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中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7
/ 2

煤矿开采中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计剑

陕西华彬雅店煤业有限公司雅店煤矿  陕西咸阳 713507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探讨地质条件、开采深度、煤岩物理力学特性以及开采技术等因素对冲击地压的作用机制,明确了各因素如何单独或共同作用引发冲击地压灾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煤层注水软化、优化开采设计、加强巷道支护、实施监测预警系统在内的综合预防措施,旨在降低冲击地压的发生频率和减轻其危害程度,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关键词:煤矿开采;冲击地压;影响因素;预防措施;地质条件;开采深度;煤岩物理力学特性

引言

煤矿开采作为能源生产的重要领域,其安全生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作为一种严重的矿山动力灾害,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营。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难以预测等特点,一旦发生往往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深入研究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开采中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质条件因素

地质条件是影响煤矿开采中冲击地压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地质构造的复杂性直接决定了矿区的应力分布状态。在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发育的区域,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易发生冲击地压。此外,煤层的赋存条件,如煤层的厚度和倾角,也显著影响冲击地压的发生。厚煤层开采时,由于上方岩层悬露面积大,易形成冲击性矿压;而煤层倾角的变化则会影响岩层的稳定性,增加冲击地压的风险。顶底板岩性及其稳定性同样重要,坚硬的顶底板岩层在受到开采扰动后,更可能积聚能量并突然释放,导致冲击地压的发生。

(二)开采深度因素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应力逐渐增大,这是导致冲击地压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开采深度的增加不仅增加了上覆岩层的重量,还使得原岩应力状态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应力集中区的范围和强度扩大。研究表明,当开采深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冲击地压的发生概率会显著增加。因此,在深部开采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应力集中程度,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三)煤岩物理力学特性因素

煤岩体的物理力学特性是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重要因素。煤岩体的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决定了其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当煤岩体强度较高、弹性模量较大时,其积聚和释放能量的能力也较强,易发生冲击地压。此外,煤岩体的含水性和节理裂隙发育情况也会影响其物理力学特性。含水煤岩体在受到开采扰动后,更易发生软化、膨胀等现象,降低其强度;而节理裂隙的发育则增加了煤岩体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使得应力分布更加复杂,易引发冲击地压。

(四)开采技术因素

开采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对冲击地压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采煤方法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矿区的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情况,避免采用易引发冲击地压的采煤方法。例如,在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的区域,应优先采用长壁式采煤法,以减少应力集中和冲击地压的发生。此外,巷道布置与煤柱留设方式也是影响冲击地压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巷道布置可以优化应力分布状态,降低冲击地压的风险;而煤柱的留设方式和尺寸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确定,以避免形成应力集中区。同时,支护技术与工艺水平也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关键。采用高强度、高刚度的支护材料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

二、煤矿开采中冲击地压的预防措施

(一)煤层注水软化技术

煤层注水软化技术是预防冲击地压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技术通过向煤层中注入高压水,使煤层中的煤体湿润、软化,从而降低煤体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减少其积聚和释放能量的能力。注水过程中,水分能够渗透到煤体的微裂隙和孔隙中,形成水压支撑,有助于维持煤层的稳定性。在选择注水参数时,需根据煤层的具体条件,如煤质、裂隙发育情况等,合理确定注水压力、流量和注水时间,以达到最佳的软化效果。同时,注水工艺需严格遵循安全规程,确保注水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为保障注水效果,还需定期检测煤层的含水率变化,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注水方案。

(二)优化开采设计与布局

优化开采设计与布局是预防冲击地压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应合理确定开采顺序与方向,避免在地质构造复杂、应力集中区域优先开采,以减少开采过程中的动压影响。其次,通过科学合理的巷道布置,可以优化应力分布状态,降低冲击地压的风险。在巷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煤层的赋存条件、顶底板岩性及其稳定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巷道断面形状和尺寸,确保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还应合理留设煤柱,避免煤柱尺寸过大或过小导致应力集中或支护困难。通过优化开采设计与布局,可以显著降低冲击地压的发生概率。

(三)加强巷道支护与稳定性控制

加强巷道支护与稳定性控制是预防冲击地压的关键措施。在巷道掘进和开采过程中,应优先采用高强度、高刚度的支护材料,如锚杆、锚索、喷浆等,以提高巷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支护结构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巷道的受力特点和变形规律,确保支护结构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还需对巷道围岩进行加固与稳定处理,如注浆加固、挂网喷浆等,以提高围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通过加强巷道支护与稳定性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巷道在开采过程中发生破坏和失稳现象,从而降低冲击地压的风险。

(四)实施监测预警系统

实施监测预警系统是预防冲击地压的重要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冲击地压监测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通过安装微震监测仪、应力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矿区的应力变化情况和地震动态信息。在监测点的布置上,应根据矿区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情况合理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还需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监测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冲击地压风险。在预警机制的建立上,应明确预警等级和应急响应措施,确保在发现冲击地压前兆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通过实施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实现对冲击地压风险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束语

通过对煤矿开采中冲击地压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明确了地质条件、开采深度、煤岩物理力学特性及开采技术等因素对冲击地压发生的重要影响。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包括煤层注水软化、优化开采设计与布局、加强巷道支护与稳定性控制及实施监测预警系统等在内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已展现出显著效果,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期待在冲击地压预测预警、支护技术革新及跨学科合作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同时,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也是预防冲击地压、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海涛, 张宏伟, 韩军, 等. 深部开采冲击地压应力路径与能量特征研究[J]. 煤炭学报, 2018, 43(S2): 371-379.

[2] 潘俊锋, 齐庆新, 蓝航, 等.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 煤炭科学技术, 2019, 47(3): 1-10.

[3] 窦林名, 曹安业, 陆菜平, 等. 冲击矿压动静载叠加原理及其防治[J]. 煤炭学报, 2020, 45(1): 353-363.

[4] 鞠杨, 李业学, 谢和平, 等. 煤岩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耗散、释放与存储机制研究进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1, 40(6): 1101-1120.

[5] 赵毅鑫, 姜耀东, 祝捷, 等. 煤矿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 煤炭科学技术, 2022, 50(1): 26-41.