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医学生思政教育内容优化与质量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8
/ 3

探讨医学生思政教育内容优化与质量提升

杨萍  蒋芸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芜湖医院(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医学生是将来从事医疗工作的筹备人才,其掌握医学理论和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医患关系处理,仅依靠自身的医术是无法胜任的。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伦理修养和人文素养。本文针对医学生思政教育背景与重要性分析,立足医学生自身的特征出发,对思政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融合,旨在为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的医学生,促进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学生;思政教育;内容优化;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医学生是将来医疗事业的骨干,开展思政教育,主要是要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良好的当代思政教育素养、广阔的学科视野、扎实的技术基础,并且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在教育、科研、管理等多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医学生思政教学方法优化过程中,德育工作要放在全课程的始终,而不能只限于少数教学内容,结合多个路径,持续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策略,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一、医学生思政教育的背景与重要性

(一)背景

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1983年,中共中央印发《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规定:现在国家综合类本科院校,以及各部、委机关所属院校,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均应设立政治工作或政工工作人员进修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20年2月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23年4月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学”仍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政教育核心宗旨与条件在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以此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帮助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具备良好的社会实践与理论创新精神,能够承担起与该领域有关的理论研究、宣传和教学工作,能够完成对学校的学生工作和社群的实践工作。

(二)重要性

医学生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水平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促进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他们优良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医疗工作中,医生要直面患者的生死、患者的痛苦和患者的希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医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医学道德观,恪守医生的职业道德,尊重生命和患者,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德育工作可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通过思想政治教学,使医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医疗工作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建立起一种对社会负责的理念,并且要主动地参加各种公益事业,关心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为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医护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具有重要意义,医学工作中,要有一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医学生能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职业心态,秉持着严谨的科研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

二、医学生思政教育内容优化与质量提升策略

(一)融入医学伦理与人文关怀教育

思政教育中,医疗伦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医师的职业道德、患者权利和医疗决策的道德规范。加强医学伦理学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医患关系中的道义责任,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学生[1]。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可以设置案例分析、伦理决策讨论等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对伦理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并使其具备分析问题、判断形势的能力。也可通过邀请有关医疗伦理学方面的专家、临床医师等开展专题讲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医疗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医疗道德建设中,人文教育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医学生应具有对患者的关爱、尊重、共情等能力,而这一切都要靠人文关怀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来。在课程设置中,可引入医学人文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医学与人文的联系,增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例如:针对某个案件分析,可选取生命伦理、患者隐私与医疗公平等议题。案例:某老年患者,因肺癌晚期而入院。其辗转多家医院,都被告知已是晚期,治疗无望。医生劝他接受缓和疗法,以缓解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但患者家属认为,应尽力治疗,而不是接受终末护理。当患者平静地接受缓和医疗服务时,其家属在医院发出质疑,问医生为何不继续使用其他有效疗法。案例牵涉许多问题,如伦理道德、患者自主权,家庭支持等。医学生应通过个案的探讨与分析,思考在满足患者意愿的前提下,为其提供最好的治疗。不仅要了解患者的权益,而且要注意其心理、情绪上的需求。借助个案研究,能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与人文素养,使其在日后的医疗实务工作中,能对每位病患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帮助。学校也可通过邀请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医师进行实际病例交流,以此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通过聆听医师们的心得,学生能对医疗道德的复杂与重要性有直观的认识。学生能够从真实的个案中,学会面对不同的道德问题,以此培养具有人文关怀、职业精神的医学人才。

(二)实施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结合

思政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医学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可以组织实践教学及社会服务工作,实践过程中,医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体会到自己所肩负的职业职责与社会使命,其将亲自参加医护工作,与市民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他人的需求及所遇到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认同感。通过实践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能锻炼其团队精神和交际能力。学校也可设立实习基地,从而优化思政教学质量。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对医德医风的认识更加深刻。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和实际医疗环境,并从中学习如何应对各种挑战,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通过实践教学,能让学生对医学专业的特点与要求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培养出良好的医德与职业道德[2]。学校鼓励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包括乡村医疗救助、公众健康宣教等义工活动,学生能对社会的多元与复杂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培养出对社会的热爱与责任感。志愿者活动既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又能加强其人文关怀与社会关怀。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医疗工作的内涵与使命,并能激励其为社会卫生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例如:某学校在当地社区医学中心建立实习基础,设备齐全,有专业的医护队伍,可为社区居民、老人和儿童提供医疗服务。每学期都会有一组医护人员到实习基地去做2星期的实习工作。学员实习阶段要经过训练,包括医疗常识、交际能力和社区服务意识的训练,也要了解实习基地的经营方式及所服务的客户特性。实习期内,每个学员将分配到专业小组,跟随医生完成每日工作。实习基地,学生可以亲自到社区进行诊断和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基础服务,如量体温、血压,给予用药指导等。也将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实习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医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养成对患者的关怀与责任意识。

