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测绘工程的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0
/ 2

基于测绘工程的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

王杰

身份证号码:420822198709165213

摘要自然保护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载体,其规划与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性。测绘工程作为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的基础工具,对于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旨在探讨测绘工程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实际管理中的实践价值,旨在提高保护区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首先介绍了测绘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强调了高精度测绘数据对于保护区边界划定、资源评估、生态系统分析的重要性。接着,文章深入分析了自然保护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如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以及这些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文章展示了测绘技术如何通过遥感、GIS等手段,对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以支持管理决策。

关键字测绘工程,3S技术,生态服务,持续监测

引言自然保护区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是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场所。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对于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至关重要。测绘工程作为获取地理信息和进行空间分析的重要手段,为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在全球范围内,自然保护区承担着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及资金与技术的不足,许多自然保护区面临着保护效果不理想、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先进的测绘技术,以科学、精确的方式进行规划和管理,以应对这些挑战。本研究将通过文献综述,分析测绘工程在国内外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案例,结合具体测绘技术的原理和实践,探讨其在规划、监测、决策支持等环节中的应用策略。我们将讨论测绘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为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新思路。

1、 测绘工程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的基础作用

1.1 测绘工程技术的概述

测绘工程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获取、处理、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信息的科学。它涵盖了遥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传统测绘技术等多个方面。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测绘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保护区的设立、边界划定、资源评估、生态研究等提供了精确、全面的数据基础[1]

1.2 测绘数据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

1.2.1 保护区设立与边界划定

测绘数据在确定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位置和边界时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地形图、遥感影像和实地测量,可以评估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等关键因素,确保保护区的设立能够涵盖关键生态区和物种栖息地。

1.2.2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估

测绘数据提供了关于土壤类型、水文特征、植被分布等自然资源信息,有助于评估保护区的生态健康状况。通过对历史测绘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生态环境的长期变化,为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2.3 保护与管理规划

在保护区的管理规划中,测绘数据支持制定精细化的分区管理策略。通过GIS分析,可以识别敏感生态区域、重要栖息地和关键生态过程,为设立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提供依据。测绘数据还可以用于设计巡护路线、设立监测点,优化资源分配,提高管理效率[2]

2、 自然保护区规划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2.1 自然保护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自然保护区的规划是一项严谨而复杂的任务,它基于一系列核心原则,旨在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时平衡社会、经济和生态的需求。科学性原则 强调规划必须基于对保护区生态系统、物种分布和生态过程的深入理解。这包括对保护区内的动植物群落、生境类型、生态过程以及生物地理学的详尽研究。

完整性原则 旨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这意味着规划应尽可能涵盖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避免破碎化的保护区域。

持久性原则 要求规划应确保保护区能够长期维持其保护功能。这涉及到对保护区的持续监测和管理,以适应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公平性原则 考虑到当地社区的权益,规划应确保社区参与决策过程,尊重其传统知识,并通过可持续利用资源来促进社区的福祉。

法律与政策合规性原则 指出规划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国际公约和协议,如《生物多样性公约》等。

2.2 自然保护区规划的主要目标

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目标多元且深远,旨在实现多方面的保护和管理目标。

生物多样性保护 是首要目标,包括保护稀有、濒危物种,维持生态系统服务,以及保护遗传多样性。这通常通过建立关键生境保护区,实施物种恢复项目,以及监测物种动态来实现。

生态系统服务维护 是另一个关键目标,包括提供清洁水源、碳储存、气候调节等。规划应确保这些服务得以持续提供,同时防止过度开发对这些服务的负面影响。

科学研究与教育 也是保护区的重要功能,规划应设立专门的科研区域,鼓励学术研究,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可持续利用 是平衡保护与当地社区发展的重要环节,规划应鼓励非破坏性的资源利用方式,如生态旅游,同时确保社区的生计需求得到满足[3]

3、 测绘工程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3.1 测绘技术在资源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在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中,测绘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和评估保护区内的生态资源状况。遥感技术,如卫星影像和无人机航拍,能够定期获取保护区的全景图像,监测森林覆盖率、植被生长状况、动物栖息地变化等。例如,通过多时相遥感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植被退化、非法砍伐和入侵物种的动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3.2 测绘工程在保护区边界划定与监测中的作用

准确划定自然保护区的边界是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测绘工程通过精确测量和空间分析,确保保护区边界清晰、无争议。这有助于防止非法入侵、滥砍滥伐以及不合规的开发活动,确保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得到充分保护。在边界划定后,监测工作同样依赖测绘技术。无人机和卫星遥感可以定期检查边界状态,及时发现任何潜在的越界行为。

4、 结论

高精度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提升,高分辨率影像将提供更为精确的地理信息,帮助保护区更准确地识别和监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无人机测绘的普及:无人机测绘技术的低成本和灵活性,使得对偏远或复杂地形的保护区进行快速、高效的数据采集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维GIS与BIM集成: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以创建保护区的三维数字模型,用于模拟环境变化、评估生态影响,以及制定更为精细的管理策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融入:通过AI分析大量测绘数据,可以自动识别生物物种、分析生态趋势,辅助决策者制定更为科学的保护策略。

参考文献

[1]弥永宏,邢廷炎,周晟轩,等.基于ArcGIS Server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2(7):4.DOI:10.3969/j.issn.1672-5867.2012.07.041.

[2]李婷,张东向,田勇,等.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绿道规划设计研究——以齐扎公路沿线湿地观光绿道景观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23, 51(14):120-123.

[3]王海燕,许长军,陈皓.基于3S技术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调查[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49-52.DOI:10.3969/j.issn.1006-8996.2010.0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