体验,能积极探索但易不切实际,情绪稳定性较低。Berzonsky(1990)将个体探索取向分为信息风格、规范风格、弥散/回避风格,信息风格的个体能主动探索各种选择,寻求信息,并形成灵活的承诺,与同一性完成型的形成有一定的一致性。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阶段,其中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像操作真实客体与事件一样操作思想,与没有达到这一认知阶段的同伴相比,他们更可能想象理想的自我,提出和解决同一性问题。

  1. 中观层面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在中观层面与父母、朋友、学校息息相关。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影响到其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进程,王树青等人(2008)研究发现父母教养中的权威性有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的同一性加工风格,从而使个体更可能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避免同一性扩散。同时,丁俊扬(2016)发现亲子沟通与青少年友谊质量能显著预测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发展,青少年与父母沟通越积极,与同伴的交往也更亲密,个体更能主动进行自我探索,最终达到同一性的获得状态。对于学校可提供的帮助,徐子茜(2020)认为职业生涯辅导课的干预对于高中生的同一性发展有部分效果。凌霄(2023)在新高考背景下,对高考后的学生运用体验式生涯团体形式,以升学规划和志愿填报为主要辅导内容进行团体干预活动,发现个性化指导能提高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与生涯成熟度。

  1. 宏观层面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在宏观层面上不仅体现在个体经历的环境变化,更受时代与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个体从高中到大学,从求学到就业的不同阶段,都面临着内在自我与外部客体的矛盾,这种环境变化可能导致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整合失调,从而促使他们对自我同一性进行重新思考并积极探索,在变化中保持适应性。个体生活在时代中,因此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发展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时代的特色,根据 Côté(1996)“文化-同一性联系”的论述,现代生活中,人们自我同一性状态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出现了更多的弥散型。刘卫华和杨怀中(2007)指出科技发展会打破旧有观点,使个体感到更多的不确定性与焦虑,增加同一性危机,但同时也对同一性重构起促进作用。中国的青少年在学校里普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自我同一性时也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内化为个人价值观的一部分,形成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的个体自我同一性。

四.相关建议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同时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学业规划和职业选择紧密联系,因此帮助青少年构建自我同一性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社会层面,要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实现社会价值纳入到自我同一性中,同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实践中融入科技创新的理念,让青少年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时学会使用科学的武器寻求新的自我同一性。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青少年需要学会将人工智能作为工具来使用,如定制个性化学习计划、整合相关领域的数据及信息,借助人工智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为同一性的探索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第二,学校层面,要尽早开展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相关的心理学课程或职业体验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学生能对自我进行初步探索,同时也能了解不同领域的职业信息,在老师的带领下青少年对于未来的规划能有更清晰的认识,这为青少年进一步了解自我和寻求外部信息提供了指引;第三,家庭层面,父母应与子女进行自由、开放的情感和信息交流,将自己所从事的与职业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子女,鼓励青少年去探索与自己兴趣和才能有关的课程及领域,引导孩子使用网络搜索或实地调研的方法去搜集所需的信息与资源,在给予适当指导的同时让青少年能有充分的机会去探索,这为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提供了安全的家庭教育环境;第四,个人层面,当青少年在现阶段感到迷茫与不适应时,其实正处于同一性危机阶段,也是构建自我同一性的最佳时期。个体应首先对自我有所认知,结合学校相关职业体验课程及实践活动,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及擅长的方向,如果暂时没有找到,也可以在持续的学科学习及生活中发现能让自己高度投入和感到愉快的体验,这种体验实质上通向自我发现的“真实自我”,即个人的潜能。当青少年找到这种独特的内在天性时,还需要关注外部的环境,利用已有的家庭和学校资源,不断进行探索,在多种尝试中选择与自身状态最契合的活动并投入其中。与此同时,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青少年选择并投入相关领域时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与朋友相互倾诉,青少年可以减少对自我的困惑同时获得理解和支持,这对形成自我同一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五.总结

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不仅会感到身体各项特征在显著变化,内心也会产生诸多冲突,在迷茫与反抗交织的情绪中,青少年唯有形成自我同一性才能顺利度过危机进入下一阶段,而这不单是青少年自己的努力,需要学校、父母和社会的共同引导,容许青少年尝试不同角色,这样个体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同一性活动,在变化着的外部环境中保持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凌霄.新高考背景下体验式生涯团体对高考后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生涯成熟度干预效果探究[J].成才,2023,(18):4-7.

[2]徐子茜.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及与其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职业生涯辅导的干预[D].西南大学.

[3]冯晓杭,高超越.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影响: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2,(41):76-79.

[4]冼柳婷.青少年社会地位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