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信息中心
摘要:本文探讨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生态修复的关键策略,包括水体修复、土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被恢复。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从而使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走向更大的成功。
关键词: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策略
引言: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是应对生态环境退化、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态系统功能减弱问题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背景下,实施有效的生态修复策略,能够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推动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生态修复策略的应用效果和价值,以期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提供更多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水体修复
1.1河道治理与湿地修复
河道治理的核心是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防止河道淤积和水体污染。治理措施包括河道清淤、岸线修复、植被恢复和生物治理。通过清除河床底部的泥沙和污染物,恢复河道的排水能力和水质[1]。湿地修复则通过恢复或人工构建湿地,增强其水质净化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湿地不仅能过滤污染物,还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的栖息地。
1.2湖泊和水库生态恢复
湖泊和水库是重要的淡水资源,恢复措施包括控制污染源、恢复水生植被和调整水体营养结构。控制污染源减少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恢复水生植被通过种植多层次的水生植物体系,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调整营养结构通过控制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防止富营养化,保持水质清洁。
1.3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
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修复措施包括源头控制、监测预警和修复技术的应用。源头控制通过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进入地下水系统的污染物。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如抽水处理)、化学修复(如原位化学氧化)和生物修复(如生物降解),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法。
2、土壤修复
2.1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土壤污染治理中,物理方法的应用,如土壤洗脱,可将污染物从土壤中移除;化学方法的应用,如原位化学氧化,可有效降解污染物;生物方法的应用,如植物修复,可利用特定植物吸收和降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这些技术应根据污染物类型、污染程度和土壤特性进行综合考虑,以取得最佳治理效果。
2.2退化土地恢复与再利用
退化土地恢复与再利用是土壤修复的重要内容,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使退化土地重新具备生产力。具体措施包括土地平整、施用有机肥和改良剂、植被恢复等。通过这些措施,增强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和养分供应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合理规划土地用途,推动退化土地的再利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农田和林地生态修复
农田和林地生态修复的目的是恢复并提升生态系统的功能。农田生态修复措施包括轮作、间作和绿色肥料施用,通过多样化种植提高土壤肥力和结构[2]。林地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植树造林、森林抚育和病虫害防治,通过增加森林覆盖率和树种多样性,改善林地生态环境。农田和林地的生态修复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力,还能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3、生物多样性保护
3.1栖息地保护与恢复
栖息地保护是指保护现有的自然栖息地,防止其进一步破坏,保障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恢复退化的栖息地,应采用植被恢复、水源修复和土地整治等措施,使其重新具备支持生物多样性所需的条件。具体方法包括种植本土植物、修复水体和湿地、减少人类活动干扰等。
3.2生态廊道建设
生态廊道建设通过连接分隔的栖息地,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觅食和繁殖的通道,增强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物种交流。廊道建设应考虑区域生态特征和物种需求,合理规划廊道位置和宽度,保障廊道内环境的多样性和适宜性。生态廊道可以是河流、绿带或森林带,通过这些廊道,动植物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自由移动,促进基因交流,增强物种的生存能力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
3.3濒危物种保护和增殖
濒危物种保护和增殖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定和实施濒危物种保护计划,采取人工繁育、野外放归和栖息地改善等措施,增加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和基因多样性。保护计划应结合科学研究,了解濒危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人工繁育通过在人工环境中繁殖濒危物种,并在适宜的时机将其放归自然,增强野生种群的稳定性和恢复力。
4、植被恢复
4.1植树造林与荒漠化治理
植树造林是提升森林覆盖率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大规模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土壤侵蚀。荒漠化治理则通过种植抗旱植物、构建防风固沙林和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恢复荒漠化地区的生态功能。这些措施不仅能防止土地退化,还能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承载力。
4.2草原生态恢复与管理
草原生态恢复与管理可恢复退化的草原生态系统,提高草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具体措施包括实施轮牧、休牧和草原围栏封育,减少过度放牧的压力,促进草原植被的自然恢复[3]
。引进和种植适应性强的草种,提高草原的覆盖率和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加强草原管理和监测,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原资源,保障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3城乡绿化与景观生态建设
城乡绿化与景观生态建设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内容。通过在城市和乡村地区种植各类绿化植物,建设公园、绿地和生态廊道,改善区域的微气候,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绿化应注重多样性和层次感,选用本地树种和耐污染植物,构建多功能的绿化体系。乡村绿化则应结合乡村特色和自然环境,营造生态美观的乡村景观,提升乡村的生态服务功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实施以水体修复、土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植被恢复为代表的生态修复策略,将充分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杨昆仑.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优化策略探讨[J].今日国土,2024,(03):33-35.
[2]毛学思.新时期农业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J].河北农机,2024,(05):127-129.
[3]田舒亦.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优化策略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3,(Z1):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