(三)创新教育方法与技术手段

如何优化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行业的热门话题。要做到持续优化与提升,必须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教学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开发优质的思想政治课素材,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途径。利用网络课程、虚拟实验室、交互式仿真等手段,使高校思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热情。通过制作优质的课件,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教学过程采取翻转教室、混合学习等现代化教育方式,也是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3]。翻转课堂能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与讨论机会,促使其自主学习、深入思考。而混合教育可以将传统的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优点相结合,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更灵活、更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教学也可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能够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和需求,从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推演与引导,既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以某医学院校为例,开展关于医学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时,通过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不断革新,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者运用专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以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为主要内容,设计和制作网络课堂。该课件以图文为主,辅以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医疗道德和职业道德中的重点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在传统“线下”教学之外,教育者也引进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如翻转教室、混合学习。通过预先安排网络教学,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在课堂上开展个案讨论与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分析,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学习状况与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的推荐,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课程执行期间,教育者会持续收集学生的回馈,并依此对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适当调整,以期为医学院校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

要优化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的发展。其中重要战略就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思政理论教师的业务水平,特别是在医学人文、心理健康方面。培训内容包括最新的教育理念、心理学、医学伦理等方面的知识,使教师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需求,以此提高教学效果。除校内培训外,多学科协作也应该得到应用。邀请哲学、史学、文学等学科的权威学者来讲授医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思路和眼界[4]。比如历史学者可使学生明白医药发展的历史脉络,而文学学者可通过文学作品,使学生认识到诸如医疗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交互学科协作,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引起学生对课堂的浓厚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行导师制是学校的又一重要举措,每个医学院都有一名资深教师为学员提供个性化的学业辅导及生涯规划。通过与教师的紧密沟通,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有清晰的认识,从而为自己量身定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和发展方向,同时也能从导师那里获得相应的学科支持与指导。实行导师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潜能,为将来从事医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建立评价与反馈机制

构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估和反馈机制,是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要保证教学内容的高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必须建立综合的评价制度,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考核,还要对其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进行全面评价,有利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了解,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指导。通过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满意度调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评估的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对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进行收集,掌握其实际需求和期待,进而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优化与调整。及时的反馈不仅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也可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教育者也要加强对学生的自我反省,提高其自学能力,以此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5]。通过写学习日志或者是自我反省,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想法和困难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成长与收获进行归纳,明确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学生才能对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使得自己更加完善,从而增强自己的管理与自律能力。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自我反省报告进行检查,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六)构建校园文化和环境

思政教育内容优化与教育创新,其中构建校园文化和环境至关重要。学校通过开展各类学术讲座、文化节、体育比赛等,使学生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其对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兴趣,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既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又能增进学生间的沟通与协作,以此发展其团体意识与领导才能。学校也可通过开展思政教育讲座,或是通过模拟演练,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从而防范各种事故的发生。学校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与支援服务系统,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压力。学校更要提倡师生间的公开交流,营造一种平等、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可以了解并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困难[6]。唯有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下,学生才会感到来自校园的关心与支持,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之中,从而培养出积极的学习态度与人生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政在医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对思政教学的内容及策略进行改革,提高思政理论教学水平,既可以改善医学教学质量,才能使医学人才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也可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相信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对医疗学生思政工作的内容与方式进行持续探索,并对教育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从而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改善医学生德育的教学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素质,为医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悦羚,林茜,徐飞虎.健康焦虑背景下高职医学生思政教育现状与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3,9(24):61-65.

[2]张相华,方娟.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课程思政在医学生神经外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2,(13):158-160.

[3]匡法.新时代环境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研究路径[J].才智,2023,(33):33-36.

[4]何秀堂,覃慧,闵敏,曾韬.基于新时期高校思政建设的医学生思政教育研究[J].成才,2023,(22):41-42.

[5]师秀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内容优化与质量提升研究[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23,36(06):78-80.

[6]戴月舟.医学生思政教育内容优化与质量提升[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2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