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重心。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由于小学生直观思维能力较强而逻辑抽象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法,将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场景,引领学生深度感知语言背后传达的真情实感,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1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基础理论
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基础理论源于教育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主动探索、实践、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育心理学方面,情境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它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教师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知识的应用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同时,情境教学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在不断扩展和深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情境教学正是通过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在认知科学方面,情境教学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策略。它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记忆和理解知识,还是掌握认知策略和方法。教师创设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当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扎实掌握,又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紧跟教师思路,积极思维,实现思维的深度拓展,教师可以精心构建具体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问题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思考与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特别地,问题情境的创设需遵循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原则,既要防止问题难度过大或过小,以免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避免问题过于琐碎,导致学生思维分散。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序列,为学生构建一个层次分明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与思考。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为什么要实现‘中华崛起’?你理解的‘崛起’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主题,使学生在初步阅读时便带着问题去思考。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中华不振’体现在哪里?”“周恩来为什么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们读书的目的和意义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紧密相连,其核心问题聚焦于“周恩来为什么要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他问题均由此衍生,旨在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提高知识的应用效率与效果。
2.2联系生活实际构建情境
构建教学情境,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将学习内容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能有效建立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是因为小学生的生存认知、生活经历和个体兴趣是他们理解世界的基础。唯有当教学情境与这些因素达到和谐一致,学生才能更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进而实现学习效果的优化和知识理解的深度。如果教学情境过于抽象或远离生活,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难以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也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在构建教学情境时,教师应以生活为出发点,从教学目标、主题和内容中寻找与生活相关的元素。例如,如果教学内容涉及到某种特定的自然现象,教师可以考虑学生可能的生活经验,如他们是否在日常生活中见过这种现象,或者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这样,学生就能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同时,教师需要深入理解学生的生活,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等,以便更准确地构建出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引导学生探索自我、连接生活的向导。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同理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构建他们能够共鸣的情境。以教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为例,教师没有直接进入课文,而是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可能见过的落叶覆盖的街道,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的情境设计,让学生能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场景,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3创设表演情境,锻炼表达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是塑造学生语言技能的关键路径。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需摒弃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转而通过设计语言情境来优化教学效果。为了确保情境构建的高效性,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是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让他们沉浸在文本的世界中。许多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依据文章中的特定角色进行生动的演绎,以此创建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从文中角色的视角出发,深刻感受人物的内心变化,进而与文本人物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联系。如此,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知和理解,还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为例,文章描述了作者童年时的一次独特经历,他在扮演一只大老虎时因过度紧张而未能成功。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文本创作剧本,让每个成员选择他们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并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状态,从而深化对文本内容的领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技巧,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实现多方面的综合发展。
2.4创建直观情境,激发课堂活力
应用情境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反应,并在实际、动态的感知环境中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以促进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面对语文课程中可能出现的抽象概念,教师应适当采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图像和视频,构建引人入胜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直观情境中,学生能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元感官体验,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探索。借助多媒体技术,学生的认知能力将得到更为丰富和深刻的锻炼,有助于逐步突破认知水平提升的瓶颈,从而确保教育和学习的效果得到有力保障。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教师可以将文章中描述的壮美景色转化为视频,配以和谐的音乐,使学生能够直观地领略到“西沙群岛”的魅力。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并结合文字内容进行理解和感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不仅涉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涉及教学价值的深度挖掘。其特点是生动形象,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小学语文教育具有深远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有效地运用情境教学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华勇.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J].江西教育,2021,(24):37.
[2]陈其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甘肃教育,2023,(21):98-101.
[3]线晓娟.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小学生(上旬刊),2022(05):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