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AD)诊断中CT与核磁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9
/ 2

主动脉夹层(AD)诊断中CT与核磁诊断价值分析

王全学

湖北省通山县人民医院,湖北通山,4376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主动脉夹层诊断过程中,分别使用CT以及核磁共振的具体影响特点,探究不同技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价值与思路。方法:案例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我院所接诊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且全部采用采用传统CT诊断以及核磁诊断方式,判断两种技术的影像学特点,进而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针对患者采用两种诊断方式对主动脉夹层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都比较高,并且可以从不同程度显示出主动脉夹层的具体范围、分型、内膜片、主动脉扩张情况、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等。结论:针对怀疑状态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CT以及核磁诊断方式进行检查,两种技术的应用以及整体显示相对比较相似,但是从内膜片判断、主动脉整体分支受累情况方面的显示来看,核磁诊断方式明显优于传统CT。而针对内膜、主动脉壁钙化、危重症检查,则传统CT效果优于核磁诊断方式。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CT;核磁诊断

    在正常的整体当中,其动脉血管主要是由内膜、中膜以及外膜三个层次组成,并且这三个层次处于紧密贴合的状态,其主要的目的是帮助人体承载血流,使得血流顺利通过。动脉夹层则是指因为内膜局部的撕裂,从而受到了比较严重且较为有力的血液对其进行冲击,所以内膜会逐步呈现出剥离的状态,后期也会有所扩展,最终在动脉内部形成真假两个腔体,最终会在患者的身体上表现为撕裂样疼痛的状况。一般看来,主动脉是一个人身体血管的主干部位,所以其也承受着来自于心跳所带来的压力。一旦血流量有所增加,内膜层出现了撕裂的情况,没有得到第一时间的有效治疗,必然会造成内膜出现严重破裂的状况,致死率极高。现阶段临床上针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主要方式包括核磁共振、CT以及血管造影等,本研究通过针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核磁诊断方式探究其临床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案例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我院所接诊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且全部采用采用传统CT诊断以及核磁诊断方式。

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47岁,平均年龄(62.39±3.22)岁。其中急性发病患者数量30例。慢性病患者20例,呈现撕裂样疼痛患者数量35例,急腹症患者数量9例,胸腹部疼痛患者数量6例。

采用CT平扫显示增强的患者数量为46例,采用核磁共振平扫患者数量50例,显示增强的患者数量为47例。

1.2方法

1.2.1CT检查

通过使用螺旋CT机器进行检查,时间设定为1秒钟,层厚设定为10mm,螺距设定为1.0且典雅设定为120kv,电流为250-300mA,矩阵设定为512×512。通过利用高压注射器从患者的肘正中位置进行静脉滴注75ml欧乃派克,并且以每秒3.0ml速度进行滴注,奇偶继续进行扫描,对患者的胸腹主动脉分别进行一次扫描,使用1.0mm间隔标准,后进行重建。

1.2.2核磁共振检查

通过采用德国超导核磁共振机器,先通过自旋回波轴位以及左前斜位进行扫描,确保患者处于呼吸平静的状态。扫描所设定的具体参数为:TE7.5ms、TR114ms、FOV300-330mm;左前斜位设定参数为TR/TE=50ms/12ms、层厚设定为5.5mm、FOV300-350mm、层距设定为3mm。选用药物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静脉注入。静脉完成之后通过播放软件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尤其需要关乎患者的心脏部位以及大血管腔体内部的血流状况。

1.3观察指标

第一,分期:急性小于2个星期、亚急性处于2个星期-2个月、慢性则大于2个月。

第二,分型:第一类型开始位置贴近于主动脉,并且累及大部分,乃至患者的整个动脉位置。第二类型只累及到了缓和的升主动脉位置;第三类型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局限于患者的膈肌之上的胸降主动脉位置。第三类型的后期发展到患者的膈肌之下,累及患者大部分的胸腹降主动脉位置。

1.4统计学意义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针对患者采用两种诊断方式对主动脉夹层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都比较高,并且可以从不同程度显示出主动脉夹层的具体范围、分型、内膜片、主动脉扩张情况、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等。针对怀疑状态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CT以及核磁诊断方式进行检查,两种技术的应用以及整体显示相对比较相似,但是从内膜片判断、主动脉整体分支受累情况方面的显示来看,核磁诊断方式明显优于传统CT。而针对内膜、主动脉壁钙化、危重症检查,则传统CT效果优于核磁诊断方式。两者在影像学方面的特征对比可参考下表1所示内容:

表1 CT影像特征与核磁共振影像特征分析

观察内容以及呈现内容

核磁共振影像特点

CT影像特点

出现病变的范围和分型

第一类型20%;第二类型10%;第三类型70%

第一类型20%;第二类型10%;第三类型70%

真假腔体

真假腔体显示100%,SE序列真腔体信号处于流空状态,假腔体内处于闭塞状态

真假腔体显示100%,真腔体密度相对比较低,假腔体密度相对比较高,增强之后均显示为比较高的密度。假腔体则呈现初闭塞低密度状态。

内膜片显示情况

100%显示

显示率89%

内膜破口显示情况

内膜破口40%,再破口15%

内膜破口30%,再破口8%

隔壁血栓情况

显示率78%,急性显示为等信号;亚急性显示为短T,慢性期显示为长T

显示率为30%,急性期显示为高密度,亚急性以及慢性则显示为低密度

累及主动脉分支情况

欠佳

主动脉夹层整体情况

多方位以及多序列成像

受限严重

主动脉钙化显示情况

比较差

比较好

急危重症患者

3、讨论

从临床上看,主动脉夹层呈现出了比较多的特征。第一,比较典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会出现胸背部突发情况下比较剧烈甚至是撕裂疼痛感,甚至还会有一些患者出现晕厥以及死亡的情况。第二,患者的脑部、腹腔等脏器会出现严重缺血的状况,比如脑梗死、无力疼痛等。第三,患者的周围动脉搏动也会出现消失的情况,呼吸困难、其他器官梗死等。所以,这一疾病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死亡,这一疾病死亡率非常高,即便患者在治疗过后得以生存,那么其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针对这类疾病,CT以及核磁共振都是比较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并且其敏感度都比较高。二者在临床上均具有一定的应用范围。通过本案例的研究,发现针对患者采用两种诊断方式对主动脉夹层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都比较高,并且可以从不同程度显示出主动脉夹层的具体范围、分型、内膜片、主动脉扩张情况、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等。为此得出,针对怀疑状态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CT以及核磁诊断方式进行检查,两种技术的应用以及整体显示相对比较相似,但是从内膜片判断、主动脉整体分支受累情况方面的显示来看,核磁诊断方式明显优于传统CT。而针对内膜、主动脉壁钙化、危重症检查,则传统CT效果优于核磁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忠.浅谈用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3):95-96.

[2]路慧敏,王新波,王凯,等.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0):61.

[3]梁红艳.核磁共振检查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03):320-321.

[4]朱杏莉,郭建平,张伯英,等.三维对比增强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06):13-14.

[5]李冲云,蔡勇,贺红艳,等.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比较研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02):126-128.

[6]纳丽莎,金铃,刘云.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核磁共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对比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02,(07):4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