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渡口区八桥镇双林社区卫生服务站 400080
社会、家庭、工作、学习、婚姻但因素都会对人们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当因生活压力较大而出现不良情绪时,还会对人们的生理机能造成影响。因外界原因而产生的烦躁、苦闷、焦虑等不良情绪都是正常的反应,也代表着机体脏腑气血活动顺畅。但如果深陷不良情绪也未积极进行调适,则会诱发或加重疾病。因此,面对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应对其引起重视,积极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改善。
1.不良情绪的危害
在中医上,将人的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这些都属于人的正常情绪表达。但如果情绪转变为“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悲、大惊、思虑过度”,就会对身体机能造成不利影响。长期处于情绪波动过大或心理压力过大的状况中,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不利于胃肠道血液循环,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消化功能下降,而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食欲不振等情况,进而诱发慢性胃炎、应激性胃炎、应激性胃溃疡等疾病,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
不良情绪除了极易诱发胃部疾病外,同时也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当人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等情绪时,交感神经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其胰岛素分泌会受到抑制,进而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同时,据有关数据统计,长期处于愤怒、过度劳累的人群,相比于性格开朗、情绪稳定的人群来说,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更高。这是因为,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时,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会导致血压快速上升,而对血管造成损害,因而极易诱发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除此之外,长期情绪波动过大、精神压力大,还会增加乳房增生、突发性耳聋、青光眼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2.调节不良情绪的中医方法
中医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多种多样,可通过饮食、注意力转移、穴位刺激等方式,让人们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调节,以维持心理平衡,减少不良情绪对机体造成的负面影响。
(1)饮食调节。中医有药食同源理论,在调节不良情绪时,可积极采用饮食进行调节干预。比如情绪焦虑、烦躁时,可食用苦瓜、苦菊、白菜、丝瓜、豆芽等疏肝泻火的蔬菜;情绪抑郁时,可食用南瓜、苹果、红薯等健脾和胃的食物。此外,汤羹和代茶饮也可对情绪调节起到积极作用,比如菊花雪梨银耳羹、四花茶。
(2)穴位刺激。选择特定的穴位,可促进血液循环,发挥疏肝解郁、宽胸理气的作用。按揉太冲穴位,沿骨缝间隙进行按压和前后滑动,可疏肝理气。情绪悲伤时,可用拇指对檀中穴进行按揉,并配合扩胸运动,可宽胸理气。当三焦的气化功能出现问题时,可以选择平躺并保持放松。用双手指腹部,从胸骨下方开始,沿着腹部中央的任脉向下按摩,或者按摩胃经,或者手指弯曲从小腹一直向上“兜”。完成这些动作后,可以练习鼓肚子吸气和收肚子呼气。另外,对内关穴、涌泉穴等按揉刺激,也有助于舒缓情绪压力,促进身心放松。
(3)音乐调节。音乐具有安定心神的效益,它能有力地缓解消极的心态并增强人体的整体健康。例如,在心情烦躁或愤怒的时候,人们可以选择欣赏《春江花月夜》或《百鸟朝凤》这样的音乐曲目;若失眠症状,可以收听诸如《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和《二泉映月》等音乐作品。
(4)梳头。人体中的十四道经脉在头部内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路径,梳头刺激这些经脉可以激活头部的经气,有助于促进血液流动,维持脏腑之间的气血与阴阳平衡。头部分布的重要穴位有多个地方,经常性的梳理头发可以刺激头皮的活力,有助于放松紧绷的神经,从而在调节情绪和保持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5)泡脚。泡脚可选择不同的中药方剂,将中药材开水熬煮40分钟左右,兑入温水泡脚。持续泡上长达一至两周的泡水,可以有助于缓解肝气滞结和各种情绪低落的症状。一旦这些不适症状消退,人的身体也会变得更舒适和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