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千灯镇亭林小学 江苏省 215300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双减”政策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反思与调整,更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践行。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对其心理健康、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应运而生,成为连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体育锻炼、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然而,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师资力量不足、场地设施短缺、活动内容单一、家校合作不足以及安全管理难度大等困境,如何找到有效的解决出路,确保体育课后延时服务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双减;体育课后延时;困境
1.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开展的现状
1.1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普及情况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从城市到乡村,从重点学校到普通学校,体育课后延时服务逐渐普及,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学校通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服务时间、内容、师资等要素,确保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顺利开展。
1.2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成功案例与创新做法
1.2.1课程设置多样化
一些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如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舞蹈、武术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课程。同时,学校还注重课程的创新,引入趣味运动会、体育节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1.2.2师资力量专业化
为了确保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一些学校积极引进专业的体育俱乐部教师,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学校还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2.3家校合作紧密
家校合作在体育课后延时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需求,共同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家长也积极参与学校的体育活动,为孩子们加油助威,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氛围。
2.体育课后延时服务面临的困境
尽管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困境。
2.1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是体育课后延时服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许多学校面临着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和编制限制,部分学校难以引进足够的体育教师;另一方面,现有体育教师在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课后延时服务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2.2场地设施短缺
体育课后延时服务需要充足的场地和设施作为支撑。然而,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严重短缺,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这不仅限制了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范围和内容,也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
2.3活动内容单一
当前,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活动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在制定活动方案时缺乏对学生兴趣和需求的深入了解,以及缺乏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单一的活动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也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2.4家校合作不足
家校合作是体育课后延时服务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存在不足。一方面,学校可能未能及时向家长传达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导致家长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支持;另一方面,家长可能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法积极参与学校的体育活动,也无法为孩子的体育锻炼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2.5安全管理难度大
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涉及学生的安全和健康问题,因此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数量众多、活动场地复杂等因素,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体育课后延时服务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场地设施短缺、活动内容单一、家校合作不足以及安全管理难度大等困境。这些困境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顺利开展和效果提升,也制约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优化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策略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对于编制与招聘:政府和教育部门应适当增加体育教师的编制,鼓励学校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更多优秀的体育教师,充实师资力量;其次,对于专业培训与提升:加强对现有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可以组织定期的体育教学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分享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然后,对于激励机制建设: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可以通过设立奖励基金、职称评定倾斜等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2完善场地设施建设
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确保每所学校都具备基本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同时,鼓励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共享体育场地设施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然后,可以探索与社会机构合作,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最后,定期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安全、完好、适用。对于老旧、损坏的设施要及时进行修缮或更换。
3.3丰富活动内容与创新形式
多元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涵盖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舞蹈、武术等多种项目。同时,可以引入趣味运动会、体育节等活动形式,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4个性化教学方案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不同兴趣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项目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对于科技融合与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穿戴设备、在线教学平台等辅助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然后,可以探索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3.5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
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建立定期的家校联系机制,如家长会、微信群等,及时向家长传达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情况;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体育活动和课后延时服务,为孩子的体育锻炼提供支持和帮助。可以组织亲子运动会、家庭体育挑战等活动形式,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促进孩子的体育锻炼。
3.6强化安全管理与保障
3.6.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和完善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操作流程。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6.2加强场地设施安全检查
定期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完好、适用。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要及时进行整改或停用。
3.6.3配备专业医护人员
在大型体育活动或课后延时服务期间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和急救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救治受伤学生。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结论
“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面对当前存在的诸多困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场地设施、丰富课程内容、促进家校合作等措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体育学习环境,推动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有效开展,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参考文献:
[1]张飞.“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改善策略研究[J].好家长,2023,(38):61-63.
[2]李伟杰,吴海鸥,韩朦.“双减”政策下学校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科学化探究[J].内江科技,2023,44(1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