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陕西省联社)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文章摘要]审计监督作为农信机构监督检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技赋能农信机构持续稳健发展为目标,以审计数字化建设为主要载体推进审计监督智能化建设,提升科技引领审计能力,逐步实现审计监督数字化、审计作业在线化、审计管理可视化、审计模式有效化、数据支撑高效化,持续推动农信机构金融审计数字创新。
[关键词]审计监督 智能化 数字化
金融科技时代,百舸争流,创新者先。在金融信息科技进入全面数字化阶段的大背景下,手持终端数据确认、线上审计、远程审计、嵌入型软件跟踪审计等成为审计人员新的审计方式,使得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疑点发现、延伸审计等各个层面的审计监督更加及时、全面、科学、准确。近年来,陕西农信机构持续加强审计模式和方式方法的探索、创新和应用。
一、建设原则
坚持风险为导向,以精益思想为基础,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标准建设数字化的监审服务平台,着力提升审计监督和内增价值核心能力,助推数字化审计转型升级,通过数据自动化收集、分析,实现数字化审计、非接触式审计等审计服务功能,提供实时有效的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和业务监测,实现对“现场审计+非现场审计”的有力支撑。
为加快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在推进农信机构改革提升中的作用,审计监督数字化、智能化功能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一)业务为本,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坚持需求牵引,做好顶层设计
(二)数据为基,以风险防控为前提,风险关口前移,突出审计重点
(三)平台为效,以精益思想为基础,秉承创新引领,积极研究探索
(四)思维为纲,以合规稳健为目的,系统学习应用,推进合规发展
(五)质效为目,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加强统筹协调,稳步深化推进
二、建设目标
落实落细“科技强审”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的实效性和业务全覆盖,建立健全持续性监测机制和风险技术监测体系,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和指导性作用,实现审计方式多元化、自动化,审计发现针对性、精准性,对审计信息系统数据自动化采集、分析、可视化展示及风险预警进行探索研究。
三、主要建设思路和规划
随着金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审计监督数字化优势日益凸显,通过对审计对象内外部相关业务经营管理数据和资料的不间断收集、整理,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流程进行分析的审计程序。
(一)数据来源
审计数据是开展审计活动的主要证据来源,是审计监督的基础,脱离了真实、完整、及时、正确的业务数据,审计监督就会陷入困境。目前全省农信机构审计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审计方式单一、数据质量低、数据反映问题结果认可度低等问题,而自动化技术可以解决数据标准化问题,将不同数据进行筛选、分类,并对数据格式标准化。
(二)数据获取
数据获取方式多种多样,针对数据集中程度和数据仓库建立与否等情况,主要有以下四种获取方式:
1.核心系统提取数据。直接从核心系统下载并导入审计数据集市或者相应的审计数据库中,审计部门可以根据重点关注内容提出持续风险监测的需求,采用常态的方式对核心主要业务交易数据进行提炼分析。
2.从数据仓库挖掘数据。数据库的优势在于数据加载较为全面,能够覆盖全省的主要业务管理系统,且数据的提取、清晰、存储、调用、维护都在统一的标准由专职管理员负责。对于审计部门来说,只需要设计接口就可以从数据仓库中提取所需要的数据。
3.获取管理系统信息查询权限。审计人员可以申请成为主要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借此获取查询权限,打通信息渠道,作为查询用户具有一定的专业管理主题和数据下载权限,使用经营分析系统所提供的分析查询功能,开展指标查询等较为基础的审计工作。另外,审计人员可以借助业务管理部门的数据集市和联机分析处理工具开展一些较为基础的审计工作。
4.要求机构定期或者不定期提供各类信息,帮助初步了解经营管理情况及风险市场分布状况,为将来数据条件具备时开展更加深入的审计工作做好准备。另外,监管1104报表系统数据和综合报表系统数据也可以作为基础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的审计工作的重要补充。
(三)实现方式
金融行业已步入数据为王的时代,大数据应用和分析已渗透到金融系统的各项业务和发展规划中,伴随多维分析、实时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技术迭代发展,将进一步加速信息大数据赋能步伐。在自动化建设中,通过数图结合实现诸如深度优先、广度优先遍历,最短路径等算法。
1.多维度分析
多维分析旨在协助审计人员,通过数据切片、筛选、过滤、旋转、上卷、下钻等操作,在海量的数据中快速探查业务价值。通过围绕数据能力与分析服务,以“数据业务化、服务自助化”为导向,统筹在线、离线及实时数据需求,打造由数据立方体、极算引擎、高性能缓存、一体化访问等技术多维分析平台。
2.实时化分析
实时分析用于实现海量数据实时摄入、低延时自助探查分析,提供实时摄入流数据到分析引擎中,结合预聚合、压缩存储等技术实现低延时
“入库即查”的分析能力。未来在实时分析引擎选型评测基础上,将进一步提升自助灵活、低延时的实时分析能力,支持实时行为识别(BI)、用户行为分析、实时监测等场景。
3.用户画像与自动化决策
农信机构通过收集用户各类基础数据,对用户进行分类并画像, 从而进行精准营销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应用模式在行业中已是常态,如农信机构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资产基础等, 向客户量身推荐个性化的理财产品和银行服务。该行为不仅涉及到对客户个人金融信息的利用,还涉及到金融产品营销的合规性,两者都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
(四)建立风险指标
加强风险控制是全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了解审计风险指标对风险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风险指标在审计的主要用途:
1.用于各项业务进行日常监测,以便及时发现业务过程中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实现过程控制,提高风险管理和内控水平。
2.用于支撑现场审计项目。操作时按项目确定的目的、内容和范围进行风险扫描,实现精确审计和定点清除风险。
3.用于风险评估,未审计计划和审计项目的确定提供依据。根据风险检测发现的风险,在各农信机构、各业务产品、各业务流程的分布状况,定期确定审计划和审计项目,合理协调分配内部审计资源的力量。
4.利用风险指标定期或者不定期对行社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提示。既然风险指标在审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审计人员做好审计工作就必须不断的研究、收集风险指标,并还用风险指标按产品形成指标体系进行风险指标建设。
(五)可视化展示
建立统计报表、风险地图等专题模块,动态展示、预警农信机构在业务经营及管理中存在潜在风险,便于农信机构及时关注并采取措施,堵塞漏洞。
1.数据可视化
通过实现指标实时监测,提供下沉至机构可视化展示,满足全省用户的实时查询和监测。
2.提示风险点
图的模型对于分析关系更加直观,选择一批提取数据比较准确的模型,按月对比模型数据变化情况,确认风险点,跟进农信机构整改进度。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及重点
新思路新出路,新探索新突破,审计监督数字化转型应突出专业性、适用性、简洁性。审计监督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应持续迭代精进、久久为功,持续在加大审计创新力度上聚精力、凝智力,在盘活用好审计系统和审计资源上下功夫、挖潜力,向数据要效率、靠创新提效能。
参考文献:
[1]屠肖天,2017,《浙江大学》,《对大数据信息技术推动银行业风控创新的可行性研究》
[2]何仙慧 白峰,《投资与创业》2022年10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优化研究》
[3]陈艳丽,《中国市场》2021年5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智慧审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