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应用于黄疸新生儿护理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03
/ 2

健康教育应用于黄疸新生儿护理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吴文杰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黄疸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确定,2023年全年,以本院收治60例黄疸新生儿为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纳入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30例,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比较2组黄疸改善情况(血清胆红素、黄疸指数)、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黄疸改善情况,护理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观察组96.67%,对照组7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黄疸新生儿患儿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儿黄疸情况,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提升。

【关键词】健康教育;黄疸;新生儿;护理效果

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表现为,新生儿面部、颈部呈浅黄色改变,严重者巩膜、躯干、四肢等部位出现黄染,根据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不同、胆红素水平差异等可将黄疸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1]。该疾病在临床中常见,多采用光照方式治疗,利于降低胆红素水平,使黄疸消退。但因产妇易受到环境影响,对新生儿问题过度担忧,考虑与对新生儿黄疸认知不足有关。基于此,黄疸患儿护理过程中,需同步开展健康教育。本文以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探究健康教育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确定,2023.01-2023.12,选择此期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足月新生儿,随机数表法按1:1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30例,19例男、11例女,日龄5-20d(8.96±1.18)d。观察组患儿30例,17例男、13例女,日龄5-20d(9.02±1.12)d。

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新生儿黄疸;②本次研究前未接受黄疸治疗;③家属知情。

排除标准:①胎儿未足月;②先天性疾病;③中途退出或家属依从性差。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士需对患儿虹膜、皮肤、大小便等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并注意是否出现发热、皮肤感染、脐带感染等症状。持续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加强保暖。

观察组加用健康教育,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口头宣教、发放宣传手册、播放科普视频、宣传栏张贴海报等。①疾病知识宣教。护士应在患儿入院后主动与家属进行沟通,评估其对新生儿黄疸了解程度,结合其文化程度与理解能力进行黄疸相关疾病宣教,内容涉及发病原因、病理机制、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通过提高家长对疾病知晓程度,减轻其焦虑感。同时,需强调配合治疗对疾病治疗效果的硬性,进一步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展开。②护理知识宣教。黄疸湿热相搏,患儿常感皮肤瘙痒,故需加强皮肤护理。同时,需要注意清洁患儿口腔、外阴等部位,保证患儿皮肤洁净、干燥。护士需教会产妇判断水温正确方式,注意观察皮肤是否有湿疹等异常;注意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情况等。③环境知识。护士应为患儿营造良好病房环境,及时清扫消毒,定期开窗,保证室内空气流畅,避免潮湿。同时需做好患儿保暖工作,降低感冒风险。④哺乳及抚触知识。维持胃肠道正常蠕动、规律性排便可帮助降低体内胆红素。护士需指导产妇学会正确哺乳方式、哺乳后不良反应解决措施等。适当抚触在促进患儿胃肠蠕动方面有理想效果,可促排便,利于降低胆红素。⑤用药指导及其他。喂药时应稍微抬高患儿头部,避免呛咳、药物反流。服药后,需注意观察患儿皮肤、大便颜色变化情况。此外,护士应讲解部分生活护理技巧,如换尿布片、沐浴、穿衣等,耐心解答家属问题,提高其护理管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黄疸改善情况(血清胆红素、黄疸指数)、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完全、基本、未掌握)。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计量资料:(±s)表示、组间对比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组间对比检验,差异性标准P<0.05,SPSS 24.0软件为统计工具。

2 结果

2.1黄疸改善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黄疸改善情况(±s)

组别

例数

血清胆红素(umol/L)

黄疸指数(pmol/L)

观察组

30

130.08±14.26

57.05±8.13

对照组

30

168.54±16.58

90.22±10.24

t

9.633

13.895

P

0.000

0.000

2.2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

观察组96.67%,对照组7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n(%)

组别

例数

掌握

基本

未掌握

总掌握度

观察组

30

12(40.00)

17(56.67)

1(3.33)

29(96.67)

对照组

30

9(30.00)

14(46.67)

7(23.33)

23(76.67)

5.192

P

0.023

3 讨论

胆红素代谢是新生儿的一个特点,其出生2-5d后出现的生理性黄疸是正常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干预,症状会随着胎便排出逐渐消失。但如果为病理性黄疸,就需要结合患儿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如光疗、药物治疗等。但即便是给予有效治疗,也可能遗留听力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等症状。因为,为对治疗效果做出进一步保证,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十分重要。然而,多数患儿家属对黄疸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存在错误认知,不仅会做出错误判断,还有可能引发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患儿康复

[2]。基于此,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一方面可提高其对疾病了解程度,另一方面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故本次研究结果示,护理后观察组黄疸改善情况及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健康教育对患儿黄疸恢复有促进作用,可提升家属对疾病了解程度。分析原因,通过健康宣教,使得患儿家属对新生儿黄疸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护理知识、环境管理、哺乳及抚触等方面干预下,家属对患儿的护理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促进胎便排出,利于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与黄疸指数,加速症状消退[3]

综上,新生儿黄疸患儿护理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效果理想,可促进症状改善,并加深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可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琼,马雪,何启迪,等.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妇幼护理,2024,4(3):631-633.

[2]李伶,王洁. 基于微视频的健康教育对日间光疗室黄疸新生儿照顾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22,14(3):160-162.

[3]龙桂花.健康教育与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应用[J]. 黑龙江中医药,2022,51(4):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