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燕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513200
摘要:小长鼓舞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遗产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对其表现形式、程式性和表现性动作以及道具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小长鼓舞的整个舞蹈流程,从中体会小长鼓舞蹈对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本文就广东连山瑶族小长鼓舞的艺术特征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长鼓舞;民族;艺术特征
引言:连山瑶族小长鼓舞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表现瑶族人民精神活动与精神世界的舞蹈。小长鼓舞作为连山瑶族流传沿用的舞蹈,在进行还盘王愿活动时跳起舞蹈,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承载着当地人民特殊的感情,对研究当地艺术特征有着重要作用,是研究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材料。
一、小长鼓舞蹈的表现内容
小长鼓舞因其鼓体积较小,和另一个族系的排瑶长鼓舞作区分,更名为小长鼓舞。小长鼓舞是当地人民历史生活的凝聚,过去瑶族人民以游耕生活为主,作为迁徙民族,每迁徙一处需要建造房屋,素有“食尽一山过一山”之称,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舞蹈,这个舞蹈用来表达瑶族人的勤劳、善于创造和热爱生活[1]。
小长鼓舞的出现与当地人民的游耕生活有很大关系,房屋建造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来完成,通过把建造动作与舞蹈进行融合的方式可以让当地人民迅速掌握舞蹈动作,加快下一次迁徙的房屋建造,这有利于对当地人生命安全的保障以及居住条件的改善。瑶族人并没有自己的文字,日常生活大多靠口耳相传,通过舞蹈来记忆建造房屋的动作对当地人民建造房屋技艺的传承有很大的影响。
小长鼓舞对瑶族人的生产生活有着促进作用,瑶族人因其游耕生活方式必须要先进行房屋的建造才能进行食物的耕种,通过每年特定的舞蹈活动可以加快当地人民掌握建造动作的时间,加快耕种速度,促进当地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表达了当地人民吃苦耐劳,善于从实践中吸收创造的能力,以及生活的热情。
二、小长鼓舞的程式性动作
小长鼓舞的程式性动作是对自然景物进行抽象艺术性概括,每个民间舞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程式性动作,小长鼓舞的程式性动作是经过长时间的磨砺,一代一代人筛选出来的。程式性动作最具代表特征的是“莲花盖顶”,它结合了下肢的动作进行表演,技巧复杂,难度较大。
小长鼓舞在表现动作时会将两个程式性动作结合成组,一共有二十四个组,三个动作组成一套,每套动作都要在四个方位表演一次。程式性动作具有的不同含义,在动作组合时可利用不同含义的动作进行排列组合,其中最具有艺术形式的动作居于首位,过渡转换位置的动作居于末尾。小长鼓舞的表演形式多样,有二人表演和四人表演两种形式,通常情况下表演对象大多为男性,后来不断演化为出现男女对舞的形式。
在小长鼓舞中最具代表性的动作莫过于莲花盖顶,莲花盖顶首先需要两个人面面相对,双腿进行“正步半蹲”,左手进行“阳手横鼓”,放置于左腹前方,右手扶住鼓尾。第一个四拍脚步随着节拍做出动作,第一、二个节拍左脚向前落下半个脚间距,半蹲下去。右腿夹膝,右小腿向左前方抡。以左脚前脚掌为支撑点,右脚全脚掌刮地向左前方移动转一圈。第四拍时双腿直起,在这个过程中动作要连贯,行云流水。
连贯性动作主要负责将主动作连贯起来,对整个舞蹈的完成起辅助作用。行江是整个舞蹈动作最为常见的连贯动作,对整个舞蹈的完成有很大影响。首先要进行准备动作,双人面对面正步半蹲,双手小幅度的在身体左侧做“双晃手”,鼓头置于身体左侧下方,鼓身位于腰右侧 ,随手向左侧拧,眼睛看向右前方,同时右脚勾起向右前方迈去呈弓步。左脚向前做“撇拐蹲转”后直身站立。此动作代表着瑶族人民对祖先的敬意,换位的连贯性动作走势与身体顺向转动形成鲜明对比,整套连贯性动作行云流水,体现出“四方”的空间意识,寓意着“春夏秋冬”季节流转[2]。
三、小长鼓舞的表现性动作
小长鼓舞的表现性动作是根据房屋建造时用到的大多数动作转换改编而来,融合了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展现当地人勤劳善良,热于创作的特点。小长鼓舞的表现性动作有“平屋地”,“垫脚石”,“量木”,“上梁”,“盖房”等二十四个动作。
跳小长鼓舞时要按照套路的规则严格进行,首先要进行的动作是程式性动作,例如以莲花盖顶这种重要性动作作为在整场舞蹈的首位动作,之后从二十四个表现性动作中选出一个作为整套动作的第二个动作,最后选用一个连贯的程式性动作作为整套动作的收尾。进行对舞的双方舞蹈要具有一致性。将上述动作按逆时针方向在四个方位都表演一次之后回到原位,进行第二套动作的表演,以此类推,直至表演结束。
转天转地是小长鼓舞蹈二十四个表现性动作的第一个动作,对整个舞蹈具有引领作用。转天转地的动作根据四个节拍进行,第一个节拍,身体向左转的同时左脚向前方迈一步,成“点靠步”,做“正竖鼓”动作,并将其放于左前方,右手“击托”鼓尾。第二个节拍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向右前方迈一步,同时将左手的动作放置右跨前,右手“击按”鼓头,眼睛看向鼓的方向。第三个节拍与第一个节拍相同,顺势做击托。第四个节拍时向前半步,通过“闪跳”动作做“正步半蹲”,身体向右转,左手做“阳手横向横鼓”,右手击鼓。上述整套动作从瑶族民众的日常生活技艺传承而来,在瑶族民众世世代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延续流传,以固定的程序性舞蹈动作和习惯标志性律动,承载彰显着独属于该族群的民族族徽和符号,根植于瑶族舞蹈文化动作中
[3]。
小长鼓舞的特点多与腿部动作有关,这是因为瑶族人生活在山区,长年累月的山区劳作使得瑶族人多用腿部,因此将对腿部行动的观察更多地融入到舞蹈动作中,这是瑶族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细致观察的体现。这些动作粗犷中带着些含蓄,刚柔并济,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瑶族人的创造能力以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热情。
四、小长鼓舞蹈的道具特征
小长鼓为小长鼓舞提供鼓点节奏,中间中空,外层覆盖兽皮,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鼓身以红色为主,绘以花纹,花边以“狗牙花”作为装饰,鼓钉处有金黄色花穗作为装饰。有一些地区的小长鼓有“公鼓”和“母鼓”之分,鼓的两侧配一环为公,两环为母。
小长鼓的使用方法和点位常见的有“握鼓”,“阳手横鼓”,“阴手横鼓”,“正竖鼓”,“发竖鼓”等,通过这些方法来串联起每种动作,进行整场舞蹈的演出。
结论: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惯发展可以从侧面体现出当地的经济规模变化,同时也可以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瑶族小长鼓舞是当地人民在历史的劳作中不断提炼演化出来的舞蹈,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小长鼓舞,促进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尹仁竟、莫自省.连山民族民间艺术集锦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103-113
[2]胡蝶,张川.口承记忆、符号表征与文化阐释——以连州瑶安瑶族乡“高台小长鼓舞”为例[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4,21(01):180-188.
[3]张逸弛.广东连山小长鼓舞的文化功能探究[J].文学艺术周刊,2023,(16):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