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区中医医院,四川 雅安,625100
骨折,往往让人联想到痛苦和必要的手术治疗。然而,在中医的理念中,骨折的治疗并非只有西医手术一个选择。中医传统的手法复位治疗方法,在处理桡骨远端骨折时尤为出色。这种方法不仅显著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还加快了骨折愈合的速度,因此备受患者信赖和推崇。
一、什么是桡骨远端骨折?
人体前臂由两根主要骨骼构成,其中一根与大拇指相邻的骨骼称为桡骨。而在桡骨靠近手腕的部分,有一个特定的区域被称为桡骨远端。当不慎摔倒的情况时,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人们往往会使用手部接触地面,以此减少身体受到的冲击并作为支撑。因此,在摔倒后的伤害中,手腕骨折,特别是发生在桡骨远端的骨折,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伤害类型。
二、桡骨远端骨折的分期
1.早期:在受伤后的1-2周内,手法复位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然而,在治疗的起始阶段,患者普遍会出现肿胀,且可能伴随张力性水泡的出现。
2.中期:在受伤后的3-4周,肿胀已逐步减轻,骨痂生长明显,这标志着骨折断端正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然而,由于骨折部位的稳定性,手法复位操作将变得较为复杂和困难。
3.晚期:受伤4周以后,骨折断端的骨痂已经成熟定型,同时塑形改造也进入了稳定阶段。在此阶段,由于骨折部位的结构已经相对稳定,因此无法通过传统的手法进行复位或调整。若骨折部位出现了严重畸形且影响了其功能,为确保其正常功能的恢复,应采取手术治疗方案进行干预。
三、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正骨治疗
1.杨(天鹏)骨伤科的正骨手法
1.1 拔伸牵引:拔伸牵引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手动或借助专业器械,在患者受伤或疼痛的部位进行有控制的拉伸。这种拉伸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并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拔伸牵引的实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包括选择适当的拉伸方向、力量和持续时间,以确保治疗效果并避免可能的伤害。
1.2 手法复位:手法复位是一种专业的医疗技术,用于治疗骨折和关节脱位。它通过一系列精准而细腻的手法操作,如拔伸、旋转、折顶、回旋、端提、捺正、分骨、屈伸等,将错位的骨骼或关节恢复到正常位置。在进行手法复位时,医生需要非常小心和谨慎,确保手法轻柔而有力,以避免对关节囊、肌腱、血管和神经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医生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确保复位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2.外固定
使用小夹板固定技术,小夹板采用优质自然材料制成,具备出色的可塑性、韧性和弹性,完美符合“动静结合”的治疗理念。在治疗过程中,小夹板通过压垫的杠杆效应和患者肌肉的自然收缩,有效矫正骨折的成角和侧向位移,为骨折愈合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医生可以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和骨折愈合的进展,适时调整布缚带的松紧度,以便于持续监测治疗效果。
3.石膏固定
在夹板与石膏的比较中,石膏的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卓越的塑形性上,能够精确地贴合被固定肢体的形态,并借助三点固定的原理,有效预防骨折移位的可能。然而,石膏的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即质地比较坚硬,患者很难适应肢体在创伤后可能出现的肿胀情况。当肿胀消退后,石膏可能会变得过于松弛,这增加了骨折再次移位的风险。
4.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即“练功疗法”,古称之为“导引”,是中医传统康复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方法。在促进骨关节损伤康复、提高治疗效果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价值。历史上,医学家华佗所创立的五禽戏,是一种全身性的功能锻炼形式。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坚持执行握拳运动及肩肘关节的活动,以促进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强度。当固定装置被拆除后,患者应继续开展腕关节的屈伸练习和前臂的旋转活动,这些锻炼防范骨骼萎缩和减少手肩综合征的风险,是确保患者上肢功能全面恢复的关键。
5.内外用药
内服药物与外用药物是两种治疗骨折的重要方式,共同构成了治疗体系的核心。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的医学原理,为不同治疗阶段选择内外用药。在骨折初期,注重活血化瘀、减轻肿痛,因此可选用如活血散瘀汤等药物,以促进血液循环。随着治疗进入中期,转而重视接骨续损,此时可选用如桃红四物合剂、接骨丸等药物。在治疗进程的后期,重点强化筋骨、调养气血,并补充肝肾,采用壮筋养血汤、健步虎潜丸等方剂。针对老年患者,在治疗的中后期更应着重于气血的滋养与肝肾的补益。在移除固定装置后,推荐采取中药熏洗的方式,以达到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的效果。
总之,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手术并非唯一的解决方法。中医传统手法治疗同样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有效治疗骨折,而且由于其微创和快速恢复的特点,成为患者治疗骨折的一个可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