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治疗后的护理与康复指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6
/ 1

心脏介入治疗后的护理与康复指南

吴艳华

广西医大开元琅东医院,广西南宁市,537000

心脏介入治疗,尤其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该技术通过微创手段,对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进行血运重建,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的优点。然而,介入治疗仅仅是治疗的开始,术后科学的护理与康复措施对于患者的恢复、预防再狭窄及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心脏介入治疗后的护理与康复指南。

一、术后基础护理

1 生命体征监测

心率与心律:术后应立即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与术前心电图对比,持续24小时心电监护,以监测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期并发症。

血压:对于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应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直至血压稳定后改为每小时测量一次。

神志:观察患者有无脑血管意外发生,尤其是术中用药后的反应。

2 穿刺部位护理

经桡动脉穿刺:术后立即拔除鞘管,局部按压彻底止血后予压迫器加压包扎。穿刺肢体略抬高,避免下垂,术后1小时内每15分钟观察一次肢体色泽、指温及指腹张力,制动腕关节4-6小时。

经股动脉穿刺:术后停用肝素4-6小时后,测定ACT<150s,拔除动脉鞘管,按压穿刺部位30分钟彻底止血,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8小时,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

3 尿量观察

术后应观察患者尿量,确保尿量充足(4-6小时内尿量应达到1000-2000ml),以清除造影剂、保护肾功能。患者因不习惯床上排尿常出现尿潴留,可予热敷、按摩膀胱促进排尿,必要时留置尿管。

二、药物治疗与预防

1 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支架内血栓及再狭窄的基石。支架术后患者应至少服用抗血小板药物12个月,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研究显示,这些药物能使支架内血栓风险降低33%,心肌梗死风险降低16%,死亡风险降低22%。12个月后,应根据医生指导继续服药,避免擅自停药。

2 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对于稳定斑块、降低血脂具有重要作用,冠心病患者应长期服用。不应盲目减小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疗效。

3 其他药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等,以控制相关基础疾病,减少心脏负担。

三、康复锻炼与生活方式调整

1 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耐力,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每周进行3-5次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从10-1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半小时或以上。支架术后患者应长期坚持运动康复,维持已形成的运动习惯。

2 饮食调整

合理膳食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应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胆固醇和盐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等优质蛋白。避免过饱,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3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坚决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以保护心脏健康。

4 改善睡眠与情绪管理

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改善睡眠质量,保证睡眠充足。注意情绪管理,保持心情愉悦、情绪平稳,避免过度紧张、兴奋或愤怒等不良情绪对心脏的影响。

四、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

1 心理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是一项新兴的手术,患者常存在紧张、恐惧等心理。责任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使患者安心养病,增强治疗信心。

2 定期复诊与随访

PCI手术后有一定的冠脉狭窄发生率,尤其是术后1年内。因此,患者应定期复诊,出院后1年内至少复诊4次(分别是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以后每半年复诊1次。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总结

心脏介入治疗后的护理与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基础护理、药物治疗、康复锻炼、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科学地实施这些措施,才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及其家属应充分了解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共同努力,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